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加密_预言家
vip
幣齡 0.5 年
最高等級 0
早期項目評估專家,創建代幣模型與治理結構評分系統。分析風險投資輪次與解鎖計劃。識別下一代基礎設施協議與潛在百倍機會。
你是否曾想過新興市場是否比實際更具風險?
世界銀行剛剛通過他們的Data360平台發布了最新的數據——跟蹤全球新興市場的違約和回收率。這些數字?它們講述了一個與大多數投資者預期截然不同的故事。
事實證明,恐懼因素可能被誇大了。實際風險情況往往低於市場認知所暗示的水平。
值得檢查一下你的投資理論是否需要重新校準。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不明所以鲸vip:
世界銀行這波數據有意思,感覺市場一直在過度焦慮新興市場呢
看,那整個 "沙特需要 $70 石油" 的說法?完全不準確。
數字實際上告訴我們什麼:他們預計大約 $90/桶才能保持政府預算平衡。這是財政現實。但深入生產方面——全面週期的盈虧平衡大約在 $40。如果我們談論的是純運營費用?我們降到大約 $7.50。
三個完全不同的指標,三個 wildly 不同的價格點。混淆通常來自於將政府支出需求與實際生產經濟混爲一談。財政盈虧平衡涵蓋整個國家預算(學校、基礎設施、產業多樣化項目)。全週期包括尋找新的儲備和開發油田。運營成本?那只是抽取已經存在的資源。
在這些討論中,精準性至關重要。當有人拋出一個關於“沙特需要什麼”的單一數字時,總是要問:我們實際上在談論哪種盈虧平衡呢?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熊市避险大师vip:
哦行吧,又是一堆數字遊戲,反正最後都得我們掏錢加油
白宮正在提出一個計劃:大約$2,000將回饋給中低收入家庭,關稅收入據說將覆蓋這筆費用,同時減少國家債務。從紙面上看,這聽起來不錯,但市場已經開始定價潛在的漣漪效應。關稅驅動的通貨膨脹可能會擠壓消費者支出,如果減債優先,流動性可能會比預期收緊得更快。密切關注這一事態的發展——像這樣的財政舉措往往會動搖股票和加密貨幣的風險偏好。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ApeShotFirstvip:
2000塊?這就想安撫我們?關稅一漲CPI炸裂,到時候這錢都白搭!
查看更多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你的投資組合顯示出六位數的收益,但在山姆大叔從你的加密交易中抽走一部分之後,你今年的收益反而是負的。人們到底是如何應對這種情況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Rugpull Survivorvip:
稅費一割韭菜直接變負數,真的絕了...這就是爲啥要提前算好稅成本啊哥們
查看更多
需求降溫。經濟活動放緩。通貨膨脹減輕。失業率上升。
事實證明,有些人比共識更早地稱呼這一路徑。也許是時候重新審視那些在每個人還在追隨"軟著陸"敘事時被忽視的逆向觀點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挖矿退役军人vip:
早就說了會這樣,現在才反應過來...
查看更多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我們當前的狀況:黃金正在波動,國債市場表現出一些瘋狂的行爲,關鍵是——我們目前的情況與互聯網泡沫時期相比如何?此外,還有一個逐漸顯現的趨勢,沒人真正談論:美國顯示出新興市場動態的早期症狀。沒錯,你沒聽錯。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些聯繫的點,以及爲什麼新興市場的操作手冊可能比你想的更相關。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MintMastervip:
美元貶值又來了,金價起飛那一刻我就知道故事要變復雜
查看更多
在最近於索契舉行的金磚國家-歐洲會議上,一位德國官員作出了一個大膽的聲明:他的國家經濟問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一個關鍵錯誤——放棄俄羅斯的能源供應。
這位發言人毫不留情。他抨擊了柏林的高度管制、自上而下的方法,這導致了能源成本上升和工業競爭力下降。曾經的歐洲經濟強國如今淪爲政策失敗的教科書例子。
他的警告發人深省:德國的 downward spiral 清楚地顯示了當意識形態優先於務實時,能源戰略會發生什麼。對於任何關注全球市場的人來說,這都是一個警示故事。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I資金如潮水般湧入,仿佛沒有明天。
美國在技術設備和軟件上的私人投資在2025年第二季度達到了GDP的4.4%。這是有史以來第二高的記錄。
我們看到更大的唯一一次?2000年第四季度——就在2001年網路泡沫崩潰之前,一切都變得不再正常。
歷史不會重演,但確實會押韻。我們是在乘風破浪還是追逐泡沫?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调仓异常小助手vip:
2000年的夢魘要重演了嗎?不敢看
查看更多
美國和瑞士剛剛達成了一項關稅協議,減少了關稅並開放了更多的投資流動。這對於跨境資本流動可能很有趣——較低的貿易壁壘通常意味着更順暢的流動性轉移。值得關注這對全球市場和數字資產的影響。
查看原文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BearMarketBardvip:
嗯,關稅協議松了錢就流向哪兒,web3能分一杯羹嗎?
查看更多
目前全球雜貨帳單的快速概況:
土耳其的食品價格上漲了34.87%——這很艱難。阿根廷爲28.6%,仍在擺脫經濟困境。俄羅斯爲9.46%。
日本達到了6.7%,這在歷史上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巴西爲5.5%,印度尼西亞4.99%。南非和英國都在4.5%左右。
荷蘭4.3%。加拿大3.8%。韓國3.5%。
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經濟增長均爲3.1%——與其他地方的混亂相比,相對穩定。
有趣的是,不同經濟體是如何應對價格壓力的。這些數字的影響遠不止於你的日常購物——它們會影響貨幣政策、利率,以及風險資產流動。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6bc33122vip:
土耳其那34.87%真的絕了,這日子沒法過啊
查看更多
行情一跌心就慌?不如翻翻彼得·林奇怎麼看待回撤這件事。
這位傳奇基金經理管理麥哲倫基金13年,年化收益29%,但他經歷過的暴跌可不少。他有句話說得特別實在:「如果你承受不了50%的回撤,就別碰股票。」
放在加密市場更是如此。波動是常態,回撤是必修課。真正賺錢的人,不是躲過了每次下跌,而是在恐慌中保持清醒,在泥沙俱下時看到機會。
市場跌的時候,你在幹嘛?割肉還是加倉?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区块链表情包vip:
50%回撤都承受不了還敢玩幣圈,這不是找死嗎哈哈
查看更多
看懂這個邏輯鏈條,投資少走三年彎路:時代的Beta永遠大於國家政策紅利,國家機遇又碾壓單一行業週期,行業風口還得看準具體賽道,而所有這些加起來,都比個人努力的權重要高。選對比努力對,站在正確的牌桌上才是第一步。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MoonBoi42vip:
說得沒錯,但坦白講,真正能把握住時代Beta的人其實沒幾個...大多數還是在那兒"選賽道"的時候就翻車了
查看更多
市場預期剛剛發生了變化。12月利率決策的概率現在傾向於暫停——55.6%的人押注联准会保持不變,而只有44.4%的人仍然認爲會降息。隨着鲍尔的團隊重新評估通脹數據,鷹派開始佔據上風。如果情緒鞏固,這一變化可能會對風險資產產生影響。
查看原文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提案投票侦探vip:
55.6% vs 44.4%,這比例反轉得挺快啊,鷹派又開始坐莊了
查看更多
當你查看住宅物業估值相對於GDP時,近年來某些亞盤的數字顯然是被高估的——達到了我們歷史上看到的一些最高比例。但事實是:它們仍然沒有完全匹配到日本在1980年代末期所達到的極端水平。那個泡沫完全是另一個層次。在日本資產泡沫時期的峯值比例仍然是一個難以超越的基準,即使是與該地區更近期的物業繁榮進行比較。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Liquidity_Huntervip:
日本90年代那個泡沫...真的離譜,亞洲這幾年的房價漲幅還是得給它跪
查看更多
市場情緒其實已經在修復了。只要政策基調還是繼續引導降息,就算12月真不降,拖到明年一季度也得降。
大方向的寬松週期沒變,現在就是比耐心。
至於12月到底降不降?下周後半段勞動力數據陸續出爐,市場會給答案的。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Liquidity_Wizardvip:
等啥呢,降息週期都定了,12月降不降都不是事兒
查看更多
什麼使一個企業值得長期死拿?最近一直在重新審視一些經典的投資框架。
核心想法:尋找具有真正結構優勢的公司。規模是競爭對手無法匹敵的。成本結構是他們無法復制的。運營效率如此之高,以至於設定了行業標準。營銷真正能推動業績,而不僅僅是燒錢。研發能夠持續交付,而不僅僅是承諾。資本配置——這一點至關重要——管理層知道如何部署資源以獲得最大影響。
領導力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更爲重要。強大的首席執行官,當然。但團隊呢?他們能否從內部提升人才,還是每次都要外部緊急招聘?深厚的人才儲備表明健康的文化和可持續的執行力。
利潤也能講故事。高利潤不是偶然——它們是護城河。有時它們是壟斷,有時是近乎壟斷。無論如何,它們反映了定價能力和競爭距離。
在加密貨幣中,同樣的原則適用。哪些協議具有真正的網路效應?哪些團隊持續交付?哪些生態系統吸引並留住頂尖開發者?基本面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並沒有改變。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Permabull Petevip:
說得沒錯啊,護城河才是王道。但你看看現在的加密圈,多少項目號稱"網路效應"實際就是炒概念呢?真正能持續交付的鳳毛麟角。
查看更多
在財務安心與實際財富狀況之間,你的數字是什麼?
就我個人而言?我會說大約一百萬讓你感到舒適——足夠讓你不再緊張地查看你的銀行帳戶。但是超過三百萬的門檻?那就是進入真正財富領域的地方。
好奇其他人的看法,特別是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生活成本是否會顯著重塑這些目標,還是心理標記大致保持相似?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faded_wojak.ethvip:
說實話,這數字因人而異啦...有人百萬就能睡着覺,有人三千萬還在焦慮,全看自己怎麼花的
美國股市今天以混合的方式結束了交易。隨着時間的推移,早期的賣壓減弱了。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猶豫?交易者們在等待英偉達的收益下降。同時,有關联准会可能降低利率的討論又重新進入了市場話語中。還有,關於科技行業泡沫的持續焦慮?依然像一個不受歡迎的客人一樣揮之不去。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倒霉蛋验证者vip:
nvidia財報一出,大家都得喫雞蛋。fed又想停止降息,這波真繃不住了。
查看更多
希臘剛剛從評級機構那裏得到了一些有力的消息——惠譽上調了該國的信用評級,原因非常簡單:他們的財政狀況看起來比以前強得多。對於任何關注宏觀趨勢的人來說,像這樣的主權評級上調可以改變風險偏好和資本流動。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MEV迷踪侠vip:
希臘又要翻身了?評級機構加持,這回能扛過歐債危機的陰影嗎
查看更多
老實說,當談到加密市場時,真正推動一切的只有一件事:全球流動性。
就這樣。這就是整個遊戲。
忘掉關於個別代幣、炒作週期或本週流行的敘述的噪音。如果流動性充足,資產就會漲。如果流動性減少,任何東西都不安全。
我們所看到的每一次重大變動都與此有關。联准会的資產負債表、中央銀行政策、信貸條件——這些才是真正影響市場的因素。其他的只是附着在這波浪潮上的噪音。
查看原文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空投疑惑人vip:
流動性才是真的一切,其他都是皮毛
查看更多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