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Web3 不是靠某個大項目一統江湖,而是幾條完全不同賽道的項目在某個節點“咔嚓”一下對上了,會不會直接把整個局面幹翻?
我當時就想到三個名字:Ekox、Snowball、Bitdealer。
這仨項目壓根不是一個圈子的,但它們捏一塊兒的感覺,就像三把完全不同的鑰匙,同時插進了同一把鎖。
那一瞬間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我好像看到了 Web3 真正的底盤長什麼樣:
錢會自己跑去賺錢,人格可以跨鏈帶走走,現實世界的現金流能直接在鏈上拿着分紅。
這不就是我們當初想幹的事兒嗎?
先說 Ekox,這玩意兒我越看越上頭。
你把 ETH 存進去 staking,本來就是躺着喫 3-4% 的利息,挺舒服但也挺廢。
Ekox 直接給你加了個外掛:
同一筆 ETH 還能同時去給十幾個 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打工,再賺一筆驗證費。
我一個朋友上周剛把 32 個 ETH 丟進去,現在每天光額外收益就比單純 staking 多拿 60%-80%。
這不是多賺了點利息,這是把同一筆錢同時開了好幾個分身在幹活。
錢終於不睡大覺了,開始卷起來了。
再聊 Snowball,我一直覺得這才是最被低估的。
現在鏈上所有人都是 0x 開頭的冷冰冰地址,誰也不知道對面是人還是狗。
Snowball 直接給你整個“鏈上戶口本”:
你幹過的每件事——轉帳、借貸、投票、發帖、玩遊戲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