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研究员
最近有記者逮着機會,直接拿一樁加密圈的爭議事件開懟:某頭部交易所創始人CZ剛結束法律約束期,恰好此前有消息稱某政治人物家族的項目與該交易所存在高達20億美金的資金往來。記者單刀直入:"這時間點解除限制,是不是太巧了?"
被問到的當事人回應得相當滑頭。先是一臉懵:"CZ?不太熟。只知道他之前被判了幾個月,看起來更像是前任政府找茬。"記者繼續追問,對方直接打起了太極:"你這問題問得太復雜了,我也搞不懂具體細節。我只知道我家人在做加密相關業務,這很正常啊——人家搞的是正經生意,又不是靠納稅人的錢過活,有什麼好質疑的?"
說實話,在這個圈子待了快十年,我對這套話術太熟了。
表面上看是在裝糊塗,實際上每句話都踩在點上。眼下正值選舉關鍵期,加密貨幣用戶羣體可是不容小覷的票倉——全球用戶數以億計,誰敢輕易得罪?一邊表態"支持加密行業合法經營",一邊暗戳戳暗示對手"搞政治打壓",這波操作精準得很。
再說CZ這案子,本質上是中心化交易所合規問題的典型樣本。不管哪個陣營上臺,都不敢輕易跟加密圈的資本和用戶對着幹——畢竟現在加密貨幣市場體量擺在那兒,政策稍有風吹草動,資金就能瞬間轉向。
所以這場對話看似尷尬,實則各取所需:記者拿到了話題熱度,當事人穩住了基本盤,而加密行業?繼續在政策夾縫裏野蠻生長。
查看原文被問到的當事人回應得相當滑頭。先是一臉懵:"CZ?不太熟。只知道他之前被判了幾個月,看起來更像是前任政府找茬。"記者繼續追問,對方直接打起了太極:"你這問題問得太復雜了,我也搞不懂具體細節。我只知道我家人在做加密相關業務,這很正常啊——人家搞的是正經生意,又不是靠納稅人的錢過活,有什麼好質疑的?"
說實話,在這個圈子待了快十年,我對這套話術太熟了。
表面上看是在裝糊塗,實際上每句話都踩在點上。眼下正值選舉關鍵期,加密貨幣用戶羣體可是不容小覷的票倉——全球用戶數以億計,誰敢輕易得罪?一邊表態"支持加密行業合法經營",一邊暗戳戳暗示對手"搞政治打壓",這波操作精準得很。
再說CZ這案子,本質上是中心化交易所合規問題的典型樣本。不管哪個陣營上臺,都不敢輕易跟加密圈的資本和用戶對着幹——畢竟現在加密貨幣市場體量擺在那兒,政策稍有風吹草動,資金就能瞬間轉向。
所以這場對話看似尷尬,實則各取所需:記者拿到了話題熱度,當事人穩住了基本盤,而加密行業?繼續在政策夾縫裏野蠻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