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开发者

金融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全球交易所每天處理超過7.5萬億美元的交易量,而加密貨幣市場僅佔其中不到2%。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貨幣日均交易量降至146.0億美元,其中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每日處理約50億美元的交易。這些數字表明,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加密貨幣市場仍然是一個相對小的部分。
然而,如果我們設想未來金融將轉移到區塊鏈上,關鍵問題不在於時間,而在於基礎設施是否足夠完善。讓我們看看傳統市場的規模:美國股票市場每日交易約3000億美元,而美國國債市場的日交易量接近9000億美元。多年來,專業交易員、做市商和機構都圍繞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這一標準模式構建了他們的算法、風險模型和運營系統。
相比之下,去中心化金融(DeFi)要求參與者放棄這個熟悉的框架,轉而採用自動做市商(AMM)模式,即與數學曲線而非傳統訂單簿進行交易。對於管理數十億美元資金的機構來說,這種轉變可能顯得效率低下且陌生。
這種差異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部分進入加密領域的資本仍然停留在中心化交易所,如幣安和Coinbase。這表明,盡管區塊鏈技術具有革命性潛力,但在吸引大規模機構參與方面仍面臨挑戰。
爲了推動金融世界向鏈上遷移,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將傳統金融的高效模式與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優勢相結合。這可能涉及開發新的交易協議,改進現有的DeFi基礎設施,或者創造全新的金融工具來滿
查看原文然而,如果我們設想未來金融將轉移到區塊鏈上,關鍵問題不在於時間,而在於基礎設施是否足夠完善。讓我們看看傳統市場的規模:美國股票市場每日交易約3000億美元,而美國國債市場的日交易量接近9000億美元。多年來,專業交易員、做市商和機構都圍繞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這一標準模式構建了他們的算法、風險模型和運營系統。
相比之下,去中心化金融(DeFi)要求參與者放棄這個熟悉的框架,轉而採用自動做市商(AMM)模式,即與數學曲線而非傳統訂單簿進行交易。對於管理數十億美元資金的機構來說,這種轉變可能顯得效率低下且陌生。
這種差異導致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部分進入加密領域的資本仍然停留在中心化交易所,如幣安和Coinbase。這表明,盡管區塊鏈技術具有革命性潛力,但在吸引大規模機構參與方面仍面臨挑戰。
爲了推動金融世界向鏈上遷移,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將傳統金融的高效模式與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優勢相結合。這可能涉及開發新的交易協議,改進現有的DeFi基礎設施,或者創造全新的金融工具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