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波浪回撤水平:預測市場在1-2-3-4-5波中的運動

五浪理論是一種強大的工具,通過分析波動模式來預測市場走勢,而斐波那契回撤水平在測量每個波動期間的價格修正中發揮着關鍵作用。本指南將介紹1-2-3-4-5衝動波的關鍵回撤水平,並曬你如何像大佬一樣使用它們來預測市場方向。

波浪1:起點

波浪1標志着五浪理論中的初始運動。它通常在前一個修正波或較大模式完成後,當新的趨勢形成時出現。在這個階段:

  • 關鍵觀察:目前沒有可測量的回撤水平,但這一波爲所有未來的回撤奠定了基礎。

  • 第一波通常曬出穩定的買入或賣出壓力。

波浪2:第一次重大修正

波浪2修正波浪1的運動。通常這是一個急劇的修正,交易者開始獲利,導致波浪1的部分回撤。以下是你需要期待的:

  • 常見回撤水平:

  • 61.8% (最常見的回撤)

  • 50% (適度修正)

  • 38.2% (淺層修正)

  • 重要規則:波浪2永遠不應該回撤超過波浪1的100%。否則,形態將變得無效。

這波常常讓交易者感到意外,使他們因回調的強度而懷疑新趨勢。

波浪3:動力源

第三浪通常是五浪理論中最具爆發力和最長的浪。它通常受到基本面新聞、市場情緒或趨勢確認的推動。此浪在第二浪後很少回撤。關鍵點需要記住:

  • Wave 3 內 Wave 2 的常見回撤水平:

  • 23.6% (輕微回調)

  • 0-38.2% (波浪3通常在沒有顯著回撤的情況下開始)

  • 三浪延伸:

  • 通常,第三浪的延伸至第一浪長度的161.8%,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可以達到261.8%甚至423.6%。

第三浪是大多數交易者識別趨勢的地方,因爲它是最強和最長的浪。市場動量現在處於全面啓動中。

第四浪:復雜修正浪

波段4是一個修正波,通常相較於波段2會呈現橫向移動或整合,因爲市場在最終向波段5發起衝擊之前會暫時停頓。以下是需要關注的事項:

  • 常見回調水平:

  • 38.2% (最頻繁)

  • 23.6% (小幅回調)

  • 50% (稀有但仍然有效)

  • 重要規則:在典型的衝動波中,波4不得與波1的價格區域重疊。這有助於保持趨勢的完整性。

在第四波中的修正通常表現爲價格鞏固、三角形或區間波動,表明市場中的猶豫不決。

第五浪:最後的推動

第五波是衝擊波的最後一個運動,通常由投機交易者或晚期趨勢追隨者驅動。它通常比第三波弱,但仍然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關鍵特徵:

  • 五浪理論中的典型回調水平:

  • 61.8% 的第四浪

  • 38.2% (淺回撤)

  • 第五浪延伸:在強趨勢中,第五浪可以延伸到與第一浪相同的長度或超過它,有時達到第一浪的100%或161.8%。

第五浪之後:準備進行A-B-C修正

一旦五浪衝動序列完成,市場通常會進入一個稱爲A-B-C模式的修正階段。這通常會回撤整個1-5運動的大部分。修正的常見回撤水平是:

  • 50%

  • 61.8%

  • 38.2%

修正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迅速或延長,但它們對趨勢反轉是至關重要的。

大佬提示:交易五浪理論回撤的技巧

  1. 使用斐波那契回撤工具:大多數圖表平台提供內置的斐波那契回撤工具,允許您快速標記關鍵回撤水平。

  2. 尋找共振:當斐波那契回撤水平與之前的支撐/阻力水平對齊時,價格出現重大反應的可能性增加。

  3. 尋求確認:使用額外的指標,如RSI、MACD或成交量分析來確認回撤水平,特別是對於第二波和第四波。

  4. 保持靈活:市場可能表現得不可預測,因此如果回撤超過預期水平,請始終重新評估您的波浪計數。

結論:利用五浪理論進行市場時機把握

理解和應用五浪理論的回撤原則可以顯著增強您預測關鍵市場動態的能力。第二浪和第四浪對於把握進場和出場時機至關重要,而理解第三浪的延伸和第五浪的最後一波則有助於您預判趨勢的結束。

無論你是經驗豐富的交易者還是剛入門,掌握這些回撤水平可以讓你在預測市場方向和利用高概率交易機會方面獲得明顯優勢。

牢記這些原則,你就能在掌握五浪理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免責聲明:此處提供的信息包含第三方意見和/或贊助內容,不構成財務建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