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最近,GAIN項目遭遇黑客攻擊後的增發行爲引發了廣泛爭議。有觀點認爲,這些新增發並出售的代幣可能被視爲"假幣"。然而,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實際上,這些新增發的代幣仍然是項目方發行的合法代幣,只是在非常規情況下被額外鑄造。
問題的關鍵在於,誰應該爲購買這些新增發代幣的投資者利益負責。顯然,讓投資者向黑客索賠是不現實的。真正應該承擔責任的是項目方。他們在遭受攻擊後選擇了增發這一應對措施,因此必須爲此決策所帶來的後果負責。
項目方不僅應該承認這些新增發的代幣的合法性,更應該考慮對受影響的投資者進行補償。這種補償機制可能會與購買量成正比,也就是說,投資者購買的越多,獲得的賠償可能就越多。
然而,項目方似乎並不希望投資者大量購入這些新增發的代幣。這可能是出於對項目長期穩定性的考慮,或是爲了控制潛在的賠償規模。
此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項目在危機管理和投資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挑戰。它也引發了人們對項目透明度、治理機制以及在非常情況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深入思考。未來,類似事件的處理方式可能會成爲衡量一個加密項目信譽和實力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