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阿聯酋重磅監管升級:DeFi與Web3正式納入央行監管
阿聯酋於2025年9月16日正式生效《聯邦法令第6號》,將去中心化金融(DeFi)與Web3項目全面納入央行監管框架。該法律規定,從事支付、交易、借貸等業務的DeFi平台必須申請牌照,違者面臨最高10億迪拉姆(約2.72億美元)罰款,同時給予企業一年寬限期至2026年9月完成合規調整。這一舉措標志着阿聯酋在數字資產監管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不僅填補了DeFi法律空白,更可能重塑全球加密市場的競爭格局。
監管框架解析:從“代碼即法律”到全面合規
《聯邦法令第6號》的核心突破在於徹底顛覆了DeFi領域長期依賴的“代碼即法律”辯護邏輯。根據法令第61條和62條規定,任何在阿聯酋境內運營的協議、DeFi平台、中間件及基礎設施提供商,只要涉及支付、兌換、借貸、托管或投資服務等業務,都必須向阿聯酋央行(CBUAE)申請相應牌照。這意味着即便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如果其智能合約涉及穩定幣兌換或流動性路由服務,也將被納入監管範圍。例如,一個支持USDT交易的DEX可能需要像傳統金融機構一樣接受資本充足率和反洗錢審查。
該監管框架設計了分層合規機制。對於個人用戶使用的自托管錢包,法律仍允許自由操作;但企業若通過這類錢包提供支付或轉帳服務,則需嚴格評估監管義務。值得注意的是,法令爲現有項目設置了截至2026年9月的過渡期,同時承諾在60天內完成牌照審批,這種效率在傳統金融監管中相當罕見。從技術層面看,監管範圍還覆蓋了跨鏈橋、預言機和中件層等區塊鏈基礎設施,顯示出監管機構對Web3技術棧的深入理解。
法律專家Irina Heaver評價這是“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監管變革”。實際上,該法令的出臺經歷了兩年醞釀期,期間阿聯酋央行曾多次與Coinbase等主流CEX進行磋商。與2023年迪拜虛擬資產監管局(VARA)的規則相比,新法首次明確了DeFi協議的法律地位,既避免了“一刀切”禁止,又通過牌照制度建立了可控的創新環境。
阿聯酋DeFi監管關鍵條款
生效時間:2025年9月16日
最高罰款:10億迪拉姆(約2.72億美元)
過渡期限:2026年9月前完成合規
牌照審批:60天內作出決定
監管對象:DeFi協議、DEX、錢包服務、跨鏈橋、預言機
豁免範圍:個人自托管錢包
特別條款:伊斯蘭教法合規數字資產
行業影響深度分析:DeFi項目的機遇與挑戰
對於在阿聯酋運營的DeFi項目而言,新監管既帶來合規確定性,也意味着運營成本上升。以去中心化借貸協議Aave爲例,如果其平台上的穩定幣存款業務被認定爲“儲蓄服務”,就需要申請相應金融牌照。這可能導致協議治理代幣持有者需要投票決定是否設立法律實體,甚至調整協議參數以滿足資本要求。同樣,像Uniswap這類DEX如果涉及代幣化實物資產交易,可能面臨與傳統券商類似的披露義務。
從市場結構看,新規可能加速DeFi領域的兼並整合。小型協議由於難以承擔合規成本,可能選擇退出阿聯酋市場或被大型項目收購。而像Curve、Compound等頭部協議則有機會通過合規化進程獲取更多機構用戶。值得注意的是,法令特別提到了“數字存儲價值”服務,這直接針對穩定幣發行方。目前在中東地區活躍的阿拉伯幣項目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儲備金審計安排。
行業實踐顯示,已有項目開始調整技術架構。部分DeFi協議正在探索“監管友好型”設計,例如將涉及合規的業務流分離到特定智能合約,或採用零知識證明技術實現隱私保護與監管透明的平衡。Karm Legal律師事務所創始人Kokila Alagh指出:“企業現在必須像對待傳統金融業務一樣,對每行代碼進行法律風險評估。”這種轉變雖然增加了開發成本,但長期看有助於DeFi融入主流金融體系。
全球監管對比:阿聯酋如何搶佔加密制高點
將阿聯酋新規與歐洲MiCA(加密資產市場法規)對比,可見兩地監管哲學的顯著差異。MiCA採用“技術中立”原則,按功能而非技術形式劃分監管類別,其全面實施要到2026年以後;而阿聯酋法令則直接針對區塊鏈技術特點設計規則,且立即生效。在處罰力度上,MiCA最高罰款爲年營業額的5%,而阿聯酋設定了10億迪拉姆的絕對上限,對大型項目更具威懾力。此外,阿聯酋特別納入了伊斯蘭金融合規要求,爲代幣化Sukuk(伊斯蘭債券)開闢了通路,去年全球Sukuk發行量已達656億美元,預計2029年將增長至2.5萬億美元。
亞洲主要加密中心的反應也值得關注。新加坡金管局(MAS)雖早在2020年就出臺支付服務法,但對DeFi仍保持觀望態度;香港證監會主要針對證券型代幣,對實用型代幣監管較寬松。阿聯酋這種全面覆蓋的做法,可能促使更多項目將運營主體遷往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等特區。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已有超過50個Web3項目在阿聯酋設立區域總部,包括知名跨鏈協議Polygon和隱私項目Aztec。
DLT Law歐洲負責人Marina D’Angelo認爲:“阿聯酋通過此舉重新劃定了數字資產監管邊界。”這種前瞻性布局與其經濟轉型戰略密切相關——阿聯酋計劃在2030年前將數字經濟佔比提升至20%。與沙特合作的“Aber”數字貨幣項目、迪拜區塊鏈戰略等系列舉措,都在爲打造全球加密樞紐奠定基礎。不過,監管明確性也帶來新挑戰,如何平衡創新與風險仍需觀察。
合規實踐指南:企業應對策略與實施路徑
面對新監管環境,在阿聯酋運營的Web3企業需要立即啓動三階段合規計劃。第一階段(2025年10月前)應進行全面的業務診斷,明確哪些服務屬於法令定義的“許可活動”。例如,提供智能合約審計服務的CertiK可能無需牌照,但集成錢包支付功能的Opensea類平台就必須申請支付機構許可。建議企業聘請本地合規顧問制作監管映射圖,特別是對涉及代幣化實物資產(RWA)的業務線要重點審查。
第二階段(2026年3月前)需要完成技術架構調整。這包括:1)在智能合約中嵌入交易監控模塊,滿足反洗錢要求;2)爲受監管業務設立獨立的法律實體;3)開發符合Shari’ah教法的數字資產產品,特別是針對伊斯蘭金融市場。技術團隊應注意,法令要求所有加密交易保存至少5年記錄,這可能需要對現有數據庫進行擴容或遷移到合規雲服務。
第三階段(2026年9月前)要提交牌照申請並準備運營檢查。阿聯酋央行提供的快速審批通道雖只需60天,但材料準備往往需要更長時間。關鍵文件包括:項目白皮書的法律意見書、代幣經濟模型的風險評估、網路安全審計報告等。對於DeFi項目,還需準備去中心化程度的證明材料,這可能涉及DAO治理結構的法律認定。成功獲牌的企業將能參與央行監管沙盒,享受稅收優惠等政策紅利。
阿聯酋這場監管變革遠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數字資產治理演進的重要裏程碑。當DeFi逐漸從邊緣實驗走向金融主流,監管與創新的動態平衡將成爲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阿聯酋通過明確規則既爲企業提供了確定性,也爲其他新興市場樹立了參考範式。未來兩年,隨着合規期限臨近,我們或見證一場DeFi行業的“大洗牌”——那些成功適應新規的項目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拒絕改變的參與者可能被迫退出歷史舞臺。這場變革最終將把去中心化金融引向何方,取決於監管者、開發者與用戶的共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