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比特幣暴跌反成致富機會!5 招熊市狂囤幣等 8.5 萬抄底
當比特幣價格下跌時,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螢幕上不斷縮小的數字。而堅定多頭卻從中看到悄悄囤積更多比特幣的機會,為下一輪上漲做好準備。如果拋售壓力再次出現,下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買盤集中點將接近 85,000 美元。你不需要量化分析的工具,只需一個簡單的框架和五個基本策略,就能在價格達到高峰時持有比更多的比特幣。
第一招:美元成本平均法堅持規則而非感覺
美元成本平均法(DCA)是投資工具中最枯燥乏味的工具,也是在市場下跌時最被低估的工具。這個概念很簡單,你預先決定定期購買固定數量的比特幣,例如每週或每月一次,而不受價格波動的影響。與其試圖猜測價格底部,不如讓時間發揮作用,隨著市場緩慢下跌,逐步調整你的入場時機。
對於一頭意志堅定的公牛來說,當它與書面計劃相結合時,其威力將真正發揮出來。該計劃可能如下所示:每月將固定比例的收入或現金流分配給比特幣,預先設定的購買日期(例如 1 號和 15 號),額外設立的「逢低買入基金」,只有當價格跌破您預先設定的特定水平時才會觸發。
規則至關重要。在市場大幅下跌時,人們往往會衝動地想「再等等,明天會更便宜」。正是這種傾向讓人錯失了周期中最具吸引力的價格。設定定期訂單雖然枯燥乏味,但它會在你未來的某個時刻自動執行,讓你慶幸自己當初做了這個決定。對於比特幣籌碼的成長而言,定投是基礎,其他策略都建立在其之上。
在採取任何策略之前,比特幣多頭必須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目標是增加其投資組合的美元價值,還是增加其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在市場下跌的情況下,這些目標會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以美元思考的交易者很容易過早賣出,然後以更低的價格買回,並以法定貨幣的形式報告利潤,即使他們最終擁有的比特幣比開始時少。看漲比特幣的人採取的是不同的策略,他們希望在下一個週期達到頂峰時獲得更多比特幣,即使在此過程中市值看起來很糟糕。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重要的指標是籌碼規模,而不是每日損益截圖。
第二招:小規模對沖讓波動性為你所用
對於許多比特幣多頭來說,「做空」是一個令人反感的詞,但小規模且精心設計的對沖可以保護你的資產,甚至在市場下跌時幫助你累積更多的比特幣。你不需要 10 倍槓桿和日內交易員的螢幕就能做到這一點。一種方法是將對沖視為一種保險。
多頭通常會在市場看起來過度活躍和過熱時,例如在拋物線式上漲和市場情緒高漲之後,將一小部分比特幣持有量或資金配置到空頭部位。邏輯很簡單:如果價格大幅下跌,做空就能獲利。比特幣多頭不會將這些收益兌換成現金,而是可以在新的更低價位將資金轉為買入更多比特幣。如果市場對回檔反應平淡,繼續上漲,那麼小額避險就會虧損,而核心的長期持股則會從趨勢中獲益。
關鍵在於「少量」。過度對沖會讓長期多頭誤入歧途,最後變成淨空頭。這裡的目的並非做空比特幣,而是保留一些現金,以便在價格大幅下跌時能夠迅速回升,然後再將其投入到你的多頭持倉中。
第三招:網格交易將震盪轉化為額外籌碼
在震蕩的市場中,信心往往會消退。價格在區間內反覆波動,社群媒體也變得沉寂,沒有人能確定下一步走勢是下跌還是突破。對於願意拿出部分比特幣,並遵循一套明確規則進行交易的比特幣多頭來說,網格交易可以將這種平淡的波動轉化為額外的比特幣。
其想法是在預設的價格區間內,分階段下達一系列買賣訂單。例如,假設比特幣的交易價格在 95,000 美元到 85,000 美元之間。多頭可能會:下跌過程中,每隔 2000 美元下單買入,使用穩定幣支付;價格上漲過程中,每上漲 2000 美元就下個賣單,將利潤兌換成穩定幣或存放在另一個錢包中的比特幣。
當價格在該區間內波動時,交易網格會自動低買高賣,從而產生小幅、重複的收益。這些收益可以累積起來,用於購買更多比特幣進行長期持有。現代交易所和一些交易機器人提供簡易的網格交易工具,用戶無需手動下訂單,但這種便利性也帶來了交易對手風險。一如既往,注重資金儲備安全的多頭會將大部分持倉存放在冷錢包中,僅將一部分資金投入活躍的交易策略。
第四招與第五招:期權與收益策略
在加密貨幣推特上,選擇權通常被當作彩券來推銷,但對於想要在不恐慌性拋售的情況下獲得保護的比特幣多頭來說,選擇權也可以發揮更安靜的作用。例如,在市場高度不確定時期購買看跌期權,賦予你權利可以在特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出售比特幣。如果市場崩盤,這些看跌期權的價值就會上升,從而產生利潤,這些利潤可以以更低的價格重新購買新的比特幣。
加密貨幣的每一次熊市都伴隨著不同的收益故事和一系列崩盤事件。從離岸借貸平台到過度槓桿化的交易公司,教訓始終如一:交易對手風險可能在一次黑天鵝事件中抹去多年精心積累的財富。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收益來源都永遠被排除在外。這確實意味著,想要在比特幣多頭行情中度過幾個週期的投資者,會將收益視為額外收益,而非基本要求。
保守主義框架可能如下所示:將大部分比特幣自行保管,使其無法動用且離線儲存;將一小部分明確定義的資金分配給風險較低的收益策略;將所有收益視為暫時的、可逆的,並製定計劃在市場狀況惡化時撤回資金。
比特幣流向 85,000 美元的流動性階梯
(來源:Trading View)
比特幣目前的價格走勢就像沿著流動性階梯緩慢下降。每一層價格,11.2 萬美元、10 萬美元、9 萬美元,再到 8 萬美元以上的高位,都像梯子上的一個台階,價格短暫地達到頂峰,然後就崩潰了。目前市場處於 9 萬美元出頭的寬闊紫色區域內,在這個區域內,被困的多頭正在退出,而新的空頭正在湧入。
如果拋售壓力再次出現,下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買盤集中點,即做市商庫存和 ETF 時代流動性達到高峰的價位,將接近 85,000 美元。這並非預言,而只是比特幣一年多來一直遵循的走勢圖上的下一個階段。對多頭而言,這張方向圖至關重要,因為它將恐懼轉化為結構。如果通往更深價位的路徑保持暢通,市場可能會出現一系列越來越有吸引力的長期買入點。
無論價格是早期反彈還是觸及下軌,這些區域往往是波動性壓縮、情緒達到頂峰的地方,而有紀律的比特幣持有者會悄悄地增加他們的持倉。換句話說,方向性不在於把握底部時機;而是知道當其他人都筋疲力盡時,機會往往會集中在哪裡。
85,000 美元不是隨機數字,而是基於歷史流動性數據的客觀分析。這個價格區間在過去曾是重要的支撐位,ETF 申購活動和大額買單集中在此區域。如果比特幣跌至 85,000 美元,可能觸發大量限價買單,形成強支撐。對於執行 DCA 策略的多頭而言,這個價格區間可能是加大買入力度的時機。
比特幣多頭熊市累積的核心原則
目標明確:增加比特幣數量而非美元價值,用 BTC 而非 USD 衡量成功
紀律優先:遵循預設規則而非情緒判斷,在恐慌時買入而非賣出
風險分散:結合多種策略(DCA、網格、對沖),降低單一策略失效的風險
長期視野:將熊市視為累積期而非煎熬期,為下一輪牛市做準備
這些策略都不需要專家級的交易技巧,但它們需要的是明確的意圖。那些在熊市中獲利頗豐的比特幣多頭通常會做好三件事:一個明確的主要目標是獲得更多比特幣,透過 DCA 實現自動累積的基礎層,一套簡單明了、定義明確的策略,用於利用市場波動並保護下行風險。
熊市終會結束。市場情緒觸底反彈,被迫拋售的股票消失,那些在低點被所有人看衰的資產開始再次攀升。當下一階段到來時,對於比特幣的信徒來說,問題很簡單:下跌趨勢是否讓你的持倉縮水,還是你悄悄地增持了更多,為市場重新記起它最初為何如此看好比特幣的那一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