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中美貿易重大突破!川普關稅威脅奏效,稀土出口管制延後一年
中美貿易談判代表週日表示,雙方已就川普關稅及其他議題達成協議框架,兩國領導人預計本週舉行會晤。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表示,雙方正在敲定最終協議細節,並討論延長今年達成的一系列關稅停戰協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川普關稅 100% 的威脅迫使中國同意推遲一年執行稀土出口管制,談判框架包括農產品採購和芬太尼相關關稅。
吉隆坡談判取得框架性突破
(來源:New York Times)
談判代表們在吉隆坡出席東協會議,美國總統川普也在此開啟了他為期近一週的亞洲之旅。「我們正在敲定最終協議的細節,讓兩國領導人可以審查並決定是否要共同完成這項協議,」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對記者表示。他還表示,雙方也討論了再次延長今年達成的一系列川普關稅停戰協議。
中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表示,美中雙方就中美貿易協議進行了「深入、坦誠的討論」,並稱雙方已達成「初步共識」。據中方介紹,在吉隆坡討論的議題包括雙邊貿易、出口管制、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和執法合作等。
談判核心議題:
川普關稅停戰延長:雙方討論延長今年達成的關稅暫停協議
稀土出口管制:中國同意推遲一年執行,避免美國 100% 關稅
農產品採購:中國承諾增加美國農產品進口
芬太尼合作:加強執法合作並調整相關關稅
航運關稅:討論美國港口費與中國報復性關稅問題
格里爾表示,談判還涉及稀土金屬——絕大部分稀土金屬由中國生產,北京今年已對其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我們討論了延長貿易休戰,當然也討論了稀土,我們談到了各種各樣的議題,」他說。這種廣泛的議題覆蓋顯示,這次中美貿易談判試圖一攬子解決多個長期爭議點,而非僅聚焦單一問題。
川普關稅 100% 威脅成功換取讓步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 ABC《本週》節目採訪時表示,他預計川普總統與中國領導人本週晚些時候將在韓國舉行一次「極好的會晤」。他表示,美中官員達成的框架協議包括農產品採購和芬太尼相關關稅,將在某種程度上作為此次會晤的「預熱」。
「總統警告中國若實施稀土全球出口管制,他將徵收 100% 的川普關稅,這給了我最大的談判籌碼,」貝森特說。「現在看來這個威脅已經化解,加徵關稅的措施得以避免。」這段表述揭示了川普政府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的核心策略:透過極端關稅威脅施壓,迫使中國在關鍵議題上讓步。
當被問及中國在稀土礦物問題上願意做出的讓步時,貝森特表示,他預計中國將「推遲一年執行這些措施,同時重新審視相關政策」。這一年的延後期為雙方提供了緩衝時間,也為美國企業爭取了調整供應鏈的窗口期。對於高度依賴中國稀土的美國國防和高科技產業而言,這一年的延後可能是關鍵的戰略機遇期。
川普關稅威脅的有效性在這次中美貿易談判中再次得到驗證。自川普第一任期以來,他一再證明願意使用極端關稅作為談判工具,而中國政府也逐漸認識到這些威脅並非空談。100% 關稅意味著中國商品價格將翻倍,這對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國出口商而言是災難性的。面對這種威脅,中國選擇在稀土問題上做出讓步,顯示其優先保護對美出口而非堅守稀土管制政策。
稀土出口管制的戰略重要性
稀土金屬對於各種先進製造至關重要,包括汽車、半導體、無人機、工業機器人、離岸風力渦輪機,以及飛彈、戰鬥機、坦克和其他軍事裝備的生產。中國生產了全球 90% 的精煉稀土及稀土磁鐵,某些尖端技術和軍事應用所需的稀土品類中,中國甚至佔了高達 100% 的產量。
自 4 月 4 日以來,中國商務部已大幅限制向世界各國出口稀土及稀土磁鐵。該部 10 月 9 日頒布進一步出口管制規定,計劃於 11 月 8 日及 12 月 1 日生效。這些規定將限制含有中國稀土磁鐵的產品跨境運輸,也將限制製造電動車電池所需設備的出口——這一領域同樣是中國試圖維持全球技術領先地位的產業。
新規還將限制出口用於製造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板的重要設備,例如鑽石鋸片。川普關稅威脅,若北京推進這些出口管制,將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 100% 的關稅。這種以關稅對抗出口管制的策略,體現了中美貿易衝突已從單純的貿易不平衡問題,升級為戰略資源和技術主導權的全面競爭。
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並非新鮮事,但這次的範圍和力度前所未有。北京試圖利用其在稀土供應鏈的壟斷地位,作為反制美國技術封鎖的武器。然而,川普關稅的極端威脅迫使中國重新評估這種策略的成本效益。推遲一年執行稀土管制,既是中國對美國壓力的妥協,也為雙方爭取了更多談判空間。
航運關稅與報復循環
會談內容還包括了美國最近對在中國建造或由中國公司擁有的船隻徵收的高額港口費。中國則採取報復措施,對美國建造的船隻——目前仍在國際航線上運營的已所剩無幾——以及部分或全部由美國公司或投資者擁有的船隻徵收關稅。
這種報復循環顯示中美貿易衝突的複雜性。每一項川普關稅或貿易限制措施,都可能引發中國的對等報復,而這種報復又會招致美國的進一步反制。航運關稅問題雖然不如稀土那麼引人注目,但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同樣深遠。如果框架協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將為國際貿易流動帶來實質性改善。
下週領袖會面將最終決定
預計川普將於週四在韓國舉行的另一個經濟會議上與中國領導人會面。雙方都謹慎地表示,他們尚未達成最終協議。「雙方就妥善解決彼此關注的多項重要經貿議題形成初步共識,」李成鋼說。他還表示,「下一步將履行各自國內批准程序。」
李成鋼提到的「國內批准程序」可以解讀為計劃採取行政措施。中國商務部於 10 月 9 日發布了廣泛的出口新規,推遲執行需要通過行政命令修訂。和李成鋼一樣,貝森特與格里爾謹慎描述了吉隆坡談判的進展。「我們為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討論奠定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框架,」貝森特在週日談判結束後對記者說。
川習會的會面將是決定這份中美貿易框架協議能否最終落地的關鍵。兩位領導人需要在政治層面做出承諾,並指示各自團隊執行協議細節。考慮到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和中美戰略競爭的長期性,即使本週達成協議,未來的執行和遵守情況仍將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