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 獲赦後首戰!彼得·希夫約辯黃金、比特幣誰是真貨幣

在黃金倡議者、長期比特幣批評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公開挑戰幣安聯合創始人 CZ,就比特幣和代幣化黃金進行現場辯論後,一場關於貨幣未來的戰鬥正在醞釀。希夫邀請 CZ 討論「哪種貨幣最能滿足貨幣條件」,指的是交換媒介、記賬單位和價值儲存手段的傳統經濟功能。

希夫公開挑戰 CZ 辯論貨幣的三大功能

在本週早些時候的 X 帖子中,希夫邀請 CZ 討論「哪種貨幣最能滿足貨幣條件」,指的是交換媒介、記賬單位和價值儲存手段的傳統經濟功能。這三大功能是經濟學教科書中定義貨幣的標準框架,希夫試圖用這個經典框架來挑戰比特幣的合法性。

交換媒介是指貨幣能夠被廣泛接受用於購買商品和服務。記賬單位是指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可以用該貨幣來標示。價值儲存手段是指貨幣能夠在時間推移中保持購買力。希夫認為,黃金在這三個方面都優於比特幣,特別是在價值儲存方面,黃金已經經過了 5000 年的歷史檢驗。

今天早些時候,CZ 獲得了唐納德·川普的總統赦免,他回復說,他有興趣這樣做。他進一步補充說:「儘管你反對比特幣,但你始終表現得專業且客觀。我很欣賞這一點。我們可以就此進行辯論。」CZ 的這個回應顯示了他的自信和對辯論的開放態度。作為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創始人,CZ 在這場辯論中將代表整個加密產業。

這次辯論正值黃金和比特幣引起全球關注之際。由於美國政府僵局持續存在以及對財政穩定性的擔憂,黃金價格近期創下每盎司 4,035 美元以上的新高,而比特幣本月早些時候突破了 126,000 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兩種資產都在 2025 年創造了亮眼的表現,這使得「誰更優秀」的辯論變得更加引人入勝。

這項交易重新引發了金融界最古老的爭論之一:數位稀缺性還是實體稀缺性將決定下一個貨幣價值時代。這不僅是一場學術討論,更關係到數兆美元資產的未來流向。若黃金在辯論中占上風,可能吸引更多保守型投資者轉向代幣化黃金;若比特幣的論述更具說服力,可能加速機構資金從黃金轉向加密貨幣。

代幣化黃金 vs 原生數位資產的本質爭議

代幣化黃金市值

(來源:CoinGecko)

著名經濟學家、歐洲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執行長希夫多年來一直批評比特幣的價值主張。他認為,加密貨幣的波動性、投機性以及缺乏內在價值使其不適合作為貨幣或長期價值儲存手段。相較之下,他認為黃金,尤其是代幣化黃金,是一種優質資產,將貴金屬的有形支持與區塊鏈效率結合在一起。

希夫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理想情況下,唯一適合放在區塊鏈上的東西就是黃金。」他解釋說,他即將推出的代幣化黃金平台將允許用戶透過他的公司 Shift Gold 發行的基於區塊鏈的代幣來購買、儲存和兌換黃金。「您可以使用代幣化黃金作為交換媒介、記賬單位和價值儲存手段。」

CZ 對希夫的說法做出了尖銳的回應,他認為代幣化黃金雖然在技術上很有趣,但並不是真正的「鏈上」,因為它依賴第三方託管人。「黃金代幣化並不是『鏈上』黃金,」CZ 在 X 上寫道。「黃金代幣化意味著你相信某個第三方會在以後的某個時間給你黃金——也許是幾十年後,在戰爭期間,在管理層變動之後等等。這是一種『相信我兄弟』的代幣。」

他補充說,基於信任的系統正是「金幣沒有真正流行起來」的原因,他重申了他的觀點,即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結構使其成為一種更可靠的數位貨幣形式。這個論點擊中了代幣化黃金的核心弱點:信任假設。代幣化黃金的持有者必須信任發行商真的持有對應數量的實體黃金、信任託管機構不會被盜或挪用、信任發行商在未來仍然存在並履行贖回承諾。

相比之下,比特幣不需要任何第三方信任。它完全由數學和密碼學保證,任何人都可以驗證比特幣區塊鏈的完整性,無需相信任何中介機構。這種「無需信任」(trustless)的特性正是比特幣的核心價值主張,也是 CZ 反駁希夫的最有力武器。

黃金 5000 年 vs 比特幣 15 年的終極考驗

比特幣與黃金對比圖

(來源:Newhedge)

希夫認為,黃金作為一種穩定的價值儲存手段已有 5,000 多年的歷史,證明了它的可靠性。他也指出,到 2025 年為止,黃金在穩定性和價格成長方面的表現都優於比特幣。數據顯示,自 2024 年初以來,比特幣飆升了 150%,而黃金同期上漲了約 100%,不過其近期的漲勢已經超過了比特幣的盤整階段。

然而,儘管如此,比特幣的長期表現仍遠遠超越黃金。自 2009 年誕生以來,比特幣的價格已從不到一美分飆升至超過 12.6 萬美元,增幅達數百萬個百分點。CZ 先前曾預測,比特幣的市值最終可能「超越」黃金,儘管他承認這可能需要時間。黃金目前的市值接近 30 兆美元,而比特幣的市值約為 2 兆美元,意味著比特幣需要 15 倍的增長才能追上黃金。

近幾個月來,比特幣與黃金的相關性也有所減弱。數據顯示,儘管這兩種資產在 2024 年初幾乎完全相關,但此後它們的相關性已降至 0.19,表明兩者現在基本上獨立波動。這種相關性破裂對辯論雙方都提供了論據支持。

黃金與比特幣的核心差異

歷史驗證:黃金 5000 年 vs 比特幣 15 年

市值規模:黃金 30 兆美元 vs 比特幣 2 兆美元

信任模型:黃金需要物理保管和第三方信任,比特幣無需信任

波動性:黃金相對穩定,比特幣高波動但長期回報驚人

這場爭論也正值代幣化黃金市場蓬勃發展之際。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Tether Gold(XAUT)、PAX Gold(PAXG)和 Kinesis Gold(KAU)等黃金代幣的總市值近期突破 37.5 億美元,高於本月初的 30 億美元。在政治和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下,投資者尋求穩定性,推動了這些資產的每日交易量超過 6.4 億美元。

以黃金為首的代幣化商品佔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 35 億美元以上,過去一個月成長了 36%。同期,超過 15 萬名持有者和 20,000 個活躍地址與黃金支持的代幣進行了互動,而每月的轉帳量已攀升至 86 億美元以上。這些數據為希夫的論點提供了實證支持:市場對黃金的需求仍然強勁,而區塊鏈技術可以提升黃金的流動性和可用性。

儘管黃金支援資產越來越受歡迎,但一些分析師認為,比特幣市場可能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成熟階段。Lightspark 執行長 David Marcus 最近表示,與黃金相比,比特幣仍然「被嚴重低估」,如果比特幣的總市值與黃金相當,則每枚比特幣的價格可能達到 130 萬美元。他將比特幣稱為「貨幣互聯網」,強調其作為跨境支付全球結算層的作用。

Bitwise 資訊長 Matt Hougan 也指出,黃金在 2025 年的大幅上漲可能為比特幣的下一步走勢提供線索。他將黃金的上漲主要歸因於自 2022 年以來央行的增持,並表示一旦大規模機構增持開始,比特幣可能會出現類似的勢頭。這個觀察為比特幣看漲論述提供了新視角:黃金的成功可能是比特幣的預演,而非競爭。

XAUT-0.39%
PAXG-0.42%
最後編輯於2025-10-24 02:33:42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