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中本聰》作者警告:別再找中本聰,揭秘會毀了比特幣

《神秘的中本聰》作者 Benjamin Wallace 走遍世界各地,從曼哈頓中城的比特幣聚會,到澳大利亞的平房,再到亞利桑那州的人體冷凍設施。經過 15 年的調查新聞報道,他的最終結論是:揭露中本聰身份可能只會損害市值 2.24 兆美元的比特幣。

中本聰候選人名單,芬尼與薩博嫌疑最大

中本聰身世之謎未解

(來源:Statue of Satoshi)

業餘的中本聰研究者會對其中的一些內容很熟悉,而 Wallace 花費了大量時間對常見的嫌疑犯進行分析和思考,但並未得出確切的結論。其中一位是已故的哈爾·芬尼,一位收到了史上第一筆比特幣交易的美國電腦科學家。但華萊士講述的不僅僅是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事實上,在 2014 年一種罕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奪去芬尼生命之前,他曾通過電子郵件與這位傳奇的比特幣愛好者聊天,之後芬尼被冷凍。

芬尼和他的家人一再否認他是比特幣的幕後推手。芬尼的遺體目前被低溫冷凍,等待醫生能讓他甦醒的那一天。或許到時候我們還能再見到他。這種科幻般的結局為芬尼的故事增添了額外的神秘色彩。芬尼是最早支持比特幣的人之一,他與中本聰的電子郵件往來、技術貢獻和哲學理念都與比特幣的設計高度契合。

在華萊士介紹了另一位著名電腦科學家、區塊鏈先驅尼克·薩博之後,本書的節奏加快了。薩博因其 1998 年提出的「比特金」提案而獲得了大量報導。該提案被廣泛視為比特幣的前身,但奇怪的是,中本聰的白皮書幾乎故意忽略了這一點。中本聰後來在一篇論壇帖子中承認了薩博提出的比特金提案。

「在匈牙利,尼克的名字是 Szabo Nikolas,而在日本則是 Szaboshi Nickamoto。」這種文字遊戲為薩博作為中本聰候選人增添了趣味性。薩博的技術背景、密碼學知識和對去中心化貨幣的長期研究,使他成為最有說服力的候選人之一。然而,薩博本人多次公開否認,並表示若他真是中本聰,會坦然承認而不會隱瞞。

華萊士也提到了無數其他名字——數量如此之多,以至於讀完這本書時,心裡還是抱著一絲希望,也許他已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得到了答案,而中本聰的真名就在這本書裡。這種敘事手法增加了閱讀的懸疑感,但也反映了中本聰調查的真實困境:線索太多,確鑿證據太少。

中本聰主要候選人名單

哈爾·芬尼:收到第一筆比特幣交易,技術能力匹配,但家人否認

尼克·薩博:「比特金」提案作者,名字可拼成日文諧音,但本人否認

多利安·中本聰:名字相同的日裔美國人,但技術背景不符且否認

克雷格·萊特:澳大利亞企業家自稱中本聰,但無法提供密鑰證明

NSA 密碼朋克:華萊士最新懷疑對象,前密碼朋克後為 NSA 工作

NSA 陰謀論:比特幣是實驗室洩密?

然而,華萊士告訴雜誌,這個人可能是我們從未聽過的。他說:「研究這本書的過程讓我更加相信中本聰是我們從未聽說過的人,比如一位後來為美國國家安全局工作並創建比特幣作為個人副業的前密碼朋克。」這個新理論為中本聰之謎增添了政府陰謀論的色彩。

NSA(美國國家安全局)與比特幣的聯繫並非完全空穴來風。1996 年,NSA 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名為《如何鑄造電子貨幣》的論文,其中描述的技術與比特幣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此外,比特幣使用的 SHA-256 加密算法正是由 NSA 設計的。這些巧合為 NSA 參與比特幣創造提供了間接證據。

兩年前,作者親自涉足這一領域,試圖解答一個長期存在的陰謀論:比特幣是否實際上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在現代歷史上最動蕩的經濟時期之一設計的實驗室洩密事件。在與一位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密碼分析員交談並拼湊所謂的證據碎片時,疑問最終得到了與每一位中本聰陰謀論愛好者得出的答案相同的曲折答案——也許是,也許不是。

「前密碼朋克後為 NSA 工作」的理論具有一定邏輯性。密碼朋克運動在 1990 年代興起,主張使用密碼學保護個人隱私和自由。許多密碼朋克後來進入政府機構或科技公司工作。若中本聰確實是這樣的背景,他既擁有創建比特幣的技術能力和哲學動機,又有足夠的安全意識來隱藏身份。

然而,這種理論也面臨質疑。若比特幣真是 NSA 的產品或洩密,為何政府在過去 15 年中沒有採取行動控制或關閉它?相反,美國政府一直在努力監管和追蹤比特幣交易。這種態度更像是面對外部威脅,而非內部產品。

揭露真相可能損害 2.24 兆美元市值

似乎每隔一周,就會有另一份報紙調查、紀錄片或非小說類書籍承諾揭露中本聰的真面目。經過 15 年的調查新聞報道,《神秘的中本聰》濃縮成 340 頁,但也留下了未解之謎。但華萊士也相信謎團有其價值和「浪漫的魅力」——如果我們能找出誰發明了比特幣,無論答案是什麼,都很可能令人失望。

「當我研究過去類似的謎團及其解決方案時,真正讓我震驚的事情之一是,未知的東西往往比已知的東西更有趣,」華萊士告訴雜誌。以明確的方式解決中本聰之謎會帶給我解謎的樂趣和新聞工作者的滿足感,但我總覺得這些訊息本身可能會引起人們的不以為然。

華萊士確實對中本聰的身份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認為,比特幣現在比中本聰更重要,而揭露中本聰的身份,除了一個不露面的仁慈神明之外,可能只會損害比特幣,因為它目前的市值高達 2.24 兆美元。這個觀點極具洞察力,它揭示了中本聰之謎對比特幣價值的重要性。

為什麼揭露中本聰身份可能損害比特幣?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本聰的匿名性是比特幣去中心化敘事的核心部分。沒有創始人意味著沒有中心化的權威,沒有人可以被政府抓捕或被利益集團收買。比特幣是一個純粹的協議,而非某個人或組織的產品。

其次,若中本聰是某個普通人,他的個人缺陷、政治立場或過去的爭議可能玷污比特幣的形象。若他是政府機構的產物,可能引發大規模的信任危機,使人們懷疑比特幣是否有後門或隱藏的控制機制。無論答案是什麼,都可能令一部分比特幣信徒失望甚至離場。

第三,中本聰持有約 110 萬枚比特幣(按當前價格約 1,100 億美元)。若他的身份被揭露,這些比特幣可能面臨法律訴訟、遺產糾紛或被強制出售的風險。110 萬枚比特幣一旦進入市場流通,將對價格造成災難性衝擊。光是這種風險就足以使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

華萊士寫道:「我仍然沒有排除中本聰因為沒有人願意問他而感到沮喪的可能性。」這句話既幽默又深刻,它暗示也許中本聰就在我們中間,但因為從未有人直接詢問,他得以保持匿名。這種可能性雖然渺茫,但為這個謎團增添了一絲荒誕的戲劇性。

中本聰是代表財務自由的現代神。像所有神話人物一樣,他的神秘性是其力量的一部分。揭開這層面紗可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但也可能摧毀比特幣最寶貴的資產:作為無主之物的純粹性。或許,不知道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