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Metamask 公布 10 月底多鏈革命,一個帳戶管理 EVM+Solana 全資產
Metamask 將在 10 月底推出多鏈帳戶功能,讓用戶可以輕鬆地在 EVM 和非 EVM 網路之間交易代幣,同時追蹤所有資產。此前,EVM 和非 EVM 鏈上的位址是分開管理的,無法一併查看。Metamask 多鏈帳戶簡化了錢包管理,讓用戶在一個帳戶中查看跨 EVM 和非 EVM 鏈的所有資產。
Metamask 多鏈帳戶解決地址管理混亂難題
(來源:Metamask 官網)
Metamask 最初是一款以太坊錢包,但現在支援 Solana 和 Sei 等眾多網絡,未來還將支援更多網路。然而,隨著支援的區塊鏈數量增加,用戶面臨著地址管理混亂的問題。在多鏈帳戶推出之前,用戶需要在不同的帳戶中管理 EVM 和非 EVM 鏈上的位址,這導致資產追蹤變得極為複雜。
舉例來說,當用戶同時持有以太坊、Polygon、Arbitrum 等 EVM 鏈資產,以及 Solana 鏈上的代幣時,他們必須在 Metamask 中切換不同的帳戶或網路才能查看完整的資產組合。這種分散式管理不僅增加了操作步驟,也提高了出錯風險。用戶可能在轉帳時選錯網路,或者忘記某個鏈上還有資產。
Metamask 多鏈帳戶通過統一帳戶架構解決了這個痛點。多鏈帳戶讓跨網路資產管理變得無縫且安全,實現「一個帳戶,多條鏈」的願景。用戶無需擔心切換網路,Metamask 中的每個流程都會要求用戶選擇相關的網路,而所有資產餘額現已匯總到所有網路,提供統一的資產視圖。
這種改進對於 DeFi 用戶尤其重要。去中心化金融應用通常跨越多條鏈部署,用戶需要在不同鏈上進行流動性挖礦、質押和交易。Metamask 多鏈帳戶使得這種跨鏈操作變得更加直觀,用戶可以在同一個界面中管理所有 DeFi 倉位,而無需在多個帳戶或錢包之間切換。
現有帳戶如何轉換為多鏈帳戶
對於現有 Metamask 用戶而言,最關心的問題是:我在 Metamask 上的現有帳戶會發生什麼情況?Metamask 的設計確保了平滑的過渡過程,用戶無需手動操作即可享受新功能。所有的 EVM 帳戶都將保留其名稱和位址,這意味著用戶不會失去任何現有資產或歷史記錄。
每個 EVM 位址將被分組到一個多鏈帳戶中,並與其配對的 Solana 位址。配對規則如下:如果用戶已經擁有 Solana 位址,它們將與 EVM 位址配對,形成多鏈帳戶。如果沒有,系統將為用戶建立新的 Solana 位址。這種自動配對機制確保了每個多鏈帳戶都同時擁有 EVM 和 Solana 能力。
帳戶配對邏輯:
EVM 位址多於 Solana:會建立新的 Solana 位址以進行配對,確保每個 EVM 位址都有對應的 Solana 位址
Solana 位址多於 EVM:會建立新的 EVM 位址與額外的 Solana 位址配對,確保所有資產都納入多鏈帳戶管理
當一個 EVM 位址和一個 Solana 位址配對成一個多鏈帳戶時,該多鏈帳戶將保留先前僅包含該 EVM 位址的 EVM 帳戶的名稱。這種設計保持了用戶熟悉的帳戶命名體系,降低了轉換的學習成本。Solana 位址會與 Metamask 錢包中每個多鏈帳戶內的 EVM 位址一起顯示,用戶只需選擇一個多鏈帳戶即可查看所有配對位址。
帳戶現在被分組到多個網路中,這些網路可能會合併先前獨立的位址。用戶仍然可以在多鏈帳戶中查看擁有的每個地址,沒有任何資產或地址會消失。這種透明的轉換過程,確保用戶對自己的資產保持完全控制。
多鏈帳戶的三大核心功能
Metamask 多鏈帳戶的設計圍繞三個核心功能展開,每個功能都針對用戶的實際需求。第一個核心功能是跨不同網路位址的統一帳戶。用戶不再需要記住自己在以太坊、Solana 或其他鏈上的不同地址,只需管理一個多鏈帳戶即可。這種統一視圖大幅簡化了資產管理的複雜度。
第二個核心功能是輕鬆跨鏈導航,統一交換和橋接體驗。跨鏈橋接通常是 DeFi 用戶最頭痛的操作之一,因為它涉及多個步驟和不同的界面。Metamask 多鏈帳戶將橋接功能整合到統一界面中,用戶可以在同一個帳戶內完成從以太坊到 Solana 的資產轉移,而無需離開 Metamask 或使用第三方橋接服務。
第三個核心功能是更清晰的數位資產組織。多鏈帳戶自動匯總用戶在所有支援鏈上的資產餘額,提供總覽視圖。用戶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總資產價值,而不必手動計算各條鏈上的持倉。這種清晰的組織方式,使得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管理變得更加直觀。
Metamask 目前支援以太坊、Linea、Arbitrum、Base 以及 Solana 等 EVM 網路。即將支援比特幣、Tron 和 Monad。比特幣的加入尤其具有戰略意義,因為它是加密市場中市值最大的資產。當用戶能夠在 Metamask 中同時管理比特幣、以太坊和 Solana 資產時,Metamask 將真正成為「全能錢包」。
硬體錢包與安全性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Solana 尚不支援硬體錢包。這意味著用戶的硬體帳戶將僅支援 EVM,並且不會被分組到多鏈帳戶中。對於高度重視安全性的用戶而言,這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限制。硬體錢包如 Ledger 和 Trezor 提供了冷儲存的安全性,將私鑰存儲在離線設備中,免受網路攻擊威脅。
然而,Solana 生態系統對硬體錢包的支援相對有限,這是整個 Solana 生態面臨的共同挑戰,而非 Metamask 特有的問題。隨著 Solana 生態的成熟和硬體錢包製造商的支援改進,未來這個限制可能會被解除。在此之前,使用硬體錢包的用戶需要繼續將 EVM 和 Solana 資產分開管理。
從安全性角度看,Metamask 多鏈帳戶的設計並未降低安全標準。每條鏈上的私鑰和地址仍然獨立生成和管理,多鏈帳戶只是在用戶界面層面提供了統一視圖。這意味著即使某條鏈上的私鑰洩露,其他鏈上的資產不會受到影響。這種架構設計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時,保持了安全隔離。
錢包、帳戶與地址的概念區分
為了幫助用戶理解新架構,Metamask 明確定義了三個核心概念。錢包是存放帳戶和資產的容器,用戶可以透過匯入助記詞(SRP)或新增硬體錢包,在 Metamask 應用程式中擁有多個錢包。帳戶是將來自不同鏈的位址分組的持有者。位址是用於在特定網路上傳送和接收代幣的公共識別碼。
這種三層架構提供了靈活性和組織性的完美平衡。用戶可以為不同目的創建多個錢包(例如日常使用錢包和長期儲存錢包),每個錢包中可以有多個多鏈帳戶(例如 DeFi 帳戶和 NFT 帳戶),而每個多鏈帳戶包含多條鏈上的地址。
無論用戶是尋求輕鬆入門的新手,還是需要簡化帳戶管理的 OG,多鏈帳戶都能讓 Metamask 比以往更簡單、更流暢。對於新手而言,多鏈帳戶降低了學習門檻,他們不需要理解不同鏈的技術差異,只需專注於資產管理本身。對於資深用戶而言,多鏈帳戶提高了操作效率,減少了重複性工作。
多鏈帳戶將於 10 月底上線。請將 Metamask 更新至最新版本,體驗最新功能。用戶只需打開 Metamask,系統會自動提示更新,整個過程無縫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