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Lambroz
編譯:Tim,PANews
人人都愛曬收益、曬截圖、曬暴漲,但很少有人談論痛苦。
若想在加密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先經歷痛苦。
而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如何應對痛苦。
1)錯失時機帶來的痛苦
太早,太晚。割在底部,空在頂部,追在半腰。
症狀:強迫性查看行情圖表,瞬間後悔。
代價:費用,小額虧損,信心侵蝕。
2)嫉妒所帶來的痛苦
別人在行動,你卻在冷眼旁觀。你管這叫“犯罪”,說“收益來路不正”,隨便你怎麼說。
症狀:瘋狂刷屏、道德說教、濫用靜音。
代價:錯失趨勢、人脈萎縮、學習滯後。
3)改變人生的痛苦
現實生活面臨風險:槓杆破裂,交易對手違約。
症狀:睡眠不足、害怕帳單、躲避來電。
代價:資金損耗與持續多年的精神創傷。
人們總是急於拋售漲的代幣,只因害怕遭受損失。
人們之所以在虧損的時候執意加倍投入,是因爲他們不願承受痛苦。
人們總是誤將一時之痛當作永久性損傷。
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嗎?並沒有,只是任由痛苦在掌控方向盤。
你已付出代價去學習,完成你的功課:寫下發生了什麼、爲何發生,以及下次該如何應對。
你冒險已經足夠小心,這很好。把握好尺度,才能繼續走下去。
你玩的是自己想贏的遊戲嗎?交易員、投資人、挖礦者、建設者,遊戲不同,承受閾值各異。
你看不上Aster,稱其爲黑錢,然後錯失良機。然後......結果證明了一切。
我媽是傳統的亞洲式母親,小時候,我媽特別好強,事事都要跟人比。要是鄰居家孩子考得比我好,拖鞋立馬就飛到我臉上了。
我有兩個選擇:勝過他,或者與他做朋友。多數時候,我選擇和他做朋友,然後向他學習。既然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何必走艱難的道路呢?
這種本能塑造了我處理加密領域種嫉妒情緒的方式。我不會將時間浪費在怨恨上,而是將嫉妒轉化爲信息。
如何將嫉妒轉化爲優勢:
嫉妒不一定會侵蝕你,也可以磨礪你,只要你將其化爲行動。
有人說,你總要經歷一次,才能重塑自我。或許吧,但當你熬過之後,唯一要做的就是絕不再經歷第二次。
什麼是改變人生的痛苦?以下就是我的經歷。
我曾在建材行業工作。賺了不少利潤分成後,全部投入了香港房地產。我基本上是在規則允許範圍內循環加槓杆,年紀輕輕就在香港買了兩套房產加車位,當時覺得自己無敵了。堅持供樓不被平倉,只漲不跌。
我的首個加密貨幣投資週期也很順利,於是便加大了投入力度。
後來UST和FTX接連暴雷。我的流動資金幾乎灰飛煙滅,連第二套房產的定金都打了水漂。當時已辭職專職炒幣的我,爲了生存只得把自住房租出去還貸,在不到27平米的劏房裏擠了一年半。向女友坦白、對家人隱瞞、在朋友面前躲藏的那540天,簡直像在碎玻璃上拖行般煎熬。(注釋:劏房,又稱房中房,一般是指在建築物原先批準的圖則上顯示的一個樓宇單位,被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房間。)
所幸在Arbitrum DeFi生態和Pendle的幫助下,我重新站了起來,也徹底改變了。
我以慘痛教訓領悟了風險管理。我向自己保證,再也不會制造改變人生的痛苦,我很清楚自己能重建人生實屬僥幸。
別把交易員說的"死就死"太當真,玩笑開着開着就不好笑了。
1)標注疼痛等級
大聲說出來:是時機、嫉妒,還是人生轉折。爲痛苦命名,便能避免小題大做。
2)分割資金
生存資金、成長資金、投機資金。不惜一切代價守護生存之本,未來的機會需你存活。
3)設定好退出規則
最大單日虧損、單筆頭寸最大虧損、平倉前最大回撤。冷靜時制定的規則,總好過衝動時作出的決定。
4)不同角度復盤
贏家與輸家,哪些是關鍵信號,哪些是市場噪音。當相同情境再次出現時你將如何應對。
5)嫉妒應對法則
若你曾嘲笑的幣漲了5倍,下一步操作是私信相關人而非含沙射影。從這個趨勢中找到一個新信號來更新你的投資策略。
6)交易系統需每月校準
優勢會消退,市場會飽和。如果你的交易系統從2024年底不再"印鈔",並非系統故障,而是環境已變,需及時更新打法。
倉位與儲備金都很充足,晚上可以安心入眠。
在心理承受範圍內捕捉正期望值機會。
用挖礦收益爲彈藥庫持續補充其他倉位。
將試探性倉位用於高賠率投機,坦然接受多數止損。
趁市場尚有機會,增加配對交易與波段交易頻次。
以超越自尊的速度去適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爲這就是生活之道。
加密市場所帶來的痛苦無可避免,這樣的經歷不該浪費。
市場獎勵那些學得快且能堅持足夠久的人,他們終有所成。
正視你的痛苦,將其轉化爲經驗,然後繼續前進。
12.8萬 熱度
3.9萬 熱度
2.3萬 熱度
17.1萬 熱度
3077 熱度
從投資天才到27平米劏房,我的540天與加密痛苦哲學
作者:2Lambroz
編譯:Tim,PANews
人人都愛曬收益、曬截圖、曬暴漲,但很少有人談論痛苦。
若想在加密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先經歷痛苦。
而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如何應對痛苦。
痛苦等級
1)錯失時機帶來的痛苦
太早,太晚。割在底部,空在頂部,追在半腰。
症狀:強迫性查看行情圖表,瞬間後悔。
代價:費用,小額虧損,信心侵蝕。
2)嫉妒所帶來的痛苦
別人在行動,你卻在冷眼旁觀。你管這叫“犯罪”,說“收益來路不正”,隨便你怎麼說。
症狀:瘋狂刷屏、道德說教、濫用靜音。
代價:錯失趨勢、人脈萎縮、學習滯後。
3)改變人生的痛苦
現實生活面臨風險:槓杆破裂,交易對手違約。
症狀:睡眠不足、害怕帳單、躲避來電。
代價:資金損耗與持續多年的精神創傷。
痛苦圈套
人們總是急於拋售漲的代幣,只因害怕遭受損失。
人們之所以在虧損的時候執意加倍投入,是因爲他們不願承受痛苦。
人們總是誤將一時之痛當作永久性損傷。
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嗎?並沒有,只是任由痛苦在掌控方向盤。
重新認識痛苦
痛苦即學費
你已付出代價去學習,完成你的功課:寫下發生了什麼、爲何發生,以及下次該如何應對。
痛苦是經歷的證明
你冒險已經足夠小心,這很好。把握好尺度,才能繼續走下去。
痛苦即信號
你玩的是自己想贏的遊戲嗎?交易員、投資人、挖礦者、建設者,遊戲不同,承受閾值各異。
化嫉妒爲行動
你看不上Aster,稱其爲黑錢,然後錯失良機。然後......結果證明了一切。
我媽是傳統的亞洲式母親,小時候,我媽特別好強,事事都要跟人比。要是鄰居家孩子考得比我好,拖鞋立馬就飛到我臉上了。
我有兩個選擇:勝過他,或者與他做朋友。多數時候,我選擇和他做朋友,然後向他學習。既然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何必走艱難的道路呢?
這種本能塑造了我處理加密領域種嫉妒情緒的方式。我不會將時間浪費在怨恨上,而是將嫉妒轉化爲信息。
如何將嫉妒轉化爲優勢:
嫉妒不一定會侵蝕你,也可以磨礪你,只要你將其化爲行動。
有人說,你總要經歷一次,才能重塑自我。或許吧,但當你熬過之後,唯一要做的就是絕不再經歷第二次。
什麼是改變人生的痛苦?以下就是我的經歷。
我曾在建材行業工作。賺了不少利潤分成後,全部投入了香港房地產。我基本上是在規則允許範圍內循環加槓杆,年紀輕輕就在香港買了兩套房產加車位,當時覺得自己無敵了。堅持供樓不被平倉,只漲不跌。
我的首個加密貨幣投資週期也很順利,於是便加大了投入力度。
後來UST和FTX接連暴雷。我的流動資金幾乎灰飛煙滅,連第二套房產的定金都打了水漂。當時已辭職專職炒幣的我,爲了生存只得把自住房租出去還貸,在不到27平米的劏房裏擠了一年半。向女友坦白、對家人隱瞞、在朋友面前躲藏的那540天,簡直像在碎玻璃上拖行般煎熬。(注釋:劏房,又稱房中房,一般是指在建築物原先批準的圖則上顯示的一個樓宇單位,被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房間。)
所幸在Arbitrum DeFi生態和Pendle的幫助下,我重新站了起來,也徹底改變了。
我以慘痛教訓領悟了風險管理。我向自己保證,再也不會制造改變人生的痛苦,我很清楚自己能重建人生實屬僥幸。
別把交易員說的"死就死"太當真,玩笑開着開着就不好笑了。
如何有效緩解痛苦?
1)標注疼痛等級
大聲說出來:是時機、嫉妒,還是人生轉折。爲痛苦命名,便能避免小題大做。
2)分割資金
生存資金、成長資金、投機資金。不惜一切代價守護生存之本,未來的機會需你存活。
3)設定好退出規則
最大單日虧損、單筆頭寸最大虧損、平倉前最大回撤。冷靜時制定的規則,總好過衝動時作出的決定。
4)不同角度復盤
贏家與輸家,哪些是關鍵信號,哪些是市場噪音。當相同情境再次出現時你將如何應對。
5)嫉妒應對法則
若你曾嘲笑的幣漲了5倍,下一步操作是私信相關人而非含沙射影。從這個趨勢中找到一個新信號來更新你的投資策略。
6)交易系統需每月校準
優勢會消退,市場會飽和。如果你的交易系統從2024年底不再"印鈔",並非系統故障,而是環境已變,需及時更新打法。
我的現狀
倉位與儲備金都很充足,晚上可以安心入眠。
在心理承受範圍內捕捉正期望值機會。
用挖礦收益爲彈藥庫持續補充其他倉位。
將試探性倉位用於高賠率投機,坦然接受多數止損。
趁市場尚有機會,增加配對交易與波段交易頻次。
以超越自尊的速度去適應。
以超越自尊的速度去適應。
以超越自尊的速度去適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爲這就是生活之道。
加密市場所帶來的痛苦無可避免,這樣的經歷不該浪費。
市場獎勵那些學得快且能堅持足夠久的人,他們終有所成。
正視你的痛苦,將其轉化爲經驗,然後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