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解碼超募200倍的Limitless:Base、Kaito與GambleFi的三重奏
撰文:Oliver,火星財經
在加密世界裏,數字往往比語言更有力量。2025年10月5日,一個數字震驚了整個市場:200,963,519美元 。這是基於Base生態的預測市場Limitless,在其社區預售中收到的認購總金額。更令人咋舌的是,這次預售的目標融資額僅爲100萬美元,這意味着超額認購倍數達到了驚人的200倍 。
這並非一次簡單的成功融資,而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它如同一面棱鏡,清晰地折射出當前加密市場三股最強勁的敘事力量的交匯點:Coinbase加持下Base生態的迅猛崛起、預測市場向高頻化“GambleFi”的演進,以及由Kaito AI等平台引領的、一種全新的社區驅動型項目發行範式。
這場資本狂歡的背後,究竟是一個革命性產品的誕生信號,一場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市場營銷與發行策略,還是僅僅是Base生態光環下的又一個泡沫?本文將深入剖析這一現象的每一個層面,從其精巧的發行機制到產品本身的技術基底,再到其所處的宏大生態,試圖爲這個定義市場的時刻,提供一個超越喧囂的答案。
一場價值2億美元的預售營銷事件
剖析這次事件的核心,關鍵在於理解那筆驚人的2.01億美元並非項目方的實際進帳,而是市場意向投入的資本總額。Limitless此次公售的實際融資上限(Hard Cap)被嚴格設定在100萬美元,以每枚代幣0.05美元的價格出售2000萬枚LMTS代幣,對應項目完全稀釋估值(FDV)爲7500萬美元。
這種極低的硬頂與極高市場熱度的強烈反差,堪稱一次“需求工程學”的神來之筆。它從機制上就確保了一個天文數字般的超額認購倍數。這個高達200倍的數字,本身就成爲了最具病毒式傳播效應的營銷標題,兵不血刃地塑造了一種“項目極度火爆、一票難求”的市場共識。由稀缺性催生的FOMO(錯失恐懼)情緒,如同燃料般爲預售注入了巨大能量。
更深遠的布局在於,它爲代幣的二級市場上市進行了一次完美的預熱。那超過1.99億美元未能成功認購的“被拒絕的資本”,已然成爲一股強大且焦灼的潛在購買力,蓄勢待發,準備在代幣生成事件(TGE)後湧入市場。因此可以判斷,此次預售的首要目標並非籌集資金,而是策劃一場價值遠超於此的營銷活動,巧妙地將一輪融資,轉變爲一場教科書級別的病毒式營銷戰役。
Kaito的“聲譽經濟”:發行範式的革新
此次發行的另一個關鍵主角,是承載平台的Kaito Capital Launchpad。它的核心設計理念,旨在解決傳統IDO模式中,市場被少數擁有大量資本的“巨鯨”和自動化腳本主導的痛點 。Kaito摒棄了“先到先得”或純粹的抽籤模式,轉而採用一種基於聲譽的精英化分配算法。
該算法依托Kaito強大的人工智能社交數據分析能力,從多個維度評估用戶的價值。其核心是名爲“Yap-to-Earn”的計劃,用戶通過在X(前Twitter)平台上發布高質量的加密相關內容並標記@KaitoAI來賺取“Yap積分” 。Kaito的人工智能系統會評估內容質量,過濾垃圾信息,並獎勵真正具有影響力的觀點,從而創造出一種“影響力證明”(Proof-of-Influence)的量化指標 。這些積分與用戶的鏈上活動、歷史項目參與度等數據相結合,共同決定了其在Launchpad上的認購資格和額度 。
Kaito的模型本質上是“聲譽的金融化”。它有效地將項目的社區轉變爲其發布前的營銷與分銷力量。爲了獲得認購資格,用戶必須建立聲譽;爲了建立聲譽,他們必須對生態系統的話語做出積極貢獻。這個過程篩選出了那些具有高度信念的長期參與者,而非短期投機者,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正反饋循環。項目方獲得了廣泛的市場教育和推廣,而社區成員則獲得了切實的經濟回報。一個全新的項目發行範式由此誕生:項目最寶貴的資產不再僅僅是籌集的資金,而是其在發行前就已建立起來的、高參與度的忠實社區。
Limitless產品解析:爲速度與投機而生
撥開圍繞發行的迷霧,Limitless項目本身是否具有堅實的支撐?Limitless的核心是一個建立在Base鏈上的去中心化社交預測協議,其最大的差異化特徵在於專注於高頻、短週期的市場 。它涵蓋加密貨幣、股票、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提供例如每小時、每日結算的預測事件,這使其定位非常明確——成爲傳統金融中0DTE(零日到期期權)的鏈上等價物,對尋求快速資本週轉和高頻交易的投機者極具吸引力 。
在技術實現上,Limitless沒有採用DeFi協議中常見的自動做市商(AMM)模型,而是選擇了中央限價訂單簿(CLOB)模型 。這種設計爲交易者提供了類似中心化交易所的熟悉體驗,避免了AMM模型在高波動市場中可能出現的高滑點和無常損失問題。同時,它允許用戶使用自然語言自由創建市場,並通過Pyth Network預言機確保市場結果的準確裁決 。
該項目由一支背景卓越的團隊領導,核心成員包括CJ Hetherington(首席執行官)、Roman Mogylnyi(首席運營官)、Dima Horshkov(首席產品官)和Rev Miller 。創始團隊的履歷橫跨了多個知名Web3和科技項目:CEO CJ Hetherington曾在
Gitcoin任職,在鏈上社區建設領域經驗豐富 ;COO Roman Mogylnyi則是病毒式AI換臉應用
Reface的聯合創始人,該應用曾登頂全球應用商店榜首,證明了其在構建和擴展面向消費者的社交產品方面的強大能力 ;而CPO Dima Horshkov則有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
Witnet的工作經驗,具備深厚的協議層專業知識 。
在機構支持方面,Limitless已通過兩輪融資共籌集了700萬美元,其投資者名單星光熠熠 。
Limitless 融資歷史
Coinbase Ventures的投資彰顯了項目與Base生態的戰略綁定;1confirmation以其早期、高信念的投資風格聞名;而Maelstrom(由BitMEX創始人Arthur Hayes創立)的加入,則意味着項目獲得了業內最具影響力的交易思想領袖之一的認可。
Base的引力場與競爭格局
選擇在Base上構建,對於Limitless而言,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戰略決策。Base作爲Coinbase孵化的Layer-2網路,其最大優勢並非僅僅是技術上的高TPS和低費用,而是其背後強大的“Coinbase效應”——無縫連接全球最大合規交易所之一的數百萬用戶和龐大的法幣流動性入口 。
自2023年8月推出以來,Base的鏈上活動呈現爆炸式增長。根據L2Beat的數據,Base的日均交易處理量持續顯著高於其主要競爭對手Arbitrum和Optimism。近期數據顯示,Base的日均UOPS(單位操作每秒)約爲122.18,而Arbitrum和Optimism分別爲32.65和14.43 。在盈利能力方面,Base同樣遙遙領先,顯示出更強的網路效應和可持續的經濟模型 。
Layer-2 競爭指標對比:Base vs. Arbitrum vs. Optimism (2025年第三季度)
在預測市場賽道,Limitless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行業領導者Polymarket。然而,兩者的定位存在顯著差異。Polymarket專注於高風險的政治、時事等長週期事件,更偏向於“信息金融”(InfoFi) 。而Limitless則通過其高頻、短週期的金融市場,開闢了一個更側重於快速投機的“娛樂化金融”(GambleFi)細分市場 。
功能逐項對決:Limitless vs. Polymarket
這種定位差異也帶來了不同的監管挑戰。Polymarket因其事件合約的性質已面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審查 。而Limitless專注於資產價格的短時波動,使其產品形態更接近於
未註冊的二元期權或掉期合約,這類產品明確屬於CFTC的管轄範圍,這可能爲其未來的合規之路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
結論:項目發行新劇本的開篇
Limitless的驚人預售並非偶然,它是一系列精心策劃的戰略協同作用的必然結果:一個爲投機受衆量身打造的產品(Limitless),在一個擁有海量用戶基礎和強大品牌背書的生態系統(Base)上,通過一個將社區聲譽資本化的創新平台(Kaito)進行發行。
這一事件爲Web3項目發行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劇本。它揭示了在2025年及以後,最成功的項目發行可能不再將重心放在單純的資本募集上,而是優先考慮在發行前篩選並構建一個高參與度、高忠誠度的社區。在這個新劇本中,代幣銷售本身更多地扮演着一場壓軸的營銷事件,其引爆的社區熱度和市場關注度,遠比其籌集的資金本身更有價值。
對於Limitless而言,挑戰才剛剛開始。它能否在監管的迷宮中找到一條合規路徑,以及如何將初期的投機狂熱有效轉化爲平台持續的用戶增長和長期價值,將是決定其最終成敗的關鍵。但無論結果如何,它與Kaito的這次合作,已經爲加密世界的後來者們,演示了一種極具啓發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