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最近越來越少看項目了。
不是懶,是真累。
以前判斷一個項目靠不靠譜,看看白皮書、翻翻社群活躍度、查查鏈上數據,基本能摸個七七八八。現在呢?那些看着挺熱鬧的交互數據、鏈上轉帳記錄,說不定就是哪個團隊用AI寫的腳本,24小時不停刷出來的。
你在這邊認認真真扒項目背景,人家在那邊批量生成假用戶。你覺得社群討論挺真實,結果一半是GPT在自問自答。
爲了搞清楚一個項目到底是真做事還是在演戲,現在要花的時間是以前的好幾倍。各種公開渠道——推特、Discord、媒體報道——全被AI生成的垃圾信息淹沒了。
有時候感覺自己不是在做投研,是在看一場AI表演賽。臺上演員是AI,臺下觀衆也是AI,就你一個真人坐在那兒較勁。
這行當,真的越來越魔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