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2025年AI股票還能投嗎?從芯片到應用的暴利鏈路解析
AI概念股的真相:基建先發,應用後到
ChatGPT爆火之後,資本瘋狂湧入AI產業鏈。但這波行情背後有個容易被忽視的真相:目前的主要收益者不是做AI應用的公司,而是賣"鏟子和鎬"的硬件供應商。
根據IDC最新數據,2025年全球企業在AI解決方案上的支出預計達3070億美元,到2028年將飆升至6320億美元,年復合增速29%。其中,加速服務器(accelerated servers)的支出佔比將在2028年超過75%——這意味着芯片、服務器、散熱等基礎設施才是這波行情的真正金礦。
誰在賺錢?看大機構怎麼下注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在2025年Q2的持倉變化很能說明問題:他們大幅加碼英偉達(Nvidia)、谷歌(Alphabet)、微軟(Microsoft)等AI關鍵廠商。資金正在瘋狂卡位算力、芯片與雲端運算這三個AI生態的核心節點。
說白了:
臺股裏的AI機會在哪?
臺積電(2330):作爲全球芯片代工龍頭,間接受惠於AI芯片需求爆發。但股價已經充分反應了這一預期。
廣達(2382):從筆電代工轉身AI服務器,2025年Q2營收突破3000億新臺幣,年增超20%。其子公司雲達(QCT)已成爲超大型數據中心的主要供應商,外資目標價350-370元。
世芯-KY(3661):專注ASIC芯片設計,2024年營收682億年增50%,2025年Q2單季營收翻倍至200億。這是最純正的AI概念股之一,受惠於生成式AI加速器和數據中心芯片訂單暴增。外資目標價2200-2400元。
臺達電(2308):AI服務器散熱方案的關鍵供應商,2024年營收4200億,數據中心相關業務比重持續上升。
雙鴻(3324):液冷散熱技術領先。隨着AI芯片功耗突破千瓦,液冷散熱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2024年營收245億年增30%,目標價600元以上。
美股的AI贏家長什麼樣?
英偉達(NVDA):絕對統治者。Blackwell架構GPU需求爆棚,2025年Q2營收280億美元,淨利年增超200%。短期內無人能撼動其地位。
博通(AVGO):AI數據中心不可或缺的"神經節"。客制化ASIC芯片、網路交換器、光通訊芯片全覆蓋。2024財年營收319億,AI產品佔比已升至25%。
超微AMD(AMD):AI芯片市場的挑戰者。MI300系列加速器正在打破英偉達壟斷,2024年數據中心業務年增27%。
微軟(MSFT):企業AI變現最穩定的平台。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大規模部署,Azure OpenAI服務使用量指數級增長。2025年Q1智能雲業務營收首次突破300億美元。
警告:這不是互聯網2.0
看看歷史就知道了。思科(CSCO)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衝到82美元歷史高位,後來跌超90%至8.12美元,之後20年也沒能重回高位。雅虎曾是互聯網霸主,最後被谷歌碾壓直至退市。
中上遊(芯片、服務器)現在是明星,但高增長難長期維持。 參考互聯網時代,這類公司通常在基建完成後就進入平台期。
下遊應用公司(雲服務、企業AI)看起來可持續,但股價同樣會在大牛市見頂大幅回落。 微軟、谷歌雖然都很優秀,但它們也無法逃脫市場週期的影響。
2025年怎麼投AI股票?
單個股票:風險集中,適合擇時能力強的投資者。重點關注財報增速是否放緩——這是反轉信號。
主題型基金/ETF:風險分散,交易成本低。如臺新全球AI ETF(00851)、元大全球AI ETF(00762)。可結合定投策略平均成本。
短線交易:如果看好短期波動,CFD平台可以多空雙向交易,免手續費,槓杆更大。
核心建議
短期看多,但要做好震蕩準備。 政策面不確定(數據隱私、算法規範)、資金面受联准会利率政策影響、市場容易被新題材分流。
投資邏輯: 優先關注基礎設施供應商(晶片、加速器),其次是有具體應用落地的企業(雲服務、醫療AI、金融科技)。
最穩健的做法: 長期配置+分批進場,不要短線追高。這樣才能在AI浪潮中抽身,而不是被套在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