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 IRYS 還在用 PoW 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這團隊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2025 年了,以太坊都轉 PoS 三年了,Solana、Sui 這些新鏈直接 PoS 起步,你還在搞 PoW?

直到我花了一個晚上研究完他們的設計,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那個讓我傲慢的認知陷阱
說實話,我以前一直覺得:PoW = 落後,PoS = 先進。

這個認知是怎麼來的?

2021 年,以太坊宣布要轉 PoS,整個行業都在討論「PoW 太耗能」、「PoS 更環保」、「PoS 是未來」。

那時候我也跟着喊,覺得所有還在用 PoW 的項目都是「技術落後」。

但我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不同的鏈,需求是不一樣的。

那個讓我「啊哈」的技術細節
當我看到 IRYS 的 PoW 設計時,腦子裏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臥槽,PoW 在數據鏈上,竟然是最優解?

問題的關鍵在於:數據鏈需要證明「我真的在存這些數據」。

PoS 鏈怎麼證明?只能不斷提交存儲證明交易。

但數據一多,這些證明交易就會塞滿區塊,整個鏈就撐爆了。

所以很多 PoS 存儲項目,最後都把歷史數據剪掉,丟到中心化數據庫托管。

這 tm 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臉嗎?你說自己是去中心化存儲,結果數據存在 AWS 上?

IRYS 的「抽查」邏輯
而 IRYS 的 PoW,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把 PoW 當作抽查機制。

礦工不停生成存儲證明,偶爾出一個滿足條件的解,就打包進區塊。

一個解,代表了背後無數次驗證。

就像考試的時候,老師不需要看你做的每一道題,只要抽查幾道難題,就能判斷你有沒有認真學。

這樣,鏈上不需要記錄所有證明,擴展性自然就上去了。

那個讓我佩服的組合拳
但看到這裏,我又想到一個問題:

純 PoW 會有投機打法,礦工可能刷號蹭挖。

IRYS 的解決方案是:PoW + Stake。

每 16 TB 分區都要抵押保證金,才能有資格出塊。

這樣既能防止刷號,又能解決網路傳播延遲的問題。

這 tm 才是真正的工程師思維啊!

不是教條地說「PoW 好」或「PoS 好」,而是根據實際需求,設計最合適的機制。

我的反思
寫到這裏,我突然有點慚愧。

因爲我意識到,我以前對「技術先進性」的理解,太膚淺了。

我以爲 PoS 比 PoW 先進,是因爲所有人都這麼說。

但我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在什麼場景下,PoW 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IRYS 給我上了一課:

技術沒有絕對的先進和落後,只有適合和不適合。

金融鏈需要 PoS,因爲它要的是快速確認和低能耗。

但數據鏈需要 PoW,因爲它要的是存儲證明的效率和可擴展性。

這才是真正的技術判斷力。

我的判斷
說實話,研究完 IRYS 的 PoW 設計之後,我對這個項目的信心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因爲我看到了一個不跟風、不教條、真正從需求出發設計技術的團隊。

2025 年還敢用 PoW,不是因爲落後,而是因爲他們想清楚了:

數據鏈的需求和金融鏈的需求,壓根不是一回事。

而這種「反共識」的勇氣和清晰的技術判斷力,才是一個項目能走遠的根本。

寫完這篇文章,我突然很想重新審視一遍所有「反共識」的項目。

因爲我意識到,有時候「落後」的技術,可能恰好是最先進的解決方案。

關鍵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它解決的問題。

IRYS 教會了我這一點。

#KaitoYap @KaitoAI @irys_xyz #Yap @josh_benaron #Irys @Mira_Network
ETH7.69%
SOL5.62%
SUI4.1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