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eb直播課第193期:共探四季度市場趨勢與美股代幣化機遇,於佳寧與Roger拆解宏觀走向

9 月 30 日 20:30,Uweb 直播課第 193 期聚焦 “四季度市場宏觀趨勢盤點” 開啓分享。Uweb 校長於佳寧擔任主持,特邀嘉賓 Roger 參與,圍繞 “年內市場是否會有大回調”“四季度和明年宏觀趨勢與交易要點” 兩大核心問題展開深度探討,爲關注數字資產與美股市場的從業者、投資者解析行業走向。

於佳寧在開場中強調,當前正值三季度收官、四季度啓幕的關鍵節點,市場對联准会降息節奏、數字資產與美股聯動性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此前Uweb線下課程中,50餘位全球學員齊聚交流,不少人在課前對市場前景持保守態度,認爲牛市或已接近尾聲,但課後經多位行業老師觀點修正,對2026年宏觀面及“四年週期論”的認知發生轉變——當前市場週期的復雜性遠超傳統規律,華爾街入場後行業邏輯已出現根本性變化,這也爲本次直播的議題討論奠定了基礎。而身處新加坡參加2049活動的Roger,也從全球行業動態視角切入,提前透露將結合美股與數字資產市場的最新變化,拆解年內回調風險與長期趨勢。

一、年內市場是否會有大回調?—— 短期調整難成“大級別的轉折”

針對“年內市場是否會有大回調”這一核心問題,Roger與於佳寧從技術面、流動性、宏觀事件三方面展開深度分析,一致認爲年內大概率以“短期弱勢盤整”爲主,難現顛覆性大回調。

從技術面來看,數字資產市場的調整早於美股啓動。Roger指出,自8月24日以太坊觸及4950美元新高後,市場開始急速下跌,比特幣周線同步出現“死叉”——這一傳統意義上的負面技術信號,通常需要8-10周的調整周期才能修復。截至直播時,調整已持續5-6周,意味着後續仍有3-4周的盤整窗口,疊加10月美國政府可能停擺的宏觀變量,10月上中旬市場或繼續測試底部支撐。不過,從關鍵價位來看,比特幣在10萬美元以上區間已完成400-500萬枚的巨量換手,這一換手深度爲歷史罕見,10.5萬-10.2萬美元區間支撐較強,即使出現短期插針跌破,也大概率快速收回;以太坊3800美元附近支撐明確,深度回調或止步於3500-3600美元區間,難以形成“破位式下跌”。

流動性層面的“分化”也支撐了“短期調整而非大回調”的判斷。Roger提到,當前美股市場面臨散戶與機構現金持有率雙低的問題——散戶現金持有率不足16%,機構更是降至3%以下,短期流動性枯竭導致美股估值承壓(標普動態市盈率突破40倍,創歷史新高),但這一調整更多是“高估值後的理性回歸”,而非趨勢逆轉。數字資產市場則呈現“U本位流動性充裕、比特幣現貨稀缺”的特點:USDT每週仍保持30億美元增發規模,但全球主流交易所比特幣可交易總量已降至170萬枚左右,較2021年的400萬枚、2018年的600-800萬枚大幅減少,市場對核心資產的一致性增持,爲價格提供了底層支撐。

對於10月美國政府停擺這一潛在風險事件,兩位嘉賓認爲其對市場的衝擊更多體現在“情緒擾動”而非“基本面破壞”。Roger分析,若停擺持續三周(如市場預期),或導致美國四季度GDP增速下降0.4%-0.5%,且非農數據等關鍵經濟指標將暫停發布,可能模糊联准会10月降息信號。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政府停擺屬於“短期政治博弈”,民主黨與共和黨圍繞明年中期選舉的角力是核心矛盾,而非經濟基本面惡化的體現,疊加联准会年內仍有1-2次25基點降息的預期,市場難以因單一事件觸發大級回調。

於佳寧補充道,市場對“四年週期論”的擔憂也需理性看待——過去17年、21年的牛市收尾確實呈現四年週期特徵,但當前華爾街主導的“中心化資產再定價”週期,已與傳統數字資產週期形成疊加,10年維度的大週期尾部效應可能弱化四年週期的影響力。短期內,市場或通過“制造階段性頂部假象”誘使投資者交出籌碼,但從資金流向與資產稀缺性來看,年內難現“深度熊市式回調”。

二、四季度和明年宏觀趨勢和交易要點—— 降息、資產聯動與合規布局成核心

在四季度及明年宏觀趨勢與交易要點的討論中,兩位嘉賓圍繞“联准会政策節奏”“資產聯動邏輯”“合規賽道機遇”三大維度,給出了具體分析與操作建議。

  1. 宏觀趨勢:降息節奏主導市場,2025年上半年或迎“流動性紅利窗口”

Roger指出,联准会的降息節奏將是未來12個月市場的“核心錨點”。當前市場預期年內還有1-2次25基點降息(10月、12月各一次),2025年上半年則可能有3-4次降息(累計75-100基點),若2025年5月鲍尔任期結束後,川普任命親政策傾向的联准会主席,不排除出現150基點以上的“激進降息”。這一背景下,四季度市場或呈現“降息初期的震蕩蓄勢”,而非“急漲行情”——正如行業分析師尼森此前的觀點,“降息初期市場不一定急漲,升息初期也不一定急跌”,市場需要時間消化政策預期與流動性釋放節奏。

於佳寧則從全球資產配置視角補充,2025年宏觀面的“確定性”在於“算力擴張”與“傳統資產數字化”兩大趨勢:全球算力缺口仍在擴大,中國區因英偉達顯卡受限催生國產替代需求,美國、中東的新能源儲能與挖礦基建加速布局;同時,美股頭部資產(如“七姐妹”科技股)的代幣化、港股上鏈的合規探索,將成爲傳統資金與數字資產的重要銜接點,這一趨勢可能在2025年二季度後進入加速期。

  1. 交易要點:聚焦核心資產,警惕“短期套利陷阱”,布局長期基礎設施

在具體交易策略上,兩位嘉賓給出了明確的“攻防建議”:

核心資產優先,規避小衆幣種風險:Roger強調,數字資產市場應聚焦比特幣、以太坊等“真正帶來增量買盤”的核心資產,警惕部分DAT(數字資產交易)項目的“短期套利模式”——如部分公司通過募資購買小衆低市值幣種、裝入上市公司的操作,未形成二級市場實際買盤,窗口期僅3-5個月,後續進入者面臨溢價消失、募資困難的風險。相反,像博雅互動、MicroStrategy這類通過“業務聯動+合規募資”購買核心資產的企業,其長期價值更值得關注。

美股與數字資產的“雙向聯動”機會:於佳寧提到,美股代幣化是四季度至明年的“重點跟蹤賽道”。當前美股上鏈已形成成熟模式(如瑞士離岸架構包裝、規避SEC管轄),而港股上鏈因港交所“權益類資產僅限本地交易”的規定,需通過迪拜等離岸地區的信托、票據架構探索,短期雖面臨流動性不足問題,但長期若香港推出人民幣數字資產政策,或激活傳統資產價值。投資者可關注“美股核心資產代幣化”的合規產品,以及港股中“業務與Web3強關聯”的上市公司(如布局RWA、算力基建的企業)。

合規與基礎設施成長期布局方向:Roger提醒,香港監管近期的“降溫政策”(抑制短期炒作、強調良性循環),已釋放明確信號——行業正從“野蠻生長”轉向“合規深耕”。四季度及明年,應重點關注兩類機會:一是RWA(現實世界資產)中的債券類資產(如低風險債的鏈上發行,可降低承銷成本、提升流動性)、一級半市場股權代幣化(如未上市科技公司份額);二是Web3基礎設施,如合規托管、鏈上審計、跨鏈結算工具,這類賽道受週期波動影響小,且符合監管導向。

於佳寧最後總結,當前市場正處於“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深度融合”的關鍵階段,投資者需摒棄“短期投機思維”,既要關注四季度降息窗口下的核心資產波動機會,也要布局2025年合規賽道與基礎設施的長期價值。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控制倉位、分批布局、聚焦合規產品”是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核心原則,避免因追逐短期熱點而忽視底層風險。

本次直播不僅爲觀衆拆解了四季度市場的“變與不變”,也爲內場“美股代幣化股票全年梳理”主題提供了宏觀視角支撐,後續內場討論將進一步聚焦美股代幣化的具體案例、流動性特徵與操作策略,爲機構與高淨值投資者提供更細分的分析。

ETH3.34%
BTC3.0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