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裏安·中本聰:被誤認爲比特幣創造者的神祕人物

比特幣創造者的神祕身分仍然是加密貨幣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2014年,《新聞周刊》雜志發表了一篇有爭議的文章,稱多裏安·中本聰爲比特幣的匿名創造者中本聰。然而,這一說法遭到了廣泛爭議,包括多裏安·中本聰本人,他一貫否認與該加密貨幣的任何關聯。

Dorian Nakamoto 是誰?

多裏安·中本聰於1949年出生在日本,並在1960年代移民到美國。在《新聞周刊》文章將他推入聚光燈之前,他在加利福尼亞擔任物理學家,並在政府和私營部門擔任過多個職位。他的技術背景包括系統工程和計算機編程的工作——這些資格表面上與比特幣創造者的技能相符。

盡管過着相對私密的生活,中本聰發現自己成爲國際關注的焦點,當《新聞周刊》發表了他們的報道,暗示他是世界上第一種加密貨幣的 mastermind。

新聞周刊調查

2014年3月,《新聞周刊》發布了一篇封面故事,標題爲《比特幣背後的面孔》,作者是記者莉亞·麥克拉斯·古德曼。文章提供了幾項間接證據,將多裏安·中本聰與比特幣創始人聯繫起來:

  • 他的出生名字,中本聰,與比特幣創造者使用的筆名相匹配
  • 他在物理和工程方面的專業背景與創建比特幣所需的技術專長相符
  • 他被報道持有類似於早期比特幣文檔中表達的自由意志主義觀點
  • 根據文章,當被問及比特幣時,Dorian allegedly 表示:"我不再參與這個,也無法討論它"

這篇文章的發表是在比特幣開始獲得主流認可的時候,當時其價值在2013年底首次超過1,000美元。

社區反應與否認

《新聞周刊》的揭露在加密貨幣社區引起了立即的轟動。一些人相信這個謎團終於被揭開,而許多技術專家對所提供的證據表示懷疑。

多裏安·中本聰本人迅速而明確地否認與比特幣的任何關聯。在給美聯社的聲明中,他澄清說他誤解了記者的問題,認爲是指他之前爲政府承包商的機密工作。他清楚地表示:"我沒有創造、發明或以其他方式參與比特幣。"

或許最重要的是,在2014年3月7日——就在《新聞周刊》文章發表的前一天——真正的中本聰所擁有的休眠P2P基金會論壇帳戶發布了一條簡單的信息:"我不是多裏安·中本。" 這標志着這個經過認證的中本聰帳戶在數年內的首次溝通,暗示真正的比特幣創造者特意出現以保護多裏安免受進一步的審視。

持續的神祕

在媒體的狂熱之後,多裏安·中本聰面臨着強烈的公衆關注。記者們在他位於加州的簡陋住宅外駐扎,成爲了衆多採訪請求的對象。盡管面臨這種壓力,他仍然堅持否認與比特幣的創造有任何關係。

加密貨幣社區團結起來支持多裏安,許多愛好者爲他捐款,最後籌集了超過100比特幣,(當時價值約23,000美元)。

至今,中本聰的真實身分仍然未知。比特幣白皮書,標題爲《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以及中本聰通過電子郵件和論壇帖子進行的早期溝通,仍然是關於比特幣創造者的主要信息來源。多年來,出現了許多理論和候選人,但確鑿的證據仍然難以捉摸。

爲什麼中本聰的故事重要?

中本聰的案例突出了比特幣現象的幾個重要方面:

首先,它展示了公衆對揭示中本聰身分的強烈興趣。隨着比特幣價值增長到數十億美元,其創造者的神祕性也具有了金融和歷史的重要性。估計中本聰錢包中持有的一百萬個比特幣代表了現存最大的加密貨幣財富之一。

其次,這一集提出了關於隱私和數字時代媒體責任的重要問題。信息的快速傳播——無論是準確的還是不準確的——都可能對個人生活產生深遠影響,正如多裏安在遭遇不必要的公衆關注時所發現的。

第三,它說明了加密貨幣社區如何重視比特幣創作的僞匿名特性。許多人認爲,中本聰的匿名性通過防止比特幣與任何單一個人或權威過於緊密相關,從而增強了比特幣。

多裏安·中本聰的故事是加密貨幣歷史中一個引人入勝的篇章——一個身分錯誤的案例,最終強化了比特幣真實創造者的神祕性,以及在區塊鏈技術和新聞報道中驗證的重要性。

BTC-0.1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