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裏·根斯勒的政治遺產:對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最後一次採訪的分析

2025年1月1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SEC)加裏·根斯勒在他定於1月20日離任前,於CNBC頻道進行了告別採訪。此次採訪是理解美國對加密貨幣監管政策和數字資產監管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文件。

採訪背景及SEC在根斯勒領導下的最終行動

CNBC 的主持人安德魯·羅斯·索金在採訪中提到了一個重要事件:在金斯勒擔任主席的最後幾天,券商平台 Robinhood 解決了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支付了 4500 萬美元的罰款,因違反了十項證券法條款。這個決定強調了金斯勒在任期結束時監管政策的一致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採訪之後,證券交易委員會還恢復了對Ripple公司的訴訟,這顯示出該委員會在現任政府的最後階段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積極性並沒有減弱。

川普 2.0 和加密貨幣監管的前景

在採訪中提到了新川普政府的加密貨幣立場。根斯勒承認加密行業代表對川普競選活動的顯著財務支持,但強調選舉並不完全集中在加密貨幣監管問題上。

在關於未來監管的討論中,根斯勒提到了他的前任傑伊·克萊頓,他將回到川普政府履行公職。他提醒說,在克萊頓擔任SEC主席的前任期間,SEC在加密領域發起了大約80起執法案件。這一評論可以解讀爲暗示,即使在支持加密貨幣的政府下,違反證券法的行爲人也難以期待完全的自由。

Генслера的學說:通過證券法看待加密貨幣

中央主題是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哲學。索金指出,在其任期內,亨斯勒更傾向於將現有法律應用於加密行業,而不是制定新的監管框架以考慮該行業的技術特點。

根斯勒始終堅持認爲,大多數加密貨幣項目受美國證券法的管轄,必須遵守相關的註冊和信息披露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這一做法導致了許多法律糾紛,並遭到了行業代表的批評,他們指出現有的監管框架是1930年代制定的,無法適應21世紀的技術創新。

在被索爾金問及加密貨幣定價的基本基礎時,根斯勒表示,大多數加密資產是基於市場情緒而非基本指標進行交易的。他強調,如果存在這樣的基本指標,加密公司必須根據證券法披露相關信息。

比特幣作爲例外以及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其他加密貨幣的立場

關於比特幣,根斯勒採取了更加溫和的立場,表示第一種加密貨幣目前不被歸類爲證券。他將比特幣與黃金進行了比較,稱其爲一種波動性投機資產,供人們進行交易。然而,SEC主席對長期預測持謹慎態度,指出他無法預測比特幣在10-20年內是否會保持任何價值。

關於其他幾千種加密貨幣,根斯勒的態度要批判得多,他表示它們對投資公衆構成威脅。在他看來,保護投資者免受欺詐、洗錢及其他加密領域犯罪行爲,是證券交易委員會作爲執法機構的首要任務。根斯勒強調,"在這個領域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指的是各種違規和濫用行爲。

特別關注的是,根斯勒對加密貨幣交易所表示,他們“是在與客戶對着幹交易”,這暗示了他們的商業模式中存在利益衝突。這一評論與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加密交易所的整體立場一致,該立場在對大型交易平台的多項訴訟中有所體現。

評估根斯勒政策的有效性

索爾金質疑了根斯勒對比特幣監管方法的有效性,指出到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任期結束時,第一種加密貨幣達到了歷史最高的受歡迎程度。與此同時,根斯勒未能阻止潛在的“泡沫破裂”,如果真的存在泡沫的話。

值得注意的是,根斯勒兩次回避了對自己在這兩個場景中角色的直接評論,而這兩個場景都沒有顯示出他監管政策的無條件有效性。列舉了他擔任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期間的主要成就,他專注於股市政策和其他與加密貨幣無關的金融行業改革。

加裏·根斯勒對加密貨幣的觀點演變

有趣的是追蹤根斯勒對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的看法演變。在2019年,作爲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他在CoinDesk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比特幣潛力的社論,表現出對加密貨幣技術能力的顯著興趣和理解。

然而,自2021年擔任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以來,他的言辭和方法發生了顯著變化。在擔任證券交易委員會期間,根斯勒對領先的加密行業公司發起了訴訟,涉及主要交易所和數字資產發行人。

與此同時,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根斯勒的領導下的監管政策因在FTX交易所崩潰前缺乏警告信號而受到批評,並未能保護投資者免受加密行業歷史上最大的醜聞之一的影響。

Gensler擔任SEC主席的最後一次採訪展示了他在監管立場上的一致性,基於將現有法規應用於新型數字資產,盡管這一領域具有技術特徵和創新性質。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