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對話夏焱資本朱俊偉:老牌投資人爲何 All In Web3?
作者 | 吳說區塊鏈
本期吳說播客由 Colin Wu 對話夏焱資本創始人朱俊偉。朱俊偉從一名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分析師到成爲瑞銀高管,完成超過 150 個 IPO 及 300 多筆股權、股權掛鉤及債務交易,爲發行人籌集資本總額超過 2,500 億美元。9 月 18 日 Heliu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HSDT,即將更名爲 Solana Company) 成私募股權投資配售並將構建 SOL 財庫,夏焱資本、Pantera Capital 領投。朱俊偉將出任 Helius 董事會執行主席,主導公司下一階段的戰略發展方向。
本期播客中,朱俊偉詳細介紹了自己如何從傳統領域加入 Web3 和區塊鏈,再到親身參與創建 SOL 財庫上市公司。朱俊偉建議年輕人除非身在 AI 和機器人行業,一定要盡早 All In 加入 Web3 的浪潮中。
音頻轉錄由 GPT 完成,可能存在錯誤。請在小宇宙、YT 等收聽完整的播客,作者觀點不代表吳說觀點,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
小宇宙:
YouTube:
朱俊偉的背景與職業經歷
Colin:歡迎大家收聽本期吳說播客。最近大家也看到有一些 DAT 的新聞,朱總和其創辦的夏焱資本也參與了其中。一些幣圈朋友對夏焱資本可能相對不那麼熟悉,但在傳統行業,夏焱資本和朱總本人的聲譽和影響力都非常大,所以大家也對朱總以及他的資本和戰略,尤其是最近涉及幣圈的這些內容,非常關心。所以感謝朱總能抽出時間來和大家交流。
首先,朱總,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您的背景?因爲可能有一些加密行業的人不太了解您。我查了一些資料,發現您的生涯非常傳奇。聽說您是馬來西亞華人,最早從一個數據分析師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瑞銀亞洲區總裁的地位,還參與過像中石油這樣的超大 IPO 項目,能不能分享一下您的過去經歷?
朱俊偉:謝謝,我簡單介紹一下吧,我是馬來西亞人土生土長,17 歲時去了美國。剛開始是讀機械工程專業,後來在美國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後去紐約大學讀 MBA。運氣挺好,當時成功面試進入了華爾街的一家大行花旗集團。在花旗待了幾年,做了一些大的並購和 IPO 項目。之後想回亞洲發展,2000 年左右加入了瑞銀。當時我運氣比較好,剛加入瑞銀都趕上幾個香港的大項目。
後來在 2004 年年底和 2005 年初,老板終於答應了讓我負責中國股票資本市場。 我特別記得當時北京辦公室只有幾個人,簡直可以用一只手數過來。
當時中國的預算僅有 2000 萬美元。從 2005 年開始,做了第一個 H 股上市後,2006 年我們在股票資本市場的收入達到了 2.6 億美元,2007 年更是突破了 5 億美元,接下來還在繼續增長。確實,我趕上了中國市場的騰飛時機。當時,有時候一個禮拜就會做七個 IPO。
年輕的時候,我覺得這些事情很正常,現在回頭一看,那真的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時機了。2008 年金融風暴稍微停了一下,2008 年下半年好市場又開始了,一直到 2011 年、2012 年才放緩。之後中國的各行各業的企業開始逐漸走向國際化。2014 年開始,我們開始了大量的海外收購項目,幫助萬達、復興,海航等企業進行全球收購。那時的大項目非常多。2017 年,我辭去瑞銀的職務,離開時統計了一下,做了超過 400 個項目,其中超 150 個是 IPO,股票相關的融資項目也超過了 300 個,金額超過 2500 億美元,幫助了許多中國及亞太地區的企業。
確實,我當時趕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做投行時的那些經歷,已經與今天的情況大相徑庭了。後來我決定出來創業。說實話,我在 90 年代在美國看到了互聯網泡沫的崛起,98 到 2000 年有一波大泡沫,2003 年市場見底後,互聯網才開始迎來新的發展。
我見證了很多行業的變化,從起步到繁榮,再到全球資金的追捧。早期很多互聯網公司在零幾年的時候連銀行都找不到開戶機會,沒人願意做他們的生意,很多公司只是燒錢,甚至沒有收入,只有用戶和數據。
這也是爲什麼當時像硅谷銀行這樣的銀行應運而生,它們專門爲這個新興行業服務。
同樣地,看到這些過程後,我感慨頗多,自己也從中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幫助了很多人,結交了很多朋友。但唯一的遺憾是,當時我沒有更深入地參與其中,我只是從投行角度爲這些企業提供服務。事後回看,覺得自己錯過了很多機會。
所以,我在 2017 年決定出來創業後,心裏就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開始先做投資學習,最終目的還想能把全力投入一家企業把它做大。我認爲從投行轉型做企業管理人,這個跨度非常大。在投行,我們追求的是如何最大程度降低風險、賺取資金,而做企業投資則是要看如何承擔風險,什麼時候該冒險,什麼時候不該冒險。兩者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
做投資的時候,重要的是要往前看,朝着目標前進。對於我來說,做投資不僅是爲了降低風險,而是要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承擔責任,走到企業發展的目的地。所以做投資是從投行轉型到做企業一個很好的過渡。
因此,我決定從 2017 年開始募集基金做投資,區塊鏈領域我們在 2017、2018 年開始投入資金。我們是亞洲地區有牌照的基金公司最早開始涉足這個領域。初期我們還是比較保守的,未投資代幣、ICO、Memecoin 和 NFT 等項目,而是選擇投了一些基礎設施類、有相當的公司的股權。
到了 2021 年,我們對於區塊鏈領域的發展可持續性更加明確了,認爲這一板塊無論從規模還是技術上,都不可能被淘汰,反而會繼續蓬勃發展。所以我們在 2021 年後,才真正開始加大投資力度,投入重注,緊隨這一領域的發展。我個人也跟隨着小夥伴們投入了大量時間。
目前,區塊鏈團隊中的成員等都是在幣圈中非常懂和活躍的夥伴,他們其實都是我的老師。
現在,我基本上已經將其他基金公司的投資交給團隊管理,自己專注於區塊鏈領域。
區塊鏈作爲互聯網的迭代與行業的逐步認可
Colin:我覺得您的經歷還是挺有特點的,爲什麼您會從最早在傳統 IPO 領域的工作,轉而進入到區塊鏈領域?包括現在看起來,您幾乎是全身心投入到了 Web3 企業。這個變化是因爲您對區塊鏈行業的認同越來越深,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朱俊偉:我覺得區塊鏈是互聯網的一個迭代。你可以看到,過去幾年區塊鏈公司和技術發展的態度,尤其是大家對於它的看法,和早期互聯網公司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
過去,很多人對互聯網公司抱有偏見,不理解它們的真正價值。區塊鏈也類似,甚至在兩三年前,當人們提到做加密貨幣時,很多人都會認爲那是犯罪洗錢的工具。這是最簡單的看法,直到現在,我相信全世界可能還有超過一半的人持有這種看法,甚至他們並不理解區塊鏈技術能爲我們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
直到大約幾個月前,我覺得大家至少已經開始理解,穩定幣可以帶來哪些好處。穩定幣的出現也讓大家開始關注這個領域。而隨着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它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上市公司和市場的追捧。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全世界,包括華爾街在內,都在加緊學習區塊鏈,並開始意識到它的發展已經勢不可擋。
我覺得今年可以說是區塊鏈政策和立法的元年,同時也是大衆真正開始接受這項新技術的第一年。現在大家對於加密貨幣的理解越來越開放,不再像之前那樣帶着歧視的眼光去看待它。
投資區塊鏈及傳統金融機構的變革
Colin:我注意到,您的資本過去也投資了一些相對較大的公司,您剛才也提到過,從瑞士的數字銀行,到一些像比特大陸、Animoca 這樣的較大集團型公司,您對這些投資的看法如何?它們的收益情況怎麼樣?
朱俊偉:這些投資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爲如果沒有投這些公司,沒去學習和了解它們,我估計也不會下定決心去做更多的投資。這些投資是我學習的過程,每一筆投資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學習節點,也是一個裏程碑。2017 到 2018 年,我們投了比特大陸,那個時候我們開始真正理解比特幣的挖礦過程以及這個行業的運作。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後來我們開始關注金融服務領域,尤其是交易所。
我們當時就認爲,區塊鏈在金融領域肯定會發揮巨大作用。全球的金融資產大約有 500 萬億美元,這個領域的改革其實還非常落後。銀行、投行、交易所的很多體系已經存在了二三十年,始終沒有做過大的創新或改革。原因有兩個,一是大家覺得這些老舊的體系沒有問題,二是各個利益相關者不希望改變現狀。
在我做投資的時候,我看到銀行體系內那些亟需改進的地方。而區塊鏈技術,能夠迅速地改變這些問題,帶來新的可能性。特別是在 2017、2018 年,我意識到金融行業的過度監管,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機後,全球各大金融機構的監管變得非常嚴格,幾乎限制了很多金融機構的發展。很多銀行和證券公司已經失去了過去能夠提供的某些服務,客戶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因爲銀行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自身利益。
我看到的情況是,區塊鏈可以爲這些金融機構提供解決方案。它不僅能提供實名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變資產所有權的管理方式。當前,全球的金融體系面臨很多風險,比如資產可能會被沒收,或者因爲極端情況而喪失。而區塊鏈則能夠保障資產的所有權,使得用戶能夠在任何時候保持對資產的完全控制。
當時,我也認爲很多傳統金融行業中的低效問題,都可以通過區塊鏈得到改善。因此,我們開始投資並建立了瑞士持牌合規的 Amina 銀行,盡管那時幣圈的一些朋友認爲不再需要傳統銀行,認爲自己有錢包就能處理一切。其實,我們在幣圈經歷了多個週期,看到了行業的崛起和成熟。正如互聯網時代一樣,有些不可避免的監管問題始終存在。現在事實證明,銀行對幣圈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過去兩三年,甚至五年前,大家反對監管,現在則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接受監管。隨着這些變化,銀行就是區塊鏈對接大量傳統世界資金最重要的橋梁之一。現在 Amina 銀行也在順利運營,資產規模增長迅速,運營情況非常好。
回顧過去的幾個投資項目,我覺得它們都有各自的特色。這些投資,其實不是我的個人功勞,更多的是團隊的努力,都是團隊找到的項目。我只是審核做投資決策。對於我來說,每個項目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這讓我有信心在未來把時間、精力和資金投向這個領域。
DAT 項目的創立與投資模式
Colin:朱總,能否向我們詳細介紹一下您現在的新事業,Helius — — 一個基於 Solana 的財庫公司?我了解到,您是這個項目的重要牽頭人之一,另外還有李林的家族辦公室。能否告訴我們,你們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討論並啓動這個項目?整個過程是怎樣的?
朱俊偉:說實話,DAT 這個概念大約是在 5 月才正式提出。之前大家並沒有把它稱爲 DAT。當時,大家的想法還是在做財務顧問的公司,可能大家想到的只有像 MicroStrategy 那樣的公司。直到大約 4 月、5 月,才開始出現一些純粹的公司,它們只專注於存儲比特幣。之前有一些公司會囤積比特幣,也有些公司把比特幣作爲輔業的一部分,但這些都比較雜,真正專注於一個幣種的 DAT 公司,直到今年的 4 月、5 月才開始興起。
在亞洲最早的存粹 DAT 可能就是 BTC Magazine 的團隊帶頭做起來,很早期就在香港、日本和美國設立 DAT 公司。坦白說,剛開始我不太理解所以不感興趣,覺得這不過是一個上市公司買比特幣的事情而已。直到 5、6 月,我才開始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些美國冒出來的 DAT 公司。在審核項目時聽他們介紹投資方案後,我逐漸認識到,DAT 其實是爲華爾街的大基金以及全球市場的零售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更好的獲取加密貨幣投資曝光的方式。
很多時候,你可能會問,爲什麼不直接購買比特幣呢?其實,如果直接購買比特幣,漲跌是直接掛鉤的。你也可以選擇投資 ETF,使用槓杆來放大收益,這些方式也不錯。但 DAT 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它不僅僅是讓投資者購買比特幣的曝光,而是通過更爲靈活的模式去取得便宜的資金,捕抓市場窗口,高效運作,爲投資者提供更高回報、更方便的投資產品。
我後來深入理解了 DAT 的核心優勢,我認爲它比直接購買比特幣或者投資 ETF 更具吸引力。首先,DAT 產品的設計使得它能爲更多大基金提供投資機會,真正推動底層幣種上漲,增加流動性。全球資金最充裕的地方就是華爾街的大型基金。相當多的基金已經是萬億級別的,其下有無數個基金經理。對於這些基金經理來說,他們不想自己去管理錢包,也不希望承擔購買比特幣和交易過程中的操作和安全風險。而 DAT 提供了一個更爲簡便且安全的方式,讓他們能夠接觸到加密貨幣市場,同時避免這些風險。
我和華爾街的幾家主要虛擬貨幣基金有着緊密的聯繫,經過深入的研究,我們決定最好的方式是先通過一個小公司投入資金購買加密貨幣,然後等到股票升值後再開始融資金,繼續購買加密貨幣,形成資金的良性循環。這個過程對於公司而言是非常高效的,對投資者來說也是回報最大化的。整個模式我花了大約一個月時間才研究清楚。至於爲什麼選擇了 Solana,今年 6 月我在瑞士開完 Amina 銀行的董事會後,便與 Solana 基金會的高層見面聊天,提起了 DAT 公司的崛起,當時試圖說服他們讓基金會正式的支持 Solana DAT 項目。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推廣 Solana 生態系統給全世界,把故事說清楚,並且爲華爾街的投資者提供最佳的投資通道。
當時他們的思維有點偏向中立,認爲自己不應支持任何一方。然而,我認爲,如果他們不支持這些項目,一旦這些項目表現不好,Solana 的品牌也會受到連帶影響。所以,我後來還是持續的推進這件事,最終在 7 月中下旬達成了共識。
其實早期我也有和團隊討論過,是否應該考慮先從以太坊開始。當時以太坊相較比特幣在華爾街的認知度較低,而且以太坊的價格一直沒有大動力,但就在我提出這個想法之後幾天,市場就出現了 Joseph Lubin 的 Sharplink, 項目公告後股價強勁漲,很顯然我們錯過了那個時機。
記得我到美國之後,看到 Tom Lee 的 BMNR 也公告了,股價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同時融了幾十億美元,當時相關股票都在瘋狂漲。那兩個月,很多加密貨幣基金賺了不少錢。軟銀和 Tether(泰達) 也在那個時候推出了最大比特幣 SPAC,公告一出,SPAC 的價格立刻上漲了三倍。那一段時間,全球股票市場對加密貨幣的認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意識到,華爾街的資金實際上想通過高效的方式進入加密貨幣市場,他們只是不懂如何操作,急需一個有效的通道。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直接購買比特幣或通過 ETF 來投資並不方便,DAT 的方式更爲高效,尤其是當公司擁有流動性且股價表現良好時,可以利用各種金融工具,低成本地積累更多的加密資產,比直接用現金購買更加高效。
在此之後,我們開始專注於 Solana。我一直認爲,盡管 Solana 曾因 FTX 的各種問題受到了影響,但它仍然是目前所有區塊鏈平台中效率最高、最賺錢、成本最低的技術之一。它的高科技屬性讓我相信,Solana 是最值得投資的 L1 加密貨幣。於是我們找了美國最大的純加密貨幣基金公司 Pantera 開始着手推動 Solana 項目。Pantera 非常看好 Solana。Solana 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倉位,不過他們還想迅速加大投資 。最終,Solana 基金會也同意了我們兩家聯合發起的提案。
7 月 25 號是我們兩家第一次會談 Solana DAT 方案, 8 月 10 日左右就和基金會確定了聯合發起,並在 9 月 15 日成功完成了發行。這個過程非常迅速,整個發行從啓動到公告完成僅用了一個月,速度在所有 DAT 項目中可以說是最快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在設計項目的規模,結構和策略上。我們注意到 DAT 的規模不宜過大,否則會影響第一批投資者的回報和市場的流動性。我們平衡了規模和投資目標,確保項目能夠穩定增長,同時具備靈活性。項目的發行非常成功,目前我作爲執行董事長在管理公司,未來隨着公司的發展,會有新的董事會和管理成員成員加入一起參與公司的運營。
對區塊鏈未來成功企業與競爭格局的看法
Colin:雖然 DAT 在當前階段非常火爆,但從歷史上看,成功的企業似乎只有 MicroStrategy 這樣的公司。您怎麼看未來會不會有更多類似的成功企業?是否能夠復制 MicroStrategy 的模式?另外,很多人認爲在某些幣種領域,最終可能只會有一個贏家,比如最大的幣種會在整個週期中跨越成爲主導存在。您怎麼看這些問題?
朱俊偉:第一個問題,我這樣看,現在的階段有點像 2000 年初,外國投資者開始投資中國市場時的情況。當時的情況是,投資者剛到中國,面對中國的企業,比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石油等巨頭,信息還不完全透明,政府政策、法律法規等也沒有完全明確。那時候,投資者看不懂該投什麼,很多信息都不健全。如果你說中石油就是中國最牛的公司,後無來者了,那估計這判斷是錯的。
現在,區塊鏈也處於類似的階段。大家一開始聽說 crypto、區塊鏈時,先買點比特幣試試,搞清楚這些是什麼。一段時間後,大家開始明白比特幣是什麼,然後接着去理解以太坊、Solana 等。現在是探索期,隨着技術和市場逐漸成熟,我認爲不會只有一家成功的企業。像比特幣和以太坊,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價值。比特幣像是數字黃金,代表存儲價值,它的價值更多的是在於長期投資。而以太坊則代表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大家可以在上面構建自己的應用和生態。
以後會有跟多資金進入這個領域,尋找各種方式和標的參與其中。 以後會有源源不絕大型區塊鏈項目會代表不同的市場需求和行業應用給投資人選擇。因此,我不認爲未來會只有一個贏家。區塊鏈領域將出現多個成功的項目,這也是自然的分化過程。
另外,雖然 MicroStrategy 是最知名的企業,但它不會是唯一的代表。在全球範圍內,金融中心像是美國、中國、新加坡、瑞士、英國等地的市場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不同地區的投資者會更傾向於投資自己信任的市場,項目和管理團隊。所以,我認爲未來就只算比特幣 DAT 公司都不僅僅會有 MicroStrategy 能成功,也會有其他成功的比特幣 DAT 公司。
至於比特幣,雖然它目前是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貨幣,但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大幣種和代幣出現,甚至一些大型公司也可能會發行自己的代幣,參與到加密經濟中。因此,DAT 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區塊鏈的世界才剛剛開始。
很多人問,這是不是意味着區塊鏈已經結束了?我認爲這僅僅是開始。
對未來代幣投資與當前公司專注的看法
Colin:您和您的資本未來是否會參與其他代幣的 DAT 項目,還是會專注於當前的這個公司,做好現有的業務?
朱俊偉:我目前是執行董事長,我肯定會,也必須要全力以赴做 好這 Solana DAT 公司 的項目。畢竟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我們周圍還有幾家規模相近的公司。我們認爲,我們的優勢在於,傳統金融背景的轉型,尤其是我們團隊中有很多來自華爾街的專業人士。我們的合夥人 Pantera 背景也很強,他們的創始人和老板是老虎基金出來,2013 就開始投加密貨幣,他們的第一支比特幣基金當時裏 65 美金價格均價買入比特幣的。
我們在華爾街工作多年,我們認爲我們相較於其他公司更有能力跟市場溝通,維持較高的溢價,並且利用這種溢價在市場上通過各種工具融資,以最低成本爲股東賺取最大的回報。
從長遠來看,只要我們能夠維持這種低成本獲得資金的能力,並且保持高效運營,我們應該會成爲行業中的領導者,成爲這個板塊的“MicroStrategy”。
至於其他代幣的投資,我們不會完全排除。我們覺得現在的重點是做好 Solana 項目,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未來幾年將專注於將它做大做強。
Solana DAT 項目的競爭優勢
Colin:那麼,能否展開說一下,您覺得你們做 Solana 的 DAT 與其他公司的競爭有哪些不同之處?現在也有不少 Solana 的 DAT 在市場上競爭,您認爲你們相較於他們有何特點或優勢?
朱俊偉:其實在 Solana 的 DAT 項目中,我們的溢價是相對最高的。這也證明了我們通過股票融資的成本是最低的。目前,我們的表現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在我們的架構設計中,有許多關鍵的因素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首先,我們設計的規模已經非常成熟,其次,在發行過程中,盡管市場情況不好,我們依然成功超募,並且完成了目標。
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是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很多傳統的華爾街基金支持我們。傳統基金的支持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爲他們對後期市場的支持和長期資金的投入,比一些虛擬貨幣基金的支持更有保障。因此,我們的發行架構中,投資者的質量非常高。
在發行的過程中,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從第一天起,我們就通過重要的媒體進行了宣傳。在 CNBC 的 8 點鍾時段,我們的新聞就開始在全美國的投資人和基金經理中傳播。這使得我們的交易在第一天就非常順利。之後幾天,彭博等主要媒體渠道也開始報道我們,明確指出我們與其他競爭者的不同。
這也讓華爾街的主要媒體對我們給予了高度關注。第一天起,我們就得到了這些媒體的重要曝光,說明我們的項目得到了廣泛認可。因此,我們認爲,未來華爾街的媒體和全球媒體將繼續給我們支持。
從股票買賣流動性和溢價的角度來看,我們有信心這一優勢能夠持續下去。同時,我們也有一些戰略性的規劃和計劃,這些細節暫時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我們會展示出更多的優勢和競爭力,到時會讓大家看到我們在做的具體措施。
對 RWA 與區塊鏈的思考
Colin:我注意到您在過去幾年對 RWA(真實世界資產)一直非常關注,尤其是在香港和中國內地這塊最近也非常火爆。您現在對 RWA 有什麼新的思考或變化嗎?如果有投資者想參與,您覺得現在有合適的機會嗎?
朱俊偉:我認爲,DAT 和 RWA 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DAT 爲傳統華爾街投資者提供了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通道,而 RWA 則是爲加密貨幣領域的投資者提供了進入傳統金融世界的一個通道。通過 RWA,我們可以將傳統世界中的一些重要資產轉化爲可以交易的數字貨幣,這其中的潛力和想象空間非常大。
我一直認爲,RWA 領域有巨大的潛力,這也是我常感到遺憾的地方。因爲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這個領域,帶頭的人大多數都很年輕,他們跑得快,懂得多,資源也充足。而我們這些年長的人,盡管有一些經驗,卻在這方面跑得有些慢。
不過,我覺得 RWA 領域還是一個我們這些“老頭子”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RWA 涉及傳統世界的實物資產,它與法律、法規和托管等緊密相關,而這些都是我們這些有傳統金融經驗的人擅長的領域。雖然技術層面,尤其是與數據中心、電力和互聯網的結合是區塊鏈的強項,但我們也能在這個領域貢獻我們的經驗和力量,同時從中學習和成長。
朱俊偉對年輕創業者的建議
Colin:最後請教您一個問題。您經歷了從基層做起,經歷了傳統行業的打拼,又加入了加密貨幣行業,現在自己也承擔了一個重要的企業責任。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或年輕創業者,您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有沒有什麼建議?
朱俊偉:對我來說,給年輕人的建議是,如果你現在不在做 AI,也不在從事和自動化,機器人或者一些高科技行業的話,那麼你應該考慮 all in 進入區塊鏈領域。現在的區塊鏈發展非常快,是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我當時看到很多機會,但由於沒有足夠的魄力,錯失了很多機會。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早點邁出這一步,不要再猶豫了。
Colin:非常感謝朱總抽出寶貴時間給我們做分享,也期待未來您的公司能有更多新的發展,再次與大家交流。謝謝您,朱總。
朱俊偉:謝謝大家,祝大家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