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上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傳統金融巨頭們開始用更“聰明”的方式參與加密市場,而這可能正在改變整個資金流向的規則。



比如,管理着幾萬億美元的老牌基金 Capital Group,悄悄成爲了日本比特幣財庫公司 Metaplanet 的大股東,持股價值接近 5 億美元。對一向保守的傳統機構來說,直接買比特幣可能風險太高,但通過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來間接獲得比特幣敞口,顯然更符合他們的投資習慣。

類似的操作正在形成趨勢。北方信托也通過持有 SMSTR 的股票,間接獲得了近 5 億美元的比特幣風險敞口。就連做市商 GSR 也看中這一機會,計劃推出專門追蹤這類“數字資產財庫公司”的 ETF。

這就帶來一個關鍵問題:原本市場預期機構資金會從比特幣逐漸外溢到山寨幣,但現在這些資金似乎找到了新的去處。機構發現,與其花精力研究各種復雜且風險較高的山寨幣和 DeFi 項目,不如直接配置這些“加密代理股”來得簡單穩妥。既能跟上比特幣的漲勢,又不用面對直接持有數字貨幣的合規與技術門檻。

結果就是,比特幣的市場主導地位重新回升至 59% 左右,而衡量山寨幣行情的“山寨幣季節指數”卻跌破了 75 的關鍵線。傳統的“比特幣先漲,山寨幣跟上”的資金輪動邏輯,正在被打破。

換句話說,山寨幣現在不僅要面對比特幣的競爭,還要和這些更受機構青睞的“代理資產”爭奪資金。對於那些缺乏實際應用和基本面的山寨項目來說,接下來的路可能會越來越難走。
ADA-1.9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