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從業者法律風險:具體分析不可或缺
Web3從業者的法律風險:需要具體分析
Web3行業似乎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一旦進入這個領域,許多人就不願再回到傳統行業。有人曾精準描述Web3從業者的狀態:高薪、遠程、愜意,但也充滿風險。
確實,與傳統行業相比,Web3相關工作通常提供較高的薪資,且多爲遠程辦公,無需打卡上班。這種高收入又自由的生活方式對打工者來說非常誘人。
然而,進入Web3圈子後,許多人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在國內是否合法。因此,不少Web3從業者在公開場合對自己的職業諱莫如深,盡管他們在網上積極參與Web3活動。
一些從業者會直接諮詢律師,詢問自己的工作是否存在法律風險。他們的疑問通常包括:既然沒有明確法律規定某些行爲構成犯罪,那麼從事相關工作(如海外發幣、交易所員工、DeFi、合約帶單等)是否就沒問題?
事實上,這反映了一個認識誤區。雖然法律具有穩定性特徵,但這也導致其在應對新興社會問題時存在滯後性。例如,數字藏品行業雖已存在多年,但仍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相關業務就一定不存在法律風險。
評判一個行爲是否構成犯罪,刑法通常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以某交易所被判開設賭場罪爲例,其原因在於該交易所除了提供普通永續合約外,還上線了1000倍的高風險合約,並與用戶進行對賭。法院認爲這種模式本質上與賭博行爲相同。
因此,對於Web3項目或從業者的工作內容,在評估法律風險時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法律的空白領域,罪與非罪的判定並非非黑即白。
Web3從業者不應抱有鴕鳥心態。在諮詢律師時,重要的是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單純辯駁現有規定,還是希望深入了解相關行爲的刑事風險邊界、司法機關的打擊尺度,以及哪些行爲在實踐中風險較高?
了解這些信息有助於從業者更好地認識自身行爲的法律性質,並做出明智的決策。畢竟,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都不同。在充分了解潛在風險和可能的最壞結果後,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避免將來可能產生的遺憾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