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數字貨幣成企業市值提升新工具 多家上市公司涉足引爭議
數字貨幣成爲上市公司市值提升的新工具
近期,美國股市出現了一股"山寨季"熱潮,許多上市公司紛紛涉足數字資產領域,將其作爲提升市值的新途徑。這種現象引發了市場對企業估值邏輯的重新思考。
數字資產對企業估值的影響
傳統企業估值主要基於盈利能力、資產負債結構、增長潛力和現金流等因素。然而,當企業將比特幣等主流加密貨幣納入資產負債表時,市場往往會給予額外的估值溢價。這種溢價反映了投資者對加密資產價格漲的預期,使得企業市值不僅來自於其實際經營價值,還包含了對數字貨幣潛在增值的期望。
這種估值模式實際上將流動性敘事置於企業經營之上,使財務配置成爲資本運作的主要手段。
短期效果顯著,長期存疑
購買加密貨幣確實能在短期內刺激股價漲。例如,汽車交易服務商Cango在2023年11月宣布進入比特幣挖礦領域後,其股價迅速漲280%。許多業績平平甚至陷入財務困境的公司也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在資本市場尋求重估機會。
然而,這種"買幣即暴漲"的現象能否持續仍是未知數。若沒有持續的利好消息或進一步的購幣行動,股價通常難以維持高位。市場對那些僅靠一次性購幣或模糊的"持幣計劃"博取關注的公司,難以給予長期認可。
內部人士的動向值得關注
一些率先提出"買幣拉估值"理論的公司高管已經開始悄然減持股票。數據顯示,某公司內部人士自2023年6月以來進入集中拋售期,過去90天內累計出售股票總額達4000萬美元,賣出次數是買入次數的10倍。
另一家被稱爲"Sol版微策略"的公司Upexi也面臨壓力。該公司此前融資1億美元設立Sol財庫,但近期因投資者大規模拋售股票而導致股價暴跌。
同時,穩定幣發行商Circle上市後股價一度飆升至近300美元,但其早期支持者已連續四次減持,累計減持超過36%的持倉。
結語
當購買加密貨幣成爲一種市值提升工具,甚至成爲企業規避基本面質疑的敘事外殼時,它注定無法成爲所有公司的制勝法寶。當前市場或許願意爲這種"財務配置"買單,但未來可能會回歸對企業真實增長和盈利能力的關注。
二級市場的短期追捧不一定意味着長期認可,更可能是投機資金的快速輪動。企業在採取這種策略時需謹慎考慮長期影響,投資者也應理性看待這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