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他山之石】沃倫·巴菲特:耐心力量的終極致富
#CoinDesk10月Gate战绩来袭
"市場是一個將金錢從急躁者轉移到耐心者的工具。"
在充斥着高頻交易和復雜算法的現代金融世界裏,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依然堅守着一種看似過時的品質——耐心。這位被稱爲"奧馬哈先知"的投資大師,用超過半個世紀的實踐證明了樸素智慧的永恆價值。從11歲購買第一只股票開始,他將10,000美元的初始資本逐步增長至超過1,00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而其方法的核心卻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找到優秀企業,耐心持有,讓時間成爲朋友。
傳奇生涯:從報童到億萬富翁
巴菲特的投資生涯是一部關於耐心和學習的編年史:
早期啓蒙(1930-1950)
· 11歲購買第一只股票(Cities Service Preferred),經歷下跌後以小幅盈利賣出,隨後股價飆升,讓他首次認識到耐心持有的價值
· 青少年時期通過送報、販賣可樂等小生意積累了約10,000美元的初始資本
· 師從本傑明·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價值投資原理
合夥基金時期(1956-1969)
· 1956年成立巴菲特合夥基金,起始資金爲105,000美元
· 13年間年均收益率達29.8%,遠超道瓊斯指數同期年均8.7%的表現
· 1969年解散合夥基金,因認爲市場已無便宜股票可尋
伯克希爾時代(1965至今)
· 1965年接管瀕臨倒閉的紡織企業伯克希爾·哈撒韋,逐步轉型爲投資控股公司
· 55年間實現年均復合增長率20.3%,遠超標普500指數同期的10.0%
· 將10,000美元初始投資變爲超過3億美元的傳奇記錄
核心投資哲學:簡單但不簡易的四大原則
巴菲特的投資體系建立在幾個簡單而強大的原則上:
1. 企業內在價值原則
"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是你得到的。"巴菲特專注於尋找那些內在價值遠高於市場定價的企業。他的方法很直接:
· 只投資於自己能理解的企業
· 關注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護城河)
· 計算企業未來自由現金流的現值
2. 安全邊際原則
源自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概念,巴菲特將其發展爲:"當你建一座橋時,確保它能承載3萬磅,但你只讓1萬磅的車通過。"這一原則在實際操作中體現爲:
· 只在價格大幅低於價值時買入
· 忽略市場短期波動,專注於企業長期價值
· 耐心等待真正的機會出現,寧可持有現金也不投劣質資產
3. 長期持有原則
巴菲特著名的比喻是:"我最喜歡的持有期是永遠。"他認爲頻繁交易是投資的天敵,而長期持有的好處包括:
· 推遲並減少資本利得稅
· 降低交易成本
· 讓複利效應充分發揮作用
4. 能力圈原則
"知道你不知道什麼,比知道什麼更重要。"巴菲特始終堅持:
· 只投資於自己理解的行業和企業
· 坦然承認自己不懂很多領域
· 在能力圈內行動,但不斷緩慢擴展能力圈的邊界
經典戰役:可口可樂的十年守望
巴菲特對可口可樂的投資完美體現了他的耐心哲學:
投資背景
· 1988年首次買入可口可樂股票,此時他已觀察該企業超過50年
· 年輕時曾花25美分購買6瓶可口可樂,然後以5美分一瓶的價格賣出,早已理解其商業模式
建倉過程
· 1988-1994年間分批買入,最終累計投資13億美元
· 平均買入成本約爲每股6.50美元(拆股調整後)
耐心收獲
· 持有至今超過35年,期間經歷多次市場波動從未減持
· 累計獲得股息超過70億美元
· 當前持倉價值超過250億美元,回報率超過1,900%
這筆投資展示了巴菲特的核心能力:發現優秀企業,在合理價格買入,然後耐心持有幾十年。
三石啓示錄:
1. 對抗過度交易的良藥
巴菲特曾幽默地說:"投資本來應該是枯燥的,不應該讓人興奮。"在充斥着FOMO(害怕錯過)情緒的市場中,減少交易頻率,提高決策質量,可能是普通投資者最需要學習的技能。
2. 複利奇跡的堅定信仰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巴菲特證明了長期複利的威力——他99%的財富都是在50歲後積累的。對年輕投資者而言,盡早開始並堅持長期投資,比追求短期暴利更爲重要。
3. 逆向思維的勇氣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巴菲特的經典名言在每次市場危機中都得到驗證。2020年疫情期間,當市場恐慌時他大膽投資,再次證明了逆勢而行的價值。
4. 簡單性的力量
在金融產品日益復雜的今天,巴菲特始終堅持投資"簡單易懂的企業"。這種回歸本質的思維方式,幫助他避開了2000年的科技泡沫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
三石結語
巴菲特曾坦言:"投資其實很簡單,但並不容易。"這裏的"不容易"不在於知識的復雜性,而在於執行所需的品格——尤其是耐心。
在即時滿足文化盛行的今天,我們習慣於追求快速收益,頻繁查看帳戶,不斷調整策略。但巴菲特的生涯提醒我們,真正的財富積累往往發生在靜止狀態下——找到優秀企業後,耐心持有,讓時間和複利爲你工作。
他留給投資者的不僅是驚人的財富記錄,更是一種對待投資的根本態度:把投資視爲經營企業,而非交易紙片。在這種視角下,市場波動不再是風險,而是機會;時間不再是敵人,而是朋友。
最終的勝利不屬於那些最聰明或最忙碌的人,而是屬於那些最有耐心的人。 在明天的系列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另一位投資大師的智慧,看看他與巴菲特的長期視角有何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