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石油枯竭的真相:技術與新能源的角力
全球主要傳統石油油田正逐步枯竭,近幾十年的增量主要來自美國頁巖油和俄羅斯北部油田。我親眼目睹這一趨勢,卻也發現人們對石油枯竭的恐慌似乎一直存在卻又不斷被推遲。
幾十年前,專家預測石油還能用50年;幾十年後,這個預測依然是50年。這種奇怪的現象背後,到底隱藏着什麼?
技術進步是關鍵因素。以大慶油田爲例,最初兩米以內的薄油層無法開採,隨着技術發展,這些資源變得可用,儲量隨之翻番。即使勘探開發超過60年後進入中後期,去年大慶油田的頁巖油勘探仍取得重大突破。
但我不認爲這意味着石油用之不竭。生成石油需要千萬年時間,而人類開採和使用的速度實在太快。從長遠來看,化石燃料終將枯竭,被新能源替代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新能源何時能完全取代石油?目前各種新能源技術尚未成熟到可以完全替代化石能源的地步。不僅技術上要可行,經濟上也要合適。在可預見的未來,石油和天然氣還難以被完全替代。
人造石油雖然技術上可行,但成本太高,難以大規模應用。將富含幹酪根的油頁巖加熱、蒸餾,可以裂解出烴類生成燃料油,但從經濟角度看,這條路徑並不現實。
世界石油市場正在轉型,但短期內我們仍將依賴傳統能源。這種轉型不會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漸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更理性地看待石油枯竭問題,既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要盲目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