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除權息前買還是後買?投資人必讀攻略
投資股票時,除權息日期常讓人猶豫不決。究竟該在除權息前買進還是等到除息後再入場?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多種考量因素,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本文將從不同角度分析,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除權息前買進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除權息後買進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如何做出決策
考量因素一:公司基本面
優質公司往往能在除息後迅速填息,甚至在除息日當天股價不跌反漲。以蘋果為例,2023年11月除息日股價不降反升,從182美元漲至186美元;2025年5月除息日更大漲6.18%。
考量因素二:個人稅務情況
若你的股利所得總額接近或超過94萬元,稅負考量就變得重要。此時可能需要評估是否採用分離課稅或其他避稅策略。
考量因素三:投資期限
若是長期投資者,單次除權息的影響相對有限,更應關注公司長期發展潛力。短期投資者則需更謹慎評估除權息對股價的即時影響。
考量因素四:交易成本
計算實際交易成本很重要。以台股為例,若為避開股利稅而在除息前賣出、除息後買回,需支付:
這些成本加總後可能抵消部分避稅效益。
實用建議
結語
決定在除權息前或後買進股票,需根據個人投資目標、稅務情況及對公司前景的評估綜合考量。對長期投資者而言,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長性遠比單次除權息時機重要;對短期投資者而言,則需更謹慎評估除權息對股價的影響和相關交易成本。
最重要的是,不論選擇何種策略,都應該基於對公司基本面的了解和個人投資目標,而非僅為套利或避稅而進行操作。優質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往往超過短期除權息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