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價值轉移系統的起源



基於信任和個人關係的非正式價值轉移系統在各種文化中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

這些傳統的資金轉移方法既迷人又有爭議。它們源於不同語言中表示“轉移”或“信任”的詞匯,並基於一個簡單卻強大的原則運作:相互信任。沒有銀行實體,沒有文書工作,沒有正式記錄,只有一張中介網路,他們基於個人關係和相互信任來促進交易。

這些系統對數百萬人的生活來說是一個救命稻草,尤其是在傳統銀行無法接觸或過於昂貴的地區。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些系統雖然象徵着一種祝福,但其非正式的性質也使得它們成爲了監管機構在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時的一個難題。

那麼,這些系統是如何運作的,爲什麼它們如此受歡迎,以及當這些古老的方法與現代技術如加密貨幣發生碰撞時會發生什麼?讓我們詳細分析一下。

非正式系統的運作:信任高於文書工作

非正式的價值轉移系統一直是給外籍人士發送匯款的經濟解決方案,尤其是在銀行接入有限的地區。

假設你是一個在國外工作的外籍人士,需要向你的家人匯款回國。你沒有去銀行,而是去找了一個在你社區內可信賴的中介。你把現金交給他,這個中介聯繫了你祖國的一個同事。

在幾個小時內,你的家人會收到中介合作夥伴等值的金額。沒有實物現金跨越邊界,沒有銀行參與,也沒有文書要求。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4年,向中低收入國家的全球匯款達到了驚人的$785 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通過這些非正式渠道流動。對於許多人,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這些系統是向家鄉匯款的唯一可負擔得起的方式。

這些方法的魔力在於它們的簡單性。中介不直接移動現金,而是相互清償債務。例如,如果一個城市的中介欠另一個地方的中介錢,他們可以通過其他交易來平衡帳戶,例如財產協議或商業資產。這種系統快速、經濟且極其高效,這解釋了它在基礎銀行設施欠發達地區的普及。

非正式系統的陰暗面:非法活動的庇護所

這些系統缺乏透明度,使其容易受到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活動的影響,因爲它們在沒有記錄和監督的情況下運作,這引發了監管機構的擔憂。

然而,這些方法存在一個缺陷。缺乏透明度使它們成爲非法活動的磁石。傳統銀行被迫遵循嚴格的反洗錢措施(AML),如了解您的客戶(KYC)和可疑活動報告(SAR)。這些規則要求銀行核實身分、監控交易並向當局報告任何可疑活動。

非正式系統則完全在網路之外運作。沒有記錄,沒有收據,也沒有監督。這使得監管機構追蹤資金流動變得極其困難。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UNODC)的估計,每年全球洗錢金額在$800 千億到$2 萬億之間,而非正式系統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這些方法已被用於資助恐怖活動、走私商品和逃稅。缺乏文件意味着執法機構通常沒有辦法追蹤這些交易。這種不透明性是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試圖預防金融犯罪時的重大擔憂。

那麼,這與加密貨幣有什麼關係呢?想象一個場景,一個非正式網路選擇使用加密貨幣來掩蓋資金的來源和去向。

非正式系統與加密貨幣:陰影中的結合?

加密貨幣憑藉其僞匿名性,補充了基於信任的非正式系統模型,盡管區塊鏈的透明性相較於傳統金融系統可以提供更好的追蹤。

現在,讓我們增加另一層復雜性:加密貨幣。像比特幣 (BTC) 這樣的數字貨幣提供了與非正式系統同樣的速度、低成本和匿名性,這使得它們非常具有吸引力。但這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追蹤非法活動的難度。

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這意味着它們在政府和傳統金融機構的控制之外運作。交易是僞匿名的,這使得識別相關方變得困難。這使得加密貨幣成爲基於信任的非正式系統的完美補充。

然而,有證據表明,非法洗錢活動在加密貨幣中的比例低於傳統金融服務。這可能是因爲加密貨幣交易可以在區塊鏈上追蹤,並且在全球範圍內也不如傳統的匯款方式那麼知名。

示例:一個非正式的加密貨幣網路在被拆解之前洗錢了$20 百萬

一名個人因領導一個國際洗錢計劃被判處超過10年的監禁。他在化名下操作,利用加密貨幣洗淨超過$20 百萬的犯罪收益。

該主體在暗網市場上宣傳其服務,涉及毒品交易和網路黑客的犯罪分子向其支付費用以清洗他們的非法資金。它通過一種非正式網路從一個亞洲國家到美國,員工們在書籍和信封中收發隱藏的現金。

美國聯邦調查局接管了其在線身分,導致多次逮捕和資產沒收。被定罪者必須至少服刑85%的時間,並將在釋放後接受三年的監督。

監管努力打擊通過替代系統進行的非正式匯款

各國政府和全球組織正在通過反洗錢法、KYC要求和報告義務來加強對非正式系統和加密貨幣交易的監管。

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對非正式系統及其由加密貨幣推動的對應物所帶來的風險非常清楚。在過去十年中,全球範圍內推動了對這些非正式系統進行更嚴格審查的努力。

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GAFI)

這個全球機構一直處於打擊洗錢和恐怖融資的最前沿。GAFI將非正式服務提供商分爲三個單獨的類別:

| 類別 | 描述 |
|-----------|-------------|
| 傳統供應商 | 合法且已建立的資金轉移網路,已使用數百年。 |
| 混合供應商 | 結合傳統方法和現代金融系統以滿足交易需求的公司。 |
| 犯罪供應商 | 專門利用網路來促進非法金融活動的操作者。 |

在2019年,GAFI引入了旅行規則,要求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s)在超過$1,000的轉帳中分享交易細節。其目的是使加密貨幣交易的透明度達到與傳統金融相同的水平。

銀行保密法 (BSA)

美國有一些世界上最嚴格的反洗錢法律。銀行保密法(BSA)要求金融機構報告超過$10,000的交易並指出可疑活動。2021年,《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引入了對加密貨幣交易的更嚴格的報告要求,包括報告超過$10,000的交易的強制性要求。

加密資產市場 (MiCA)

歐洲聯盟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MiCA)於2024年生效,旨在爲成員國的加密貨幣創建統一的監管框架。MiCA將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實施KYC和AML措施,這將使非正式網路難以利用數字貨幣。

在非正式系統根深蒂固的地區,如中東和南亞,監管情況各不相同。例如,阿聯酋實施了嚴格的反洗錢法,並要求非正式服務提供商獲得許可。與此同時,在其他國家,這些系統在技術上是非法的,但由於其高效和低成本,仍被廣泛使用。

關鍵挑戰和未來之路

規範加密貨幣中的非正式系統仍然是一項挑戰,因爲它們的非正式性質和全球範圍,導致監管機構改善國際合作並利用先進技術。

盡管有這些努力,但監管非正式系統,無論是在傳統金融還是在加密領域,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系統的非正式性質及其全球範圍使得監控變得困難,而加密貨幣的興起只增加了復雜性。

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應用。加密貨幣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其僞匿名的特性使得追蹤交易變得非常困難。爲了保持領先地位,監管機構正專注於兩項關鍵策略。

- 國際合作:像GAFI這樣的組織正在推動各國之間更多的合作,以共享情報和協調法規。

- 技術創新:先進的工具如區塊鏈分析和人工智能正在被用於追蹤可疑交易並識別非法活動模式。

非正式系統建立在信任之上,但這種信任可能被利用於不良目的。隨着加密貨幣的興起,它們不斷演變,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正忙於適應。挑戰在於找到一種平衡,既能保護這些系統爲合法用戶帶來的好處,又能打擊其濫用。
LA3.81%
SIN0.68%
SOLO-1.77%
UNA-2.5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