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英國調查2800萬美元Basis Markets加密基金崩盤案,兩名嫌疑人被捕
2025 年,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SFO)正式對已倒閉的加密貨幣項目 Basis Markets 展開刑事調查,指控其通過 NFT 會員銷售和代幣發行非法籌集 2800 萬美元後突然關閉。調查人員在倫敦和西約克郡展開突擊搜查,逮捕兩名涉案男子並查獲大量電子設備與文件。
BASIS 代幣在消息公布後暴跌 40%,該代幣自 2022 年 4 月 27 日單日拋售 1080 萬美元後已基本歸零。此案被視爲英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欺詐行爲執法的關鍵測試,顯示全球監管機構正加強對加密領域的執法力度。
執法風暴:英國重拳出擊加密欺詐
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在 2025 年的這次執法行動,標志着傳統執法機構對加密貨幣領域違法行爲的打擊進入新階段。調查人員手持搜查令,在倫敦赫恩山和布拉德福德附近同步展開突擊行動,成功控制兩名涉嫌參與 Basis Markets 詐騙案的男性嫌疑人。執法過程中查獲了多臺數字設備和大量書面文件,這些證據將爲後續的欺詐和洗錢指控提供關鍵支持。
SFO 主任 Nick Ephgrave 在官方聲明中明確表達了執法決心:“隨着我們不斷擴展加密貨幣調查能力,我們決心追查任何試圖利用加密貨幣欺詐投資者的個人。”這一表態反映了英國執法機構正在積極適應加密貨幣技術特點,構建相應的調查和取證能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動顯示出 SFO 對涉及復雜金融工具的犯罪行爲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專業處理能力。
案件的時間跨度揭示了執法響應的及時性。Basis Markets 的主要籌資活動發生在 2021 年末,項目在 2022 年中停止運營,而刑事調查在三年後正式啓動。這種時間線符合復雜金融欺詐案件調查的一般規律,即需要足夠時間進行證據收集、資金流向追蹤和跨國司法協調。與早期加密貨幣欺詐案件相比,此次反應的效率已有明顯提升。
Basis Markets 欺詐案關鍵時間節點
從執法策略角度看,SFO 公開呼籲受害者提供信息的做法值得關注。這種公衆參與方式不僅有助於收集更多證據,還能幫助確定受害者的賠償資格。考慮到加密貨幣欺詐案件通常涉及跨國因素和匿名參與者,傳統執法手段面臨嚴峻挑戰,因此需要創新調查方法。
項目真相:精心包裝的龐氏騙局
Basis Markets 的運營模式經過精心設計,表面上是爲零售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對沖基金套利策略,實則構建了一個典型的龐氏結構。根據項目宣傳材料,它自稱是“無方向交易的收益優化器”,承諾通過基差交易提供低風險收益。基差交易本是一種利用不同市場期貨溢價的專業策略,但在項目實際操作中,這些技術術語更多是用於迷惑投資者的營銷包裝。
項目方的募資手段極具時代特色。2021 年 11 月首先通過 NFT 會員銷售籌集資金,緊接着在 12 月推出代幣發行,這種組合融資方式充分利用了當時市場的熱點概念。NFT 會員資格被包裝爲權益憑證,而代幣則被描述爲項目生態的價值載體。雙重融資設計不僅最大化籌資規模,還通過不同加密資產形式擴大了投資者基礎。
資金流向的調查結果令人震驚。根據加密調查組織 Crypto Sleuth Investigations 發布的系列調查報告,Basis Markets 籌集的大部分資金並未按承諾用於交易策略,而是直接轉入了項目團隊控制的個人錢包。這種完全缺乏托管和審計監督的資金管理方式,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項目的欺詐本質。
項目創始人的背景調查揭示了更多風險信號。主要創始人之一使用 TraderSkew 化名進行活動,在內部會議上自稱 Adam,後經核實爲 48 歲英國國民 Adam Cobb-Webb。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2023 年的文件顯示,此人在推廣 Basis Markets 的同一時期,因操縱原油期貨合約被處以 15 萬美元罰款。這種監管歷史本應爲投資者提供重要警示。
崩盤軌跡:從暴富夢想到歸零噩夢
BASIS 代幣的價格走勢完美詮釋了欺詐性項目的典型生命週期。根據 CoinGecko 歷史數據,該代幣在 2022 年 4 月 27 日經歷了毀滅性打擊,單日內出現 1080 萬美元的巨額拋售,價格直線下跌。這種集中拋售模式強烈暗示內部人士的出貨行爲,而非正常的市場波動。在此之後,代幣流動性基本枯竭,價值趨近於零。
項目方提供的關閉理由充滿矛盾。2022 年 6 月,投資者被告知“由於美國擬議的新監管規定,項目無法按計劃繼續進行”。這一解釋在時間線上存在明顯問題,因爲美國相關監管討論早在項目啓動前就已開始,不應成爲突然關閉的合理理由。更可能的情況是,項目方利用監管變化作爲掩蓋真實目的的借口。
從區塊鏈數據角度,可以清晰追蹤資金的異常流動。在承諾的套利策略本應積極運作的時期,項目錢包卻出現了大量與 stated 業務無關的資金轉移。部分資金流向個人帳戶,另一部分則通過混幣服務試圖掩蓋蹤跡。這些鏈上證據與合法投資管理操作完全不符,進一步支持了欺詐指控。
投資者結構分析顯示,Basis Markets 主要針對零售參與者,利用他們對專業交易策略的陌生感進行誤導。項目材料中充斥着復雜金融術語和技術黑話,卻缺乏對風險的具體說明和資金托管安排的透明披露。這種利用信息不對稱的手法在加密貨幣欺詐案件中頗爲常見。
監管演進:全球加密執法趨勢洞察
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此次調查反映了全球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執法態度的顯著轉變。傳統上,加密貨幣相關欺詐案件因跨境性、技術復雜性和管轄權問題而難以追查,導致執法效率低下。然而,隨着專業調查團隊的形成和國際合作機制的完善,這種情況正在快速改變。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對 Adam Cobb-Webb 先前違規行爲的處罰,展示了不同監管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趨勢。盡管 CFTC 的處罰針對的是傳統金融市場行爲,但這一信息對理解其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活動提供了重要背景。這種跨市場和跨轄區的監管協調,正在構建更有效的預防和執法網路。
從立法環境看,英國政府正積極推進加密貨幣監管框架的現代化。2025 年通過的新版《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案》明確將加密貨幣納入現有金融監管體系,爲執法行動提供了更清晰的法律依據。同時,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FCA)加強了對加密貨幣營銷和推廣的監督,要求公司必須獲得授權才能向英國消費者推廣加密資產。
全球範圍內的協同執法行動也在增加。歐盟的 MiCA 法規、美國的行政命令和亞太地區的多種監管倡議,正在形成更加一致的監管標準。這種趨同降低了監管套利空間,使欺詐項目更難找到避風港。同時,國際刑警組織和金融情報機構之間的合作,加強了跨境資金追蹤和能力。
投資者啓示:識別加密欺詐的關鍵信號
Basis Markets 案例爲加密貨幣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風險識別教材。第一個關鍵警示信號是項目團隊的匿名性或不透明背景。雖然加密貨幣領域使用化名是常見做法,但涉及資金管理時,匿名的創始團隊應引起高度警惕。合法的資產管理項目通常會提供團隊成員的可驗證身分和專業背景。
承諾不切實際的高回報是另一個經典危險信號。Basis Markets 宣傳的“低風險高收益”本身在金融邏輯上就存在矛盾,尤其是針對零售投資者的復雜套利策略。真正能夠產生穩定收益的專業策略通常由機構專屬,很少向公衆開放。任何忽略風險強調回報的宣傳都應謹慎對待。
資金托管安排的透明度是區分合法與欺詐項目的重要標準。正規的基金管理會使用獨立的托管方和審計機構,確保資金不被濫用。而 Basis Markets 直接將資金轉入個人控制錢包的做法,明顯違背了最基本的資產管理原則。投資者應始終問詢資金托管安排,並驗證第三方托管的存在。
監管合規狀態也是重要參考指標。盡管加密貨幣監管仍在發展中,但合法項目通常會主動尋求相關許可證和註冊,並公開披露其合規狀態。以監管變化爲借口突然關閉項目,往往是爲了掩蓋真實問題的托詞。投資者應獨立核實項目所說的監管影響是否屬實。
行業影響:加密合規化進程的催化劑
Basis Markets 事件的發生和後續調查,對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合規化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它強化了行業參與者的責任意識,促使項目方更加注重合規建設和透明度。隨着執法案例的積累,最佳實踐逐漸形成,爲行業自我監管提供了參考。
從投資者教育角度,此類案例提供了生動的風險教材,幫助提升整個市場的成熟度。投資者開始更加謹慎地評估項目基本面,而非盲目追逐熱點。這種投資行爲的理性化,長遠來看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過濾掉劣質項目,爲優質項目創造更好發展環境。
監管科技(RegTech)的發展也因此獲得新的動力。區塊鏈分析、身分驗證和合規監控等工具的需求增加,推動了相關技術創新。這些工具不僅服務於監管機構,也爲項目方自我監督和投資者盡職調查提供了支持,構建了更健全的生態系統。
從全球競爭視角,有效的執法行動實際上提升了英國作爲加密貨幣樞紐的信譽。它表明英國既鼓勵創新,又不會容忍違法行爲,這種平衡態度對吸引負責任的行業參與者至關重要。其他金融中心很可能效仿這種做法,形成監管標準的良性競爭。
當 Basis Markets 的華麗外衣被層層剝開,當 2800 萬美元的投資夢想化爲泡影,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項目的失敗,更是一個行業成長必須經歷的陣痛。從倫敦的執法突擊到受害者的無奈嘆息,從復雜的鏈上蹤跡到簡明的欺詐本質,這個案例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加密貨幣領域在創新與監管、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艱難平衡。或許,正是通過這些教訓的累積,這個年輕行業才能真正走向成熟,讓技術的光芒不被欺詐的陰影所遮蔽。
FAQ
Basis Markets 具體通過什麼方式籌集資金?
項目在 2021 年 11 月通過 NFT 會員銷售進行首輪融資,隨後在 12 月通過代幣發行進行第二輪融資,總計籌集約 2800 萬美元,承諾將資金用於加密貨幣對沖基金套利策略。
投資者是否有機會追回損失資金?
英國嚴重欺詐辦公室已凍結相關資產並呼籲受害者登記信息,但資金追回程度取決於查獲資產價值和法律程序結果,歷史上類似案件投資者很少能全額追回損失。
BASIS 代幣目前是否還有交易價值?
自 2022 年 4 月大規模拋售後,BASIS 代幣流動性已基本枯竭,價值趨近於零,在主要交易平台均已下架,持有者幾乎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變現。
如何辨別類似加密貨幣投資騙局?
關鍵警示信號包括匿名團隊、不切實際的高收益承諾、缺乏獨立托管和審計、使用復雜術語掩蓋簡單本質,以及拒絕提供清晰資金使用信息。
此案對英國加密貨幣監管環境有何影響?
案件展示了英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欺詐的打擊決心,預計將推動更嚴格的監管標準和更積極的執法行動,同時促使行業加強自我監管和投資者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