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創辦人警告比特幣快破解了:2030年前沒升級抗量子就會崩盤

Solana 創辦人警告五年內量子運算突破機率五成,比特幣社群若未在 2030 年前完成抗量子升級,安全恐遭顛覆 (前情提要:馬斯克嚴峻提問:量子電腦能否破解比特幣? ) (背景補充:開發者提案凍結中本聰100萬枚比特幣,3步驟應對量子電腦危機 ) 距離區塊鏈誕生十五年後,第一道量子警報正式響起。Solana 聯合創辦人 Anatoly Yakovenko 在 2025 年 All-In Summit 直言,五年內量子運算取得關鍵突破的機率高達五成,並要求比特幣在 2030 年前完成抗量子遷移。發言不僅讓現場聽眾倒抽一口氣,也讓加密市場再次感受到「量子威脅」的壓力。 Yakovenko 指出,人工智慧與先進製程同步推進,量子硬體可能在短時間內跨越現行極限,對依賴 ECDSA 的比特幣構成直接衝擊。 「2030 年前量子運算突破可能性達五成。」 量子如何突破比特幣? 量子電腦可利用1994 年,數學家 Peter Shor 創建了的Shor 秀爾量子演算法(Shor’s algorithm),它可以打破非對稱密碼學中演算法的感知安全性,快速解決橢圓曲線離散對數問題,從公開地址反推出私鑰,偽造交易簽章並轉移資產。 安全研究員 David Carvalho 曾示警,量子硬體進展速度可能「遠快於想像」。倘若推測成真,比特幣現行防線將像老舊保險箱,面對自帶萬能鑰匙的新竊賊,形同虛設。 為對抗量子威脅,研究重心正轉向抗量子密碼學(PQC)。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已採納 CRYSTALS-Dilithium 等演算法為下一代標準。產業也在評估混合簽章方案,讓傳統與 PQC 同時存在,降低一次性切換風險。密碼學敏捷性概念因此受到重視,透過模組化設計,讓節點未來能視情況快速更換演算法。 不過 PQC 簽章尺寸普遍較大,約為現行的 5 至 50 倍,代表交易資料量與手續費同步成長,節點儲存與頻寬負擔也會上升。如何在安全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成為開發者新考題。 時間軸與治理難題 量子威脅是否迫在眉睫,社群內部分歧顯著。Blockstream 執行長 Adam Back 過去認為現階段量子電腦「難以實戰」,Jan3 創辦人 Samson Mow 也強調在比特幣失守前,「其他系統會先壞掉」。然而,一旦需要升級,比特幣勢必透過硬分叉完成。過往經驗顯示,硬分叉常伴隨理念衝突與鏈分裂風險,治理成本不容小覷。 根據 技術分析,開發團隊得先提出明確路徑,包括測試網驗證、軟硬分叉方案比較與多階段過渡機制。否則當量子運算真正落地時,社群可能因意見不合而錯失黃金防禦窗口。 賽跑已經開始 薩爾瓦多等國家已嘗試將部分國家級比特幣儲備轉至支援 PQC 的託管方案,顯示防患未然正成共識。產業也在研議把 NIST 標準算法納入錢包與簽章硬體,或以多重簽章先行保護高價值地址。PQC 演算法一旦成熟,礦工、交易所與節點軟體需同步升級,才能維持網路整體一致性。 從技術創新到治理決策,比特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量子浪潮是否在五年後拍岸仍有變數,但「未雨綢繆」已取代「杞人憂天」成為主流觀點。Solana 創辦人的警示像一枚倒數計時器,提醒開發者、礦工與持幣者:量子威脅不會等待共識成形,行動愈早,成本愈低。 結語來看,比特幣要維持「數位黃金」地位,必須在技術與治理雙線佈局,打造可隨時升級的安全架構。面對量子運算帶來的新賽局,加密世界已沒有撤退空間,只有全力衝刺。 相關報導 微策略回嗆「比特幣量子攻擊」,Michael Saylor:杞人憂天,若成真Google、微軟會先倒 數學教授:「量子攻擊迫近」公鑰加密系統需全面升級,Vitalik 提解決方案.. 比特幣救國夢碎?薩爾瓦多囤幣六年,結果出人意料 〈Solana 創辦人警告比特幣快破解了:2030年前沒升級抗量子就會崩盤〉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SOL-5.4%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