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尽管中国政府在2021年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挖矿,但截至2025年10月,中国比特币算力市场份额已悄然回升至14%,位居全球第三。这一复苏得益于新疆等能源丰富省份的廉价电力、数据中心过度投资带来的计算资源过剩,以及地方政府对能源消纳的默许。全球第二大矿机厂商嘉楠科技在华销售额从2022年的2.8%激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50%以上,标志着中国正重新成为全球比特币挖矿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根据算力指数平台Hashrate Index的最新数据,中国比特币算力市场份额在2025年10月已恢复至14%,这一数字标志着中国重新跻身全球比特币挖矿国家排名前三。该平台长期追踪全球比特币挖矿活动,其数据显示中国算力份额在2021年禁令后曾一度归零,大量矿工被迫关闭本地业务,转战北美和中亚等海外市场。如今这一复苏趋势不仅得到数据支持,更获得矿机制造商销售数据的佐证。
新疆一位王姓矿工向路透社透露,他于去年开始在能源丰富的当地重启挖矿业务。“新疆大量能源无法外输,因此通过加密货币挖矿的形式就地消纳,”这位要求仅透露姓氏的矿工表示,“新的挖矿项目正在建设中。可以说,人们在哪里能找到廉价电力,就在哪里挖矿。”这种能源消纳逻辑与中国西部省份长期以来面临的电力外送瓶颈密切相关,也为挖矿活动的区域性复苏提供了经济合理性。
矿机厂商的销售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全球第二大比特币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的公司文件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全球收入占比从2022年禁令后的2.8%猛增至2023年的30.3%。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25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进一步跃升至50%以上。嘉楠科技在邮件声明中将销售增长归因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对当地销售的干扰、比特币价格上涨带来的挖矿利润提升,以及中国对数字资产态度的微妙转变。
全球算力份额:14%(2025年10月)
全球排名:第三位
嘉楠科技在华销售占比:从2022年2.8%升至2025年Q2超50%
主要挖矿区域:新疆、四川等能源丰富省份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2021年发布挖矿禁令的主要机构,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均未回应路透社的传真置评请求。这种官方沉默与实地矿工活动的复苏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监管层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执行灵活性。加密货币市场基础设施提供商Perpetuals. com首席执行官Patrick Gruhn对此评论道:“当特定地区经济激励足够强大时,中国的政策灵活性就会显现。中国采矿活动的复苏是市场多年来看到的最重要信号之一。”
政策环境的微妙变化也体现在相关立法进展中。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于2025年8月生效,使这个中国特别行政区能够在建立法币支持的加密货币监管市场方面与美国竞争。据路透社8月报道,中国还在考虑允许使用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以促进其货币在全球的更广泛采用,并跟上美国在稳定币方面的推进步伐。这些动向表明,尽管比特币挖矿仍被官方禁止,但中国对数字资产的总体态度可能正在经历重新评估。
区块链数据与分析公司CryptoQuant研究主管Julio Moreno指出:“比特币挖矿在中国仍然被官方禁止。然而,仍有大量算力在运行。”该公司估计,目前全球比特币挖矿能力的15%-20%位于中国。满坤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刘洪林对此表示,要彻底清除一个盈利的业务是非常困难的。“我个人认为政府对挖矿的政策会逐步放宽,因为你根本无法完全阻止此类活动。”
中国比特币挖矿复苏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经济合理性。四川的黄杜克几年前因中国监管禁令退出比特币挖矿,他表示最近一些朋友已重返这一行业。“这是一个敏感领域……但那些能获得廉价电力的人仍在挖矿。”这种个人选择反映了挖矿活动在经济激励下的顽强生命力,尤其是在中国西部能源丰富但外送能力有限的省份。
一位不愿具名的比特币矿机制造商消息人士指出,除了比特币价格上涨外,一些资金紧张的地方政府过度投资数据中心导致的电力和算力过剩,也助推了挖矿复苏。这种基础设施过度建设与能源消纳需求的结合,为挖矿活动创造了理想条件。在新疆等地,由于电网建设滞后于发电能力,大量风电、光伏电力无法有效外输,就地消纳成为经济上最合理的选择。
从全球比较优势角度看,中国的挖矿成本结构仍具竞争力。尽管2021年禁令导致大量算力外流,但中国在矿机制造、电力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积累,为其算力回流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本土矿工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取矿机,进一步增强了其盈利能力。这种成本优势在比特币价格高位运行时尤为明显,为挖矿活动的复苏提供了持续的经济激励。
中国算力份额的回升正在改变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地理分布格局。在2021年中国禁令后,美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算力中心,德克萨斯州等能源丰富的州积极吸引矿工迁入。如今中国算力的悄然回归,可能重塑这一刚刚形成的全球算力平衡,增加网络的地缘政治韧性。
从网络安全角度,算力分布多元化通常被视为正面因素。比特币网络的安全依赖于算力的去中心化,任何单一国家或地区主导过多算力都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中国算力份额从零恢复到14%,客观上减少了美国在全球算力中的相对比重,降低了地缘政治因素对网络安全的潜在影响。然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监管环境的历史波动性。
全球矿机供应链也在适应这一变化。嘉楠科技将其在华销售增长部分归因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对当地销售的干扰,这表明贸易政策正在成为影响算力全球分布的新变量。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加密货币监管和贸易政策上采取不同立场,矿工和矿机制造商需要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和运营策略,以应对政策环境的多变性。
中国比特币挖矿的未来发展路径将取决于政策风险与市场机遇的复杂平衡。从政策层面看,尽管目前存在执行灵活性,但官方禁令仍未解除,这意味着矿工始终面临政策突然收紧的风险。然而,地方政府对能源消纳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可能为挖矿活动提供一定的地方保护,特别是在能源外送能力有限的西部地区。
从市场机遇角度,比特币价格的长期趋势将直接影响挖矿活动的盈利性。2025年10月比特币在特朗普亲加密货币政策和美元信任度下降的推动下创下历史新高,虽然随后从峰值回落约三分之一,但相对历史水平仍处于高位,为挖矿提供了可观的利润空间。如果比特币价格在未来周期中继续攀升,中国矿工在廉价电力优势加持下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技术发展也将影响中国挖矿业的竞争格局。随着新一代矿机能效比的提升和液冷等先进冷却技术的普及,挖矿的地理分布可能进一步多元化。中国矿工若能在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有望在全球算力竞争中维持甚至扩大其市场份额。然而,这也要求矿工持续进行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投资,在政策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这种投资决策需要谨慎权衡风险与回报。
中国比特币挖矿的悄然复苏,展现了一场市场规律与政策监管之间的持久博弈。尽管官方禁令仍在,但廉价电力的经济激励、能源消纳的实际需求以及全球比特币价格的市场信号,共同造就了算力回归的现实。这一现象不仅证明要完全消灭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合理性的行业极为困难,也暗示了中国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政策可能正走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对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而言,中国算力的回归既增加了网络的地缘政治韧性,也为比特币作为全球性、抗审查资产的叙事提供了新的注脚。
1. 中国比特币挖矿禁令是否已经解除?
截至2025年10月,中国官方对比特币挖矿的禁令仍未正式解除,但在新疆、四川等能源丰富省份,由于廉价电力无法外输的经济现实,地方政府疑似对挖矿活动采取了默许态度,导致算力份额恢复至全球第三的14%。
2. 为什么矿机厂商嘉楠科技在华销售大幅增长?
嘉楠科技在华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2.8%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50%以上,主要受益于三个因素: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阻碍对美销售、比特币价格上涨提高挖矿利润、中国对数字资产态度出现微妙转变,且矿机研发制造和销售本身未被明确禁止。
3. 中国算力复苏对比特币网络有何影响?
中国算力份额从零恢复至14%增加了全球算力分布多元化,降低了美国在地缘政治中的相对影响力,增强了比特币网络抵抗单一国家监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中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新变数。
4. 哪些因素推动了中国比特币挖矿的复苏?
核心驱动因素包括:能源丰富省份的廉价电力、数据中心过度投资导致的算力过剩、比特币价格高位运行提供的利润空间、地方政府对能源消纳的经济需求,以及监管层面的执行灵活性。
5. 中国挖矿复苏是否意味着政策立场转变?
目前尚不能解读为官方立场的根本转变,但确实反映了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和务实调整,特别是在经济激励强大的地区。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推出和人民币稳定币的考虑,也暗示中国对数字资产的总体态度可能正在经历重新评估。
51.85K درجة الشعبية
15.32K درجة الشعبية
49.69K درجة الشعبية
93K درجة الشعبية
29.26K درجة الشعبية
تعدين البيتكوين في الصين يشهد انتعاشًا هادئًا بعد أربع سنوات من الحظر، ليعود حصته السوقية إلى المركز الثالث عالميًا
据路透社报道,尽管中国政府在2021年全面禁止加密货币挖矿,但截至2025年10月,中国比特币算力市场份额已悄然回升至14%,位居全球第三。这一复苏得益于新疆等能源丰富省份的廉价电力、数据中心过度投资带来的计算资源过剩,以及地方政府对能源消纳的默许。全球第二大矿机厂商嘉楠科技在华销售额从2022年的2.8%激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50%以上,标志着中国正重新成为全球比特币挖矿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算力回流态势:从全面清退到区域性复苏
根据算力指数平台Hashrate Index的最新数据,中国比特币算力市场份额在2025年10月已恢复至14%,这一数字标志着中国重新跻身全球比特币挖矿国家排名前三。该平台长期追踪全球比特币挖矿活动,其数据显示中国算力份额在2021年禁令后曾一度归零,大量矿工被迫关闭本地业务,转战北美和中亚等海外市场。如今这一复苏趋势不仅得到数据支持,更获得矿机制造商销售数据的佐证。
新疆一位王姓矿工向路透社透露,他于去年开始在能源丰富的当地重启挖矿业务。“新疆大量能源无法外输,因此通过加密货币挖矿的形式就地消纳,”这位要求仅透露姓氏的矿工表示,“新的挖矿项目正在建设中。可以说,人们在哪里能找到廉价电力,就在哪里挖矿。”这种能源消纳逻辑与中国西部省份长期以来面临的电力外送瓶颈密切相关,也为挖矿活动的区域性复苏提供了经济合理性。
矿机厂商的销售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全球第二大比特币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的公司文件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全球收入占比从2022年禁令后的2.8%猛增至2023年的30.3%。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25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进一步跃升至50%以上。嘉楠科技在邮件声明中将销售增长归因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对当地销售的干扰、比特币价格上涨带来的挖矿利润提升,以及中国对数字资产态度的微妙转变。
中国比特币挖矿复苏关键指标
全球算力份额:14%(2025年10月)
全球排名:第三位
嘉楠科技在华销售占比:从2022年2.8%升至2025年Q2超50%
主要挖矿区域:新疆、四川等能源丰富省份
政策环境演变:从明令禁止到选择性默许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2021年发布挖矿禁令的主要机构,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均未回应路透社的传真置评请求。这种官方沉默与实地矿工活动的复苏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监管层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执行灵活性。加密货币市场基础设施提供商Perpetuals. com首席执行官Patrick Gruhn对此评论道:“当特定地区经济激励足够强大时,中国的政策灵活性就会显现。中国采矿活动的复苏是市场多年来看到的最重要信号之一。”
政策环境的微妙变化也体现在相关立法进展中。香港的稳定币法案于2025年8月生效,使这个中国特别行政区能够在建立法币支持的加密货币监管市场方面与美国竞争。据路透社8月报道,中国还在考虑允许使用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以促进其货币在全球的更广泛采用,并跟上美国在稳定币方面的推进步伐。这些动向表明,尽管比特币挖矿仍被官方禁止,但中国对数字资产的总体态度可能正在经历重新评估。
区块链数据与分析公司CryptoQuant研究主管Julio Moreno指出:“比特币挖矿在中国仍然被官方禁止。然而,仍有大量算力在运行。”该公司估计,目前全球比特币挖矿能力的15%-20%位于中国。满坤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刘洪林对此表示,要彻底清除一个盈利的业务是非常困难的。“我个人认为政府对挖矿的政策会逐步放宽,因为你根本无法完全阻止此类活动。”
经济驱动因素:廉价电力与基础设施过剩
中国比特币挖矿复苏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经济合理性。四川的黄杜克几年前因中国监管禁令退出比特币挖矿,他表示最近一些朋友已重返这一行业。“这是一个敏感领域……但那些能获得廉价电力的人仍在挖矿。”这种个人选择反映了挖矿活动在经济激励下的顽强生命力,尤其是在中国西部能源丰富但外送能力有限的省份。
一位不愿具名的比特币矿机制造商消息人士指出,除了比特币价格上涨外,一些资金紧张的地方政府过度投资数据中心导致的电力和算力过剩,也助推了挖矿复苏。这种基础设施过度建设与能源消纳需求的结合,为挖矿活动创造了理想条件。在新疆等地,由于电网建设滞后于发电能力,大量风电、光伏电力无法有效外输,就地消纳成为经济上最合理的选择。
从全球比较优势角度看,中国的挖矿成本结构仍具竞争力。尽管2021年禁令导致大量算力外流,但中国在矿机制造、电力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积累,为其算力回流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本土矿工能够以更低成本获取矿机,进一步增强了其盈利能力。这种成本优势在比特币价格高位运行时尤为明显,为挖矿活动的复苏提供了持续的经济激励。
全球格局影响:算力分布多元化的挑战
中国算力份额的回升正在改变全球比特币挖矿的地理分布格局。在2021年中国禁令后,美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算力中心,德克萨斯州等能源丰富的州积极吸引矿工迁入。如今中国算力的悄然回归,可能重塑这一刚刚形成的全球算力平衡,增加网络的地缘政治韧性。
从网络安全角度,算力分布多元化通常被视为正面因素。比特币网络的安全依赖于算力的去中心化,任何单一国家或地区主导过多算力都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中国算力份额从零恢复到14%,客观上减少了美国在全球算力中的相对比重,降低了地缘政治因素对网络安全的潜在影响。然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监管环境的历史波动性。
全球矿机供应链也在适应这一变化。嘉楠科技将其在华销售增长部分归因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对当地销售的干扰,这表明贸易政策正在成为影响算力全球分布的新变量。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加密货币监管和贸易政策上采取不同立场,矿工和矿机制造商需要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和运营策略,以应对政策环境的多变性。
行业前景展望:政策风险与市场机遇的平衡
中国比特币挖矿的未来发展路径将取决于政策风险与市场机遇的复杂平衡。从政策层面看,尽管目前存在执行灵活性,但官方禁令仍未解除,这意味着矿工始终面临政策突然收紧的风险。然而,地方政府对能源消纳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可能为挖矿活动提供一定的地方保护,特别是在能源外送能力有限的西部地区。
从市场机遇角度,比特币价格的长期趋势将直接影响挖矿活动的盈利性。2025年10月比特币在特朗普亲加密货币政策和美元信任度下降的推动下创下历史新高,虽然随后从峰值回落约三分之一,但相对历史水平仍处于高位,为挖矿提供了可观的利润空间。如果比特币价格在未来周期中继续攀升,中国矿工在廉价电力优势加持下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技术发展也将影响中国挖矿业的竞争格局。随着新一代矿机能效比的提升和液冷等先进冷却技术的普及,挖矿的地理分布可能进一步多元化。中国矿工若能在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有望在全球算力竞争中维持甚至扩大其市场份额。然而,这也要求矿工持续进行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投资,在政策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这种投资决策需要谨慎权衡风险与回报。
中国加密挖矿前景如何?官方尚未解除禁令
中国比特币挖矿的悄然复苏,展现了一场市场规律与政策监管之间的持久博弈。尽管官方禁令仍在,但廉价电力的经济激励、能源消纳的实际需求以及全球比特币价格的市场信号,共同造就了算力回归的现实。这一现象不仅证明要完全消灭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合理性的行业极为困难,也暗示了中国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政策可能正走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对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而言,中国算力的回归既增加了网络的地缘政治韧性,也为比特币作为全球性、抗审查资产的叙事提供了新的注脚。
FAQ
1. 中国比特币挖矿禁令是否已经解除?
截至2025年10月,中国官方对比特币挖矿的禁令仍未正式解除,但在新疆、四川等能源丰富省份,由于廉价电力无法外输的经济现实,地方政府疑似对挖矿活动采取了默许态度,导致算力份额恢复至全球第三的14%。
2. 为什么矿机厂商嘉楠科技在华销售大幅增长?
嘉楠科技在华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2.8%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50%以上,主要受益于三个因素: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阻碍对美销售、比特币价格上涨提高挖矿利润、中国对数字资产态度出现微妙转变,且矿机研发制造和销售本身未被明确禁止。
3. 中国算力复苏对比特币网络有何影响?
中国算力份额从零恢复至14%增加了全球算力分布多元化,降低了美国在地缘政治中的相对影响力,增强了比特币网络抵抗单一国家监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中国政策不确定性的新变数。
4. 哪些因素推动了中国比特币挖矿的复苏?
核心驱动因素包括:能源丰富省份的廉价电力、数据中心过度投资导致的算力过剩、比特币价格高位运行提供的利润空间、地方政府对能源消纳的经济需求,以及监管层面的执行灵活性。
5. 中国挖矿复苏是否意味着政策立场转变?
目前尚不能解读为官方立场的根本转变,但确实反映了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和务实调整,特别是在经济激励强大的地区。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推出和人民币稳定币的考虑,也暗示中国对数字资产的总体态度可能正在经历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