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L0111
vip
币龄 3.9年
最高VIP等级 5
用户暂无简介
当这个领域 99% 的人连自己的观点都没有时,「KOL」 这个词本身就是个笑话。他们像风中的羽毛,被一波又一波的流量浪潮推着走,毫无主见。
你上一次看到 「没有隐藏利益、不搞互动刷量」 的真诚建议是什么时候?
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每一个 KOL,都把我拉黑了。
为什么?因为我会独立思考、敢说真话,而这威胁到了他们的 「游戏」。
以我的经验来看,人们宁愿拉黑你,也不愿面对真相。看不到自己造成的伤害,才能更心安理得地继续诈骗。
但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链上灵性(指链上涨为终将留下痕迹,善恶有报)」 也不是空话。你种下什么因,终会收获什么果。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查看原文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美国臭氧水清洁系统制造商 CleanCore Solutions(股票代码:ZONE)于 9 月 2 日发布公告,宣布将透过公开股权私募投资(PIPE)筹集 1.75 亿美元,用于建立全球首个由狗狗币基金会赞助的官方狗狗币财库。
马斯克律师出任 CleanCore Solutions 主席
根据官方声明,此次狗狗币财库计划具有两大显著特点。首先,这是全球唯一得到狗狗币基金会赞助的官方狗狗币财库,获得狗狗币基金会及其商业分支 House of Doge 的全力支持,旨在推动狗狗币的机构化应用,并将其从迷因币转型为具有实际支付、代币化及日常使用价值的数位资产。
DOGE2.17%
HOUSE5.66%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链上监测平台 Onchain Lens 显示,一位早期比特币持有者9月1日再向去中心化交易所 HyperLiquid 转入 1000 枚 BTC(约 1.08 亿美元),再转兑成 ETH。该地址已投入 4000 枚 BTC(约 4.35 亿美元),换得 96,859 枚 ETH。
短时间内连续大额由 BTC 转向 ETH,等同于「资金转舱」讯号,一方面为 HyperLiquid 带来可观交易深度,另一方面也反映部分长期早期资金,押注以太坊相对走强的阶段性叙事。
BTC-0.02%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比特币财库公司Nakamoto 执行长 David Bailey 再次点燃市场话题:当前阻碍比特币触及 15 万美元的,是两头仍在清仓的大型持有者。一旦抛售告一段落,他断言「之后只会上涨」。这番话把市场焦点拉回一场正在进行的权力转移——从巨鲸主导的短期卖压,走向机构资金铺陈的长期结构。
巨鲸卖压:短线波动扩大
Bailey 9 月 1 日在 X 平台贴文指出,一头巨鲸已完成清仓,另一头仍在抛售一半仓位。近日价格震荡正是由这类抛压触发,8 月 24 日一笔 24,000 枚比特币(约 27 亿美元)出货引发闪崩,杠杆仓位蒸发近 5 亿美元;而 8 月 21 日另一头持币五年的老牌巨鲸,将约 40 亿美元比特币换成以太币。由于交易发生在流动性偏低的周末,价格自 124,500 美元高点急泻至 105,000∼110,000 美元支撑带。与此同时,恐惧与贪婪指数在「恐惧」与「中性」间摇摆,映照投资人对巨鲸动向的高度敏感。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抄底声浪愈高,距离真底愈远?
Santiment 分析师 Brian Quinlivan 在最新影片强调,真正的市场低点通常伴随「没人想买」的恐惧,而不是「大家想捡便宜」的兴奋。他指出,当人们纷纷发文询问进场时机,反而暗示恐惧程度不足,修正仍可能加深。
历史上,多数长期底部都是在情绪指标落入「极度恐惧」区后才成形。
数据映照情绪:恐惧回升但仍未安心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全球数位资产研究主管 Geoffrey Kendrick 表示,以太币、手握大量以太币的数位资产财务公司,目前在市场上明显遭到低估。
Geoffrey Kendrick 在周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自今年 6 月以来,数位资产财务公司共购买了全球流通以太币总量的 2.6% ,而现货 ETF 同期也吸纳了 2.3% 的以太币。
换言之,短短不到 3 个月内,总计有 4.9% 的以太币供应量被机构吸收,推动以太币在 8 月 24 日创下 4,946 美元历史新高。
即便如此,Geoffrey Kendrick 仍认为,以太币、以太币储备公司股价仍显「便宜」,他并重申,这类公司的持币规模未来有望增至以太币流通量的 10% 。他表示,仅 BitMine Immersion 一家公司就打算持有 5% 的流通量。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日本游戏公司 Gumi 再度扩张区块链版图。在今年上半年斥资 10 亿日圆布局比特币后,如今 Gumi 进一步宣布,将在 2025 年 9 月到 2026 年 2 月期间,花费 25 亿日圆购买 XRP。
XRP:营运场景的流动引擎
透过比特币稳住地基后,Gumi 此次把目光放在了瑞波币上。不过 Gumi 指出,投资 XRP 并非单纯为了获得币价上涨带来的利润,这一投资决策更倾向于「策略性举措」:
此次决定新购入 XRP,并非单纯期待价格上涨,而是为了参与 XRP 作为国际汇款及流动性网路的核心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大本公司在金融领域的收益机会,属于策略性举措。XRP 在 SBI 控股公司主导的国际汇款及流动性网路策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 SBI 控股公司作为 Gumi 的最大股东,也让 Gumi 与 XRP 具有极高的策略契合性。
XRP0.6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以太坊储备企业 BitMine (股票代码 BMNR) 宣布,Alamosa Holdings 的创办人 David Sharbutt 加入公司董事会,将领导 BitMine 拓展数位基础设施能力。而 BitMine 在短短 3 日内再买入近 8 万枚 ETH,坐拥 179 万枚以太币,总资产价值 90 亿美元。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区块链只是一种储存资料的资料结构而已!
区块就是「存折」,区块链就是「存折链」,也就是很多本存折,所以区块链只是储存资料的「资料结构(Data structure)」,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文章一直反复提到:如果我把储值卡的程式写成「区块链的格式」,那一样也可以经由区块链交易,这样储值卡不就完全等于稳定币了吗?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根据社群平台 X 流传的链上数据,有个巨鲸钱包在 8 月 16 日至 24 日间,连续抛售逾 2.4 万枚比特币,成为市场焦点。
WhaleWire 执行长 Jacob King 指出:
一旦巨鲸倒货,恐慌效应立刻放大,随之而来的跟风抛售让跌势更急。
更引人注目的是,抛售资金并未撤离市场,而是涌向以太币:逾 20 亿美元资金买进 现货,其中 13 亿美元更直接投入质押。
尽管如此,Vincent Liu 也提醒,不能将跌势归咎於单一钱包,「这更有可能是持有大量资金的交易所或多位巨鲸所为」、「像这样的大规模交易通常涉及机构参与者或协调行动」。
链上分析机构 Lookonchain 另披露,一个原本持有超过 10 万枚比特币的巨鲸,近日已卖掉部分持币、转手购买 6.29 万枚以太币,并在衍生品市场建立超过 13.5 万枚以太币的多头部位。
ETF 资金流同样反映这股趋势。比特币现货 ETF 在 8 月表现乏力,部分基金甚至录得净流出;相较之下,以太币 ETF 资金流入显著成长,机构投资人明显偏好转向。
Vincent Liu 预期:「若以太币 ETF 获准开放质押功能,势必将再度点燃质押热潮,以太币很可能成为牛市后半场的主角。」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无需中介、透明且抗审查的特性。然而,任何新兴技术若要普及,都无法完全脱离现有的社会与金融框架。中心化交易所的崛起便是最好的例证,它以牺牲部分去中心化纯粹性的代价,换取了大规模用户的入场券。
同理,当稳定币发行商选择将储备资产配置于美国公债时,这是一种策略性的「架桥」,利用传统金融体系中最受信赖的资产,为稳定币建构了一座通往合法性与大规模采用的桥梁。
DEFI-0.61%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回购」对加密货币圈而言是个新的性感字眼吗?在 Memecoin 泛滥、用户信心摇摆不定的市场里,Solana 新专案「Heaven」选择走上与 Pump Fun 截然不同的道路,用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不是另外一个 Lemon Market (柠檬为美式厘语,酸臭的意思) 。这个由 Solana 基金会支持、诞生于 Colosseum 黑客松的 Memecoin Launchpad,承诺将 100 % 协议收入回购并销毁原生代币 LIGHT。这一行动不仅震撼市场,也迅速为 Heaven 赢得了关注与流量。
迷因币何时回购才有意义?根据 Blockworks 文章观点,回购通常由三个原因驱动:成长机会稀缺且收入无法进一步增加;股票交易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或作为一种节税的方式向投资者返还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十家加密货币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预算进行代币回购似乎做错了什么。推出加密货币相关产品的成长机会庞大(分叉开源程式码是免费的),而且大多数代币存在的时间还不够长,无法建立任何公平的市场价值。但加密货币的回购服务有独特的行销目的。具体来说,在一个饱受迷因币为柠檬市场的污名下,回购 (BuyBack) 验证了合理性。
MEME1.58%
SOL0.63%
PUMP9.98%
FUN0.79%
查看原文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جلال الدين الروميvip:
市场唱多在高潮 🐂
比特币早期巨鲸今日在 6 小时内把约 2.92 亿美元、2,520 枚 BTC 全数兑换为 ETH,动作发生于去中心化衍生品平台 HyperLiquid,立即成为市场讨论焦点。
根据 Onchain Lens 追踪,完成换汇后,该地址共持有 153,320 枚 ETH,市值约 7.24 亿美元,规模之大足以在短期内改变流动性方向。
BTC-0.02%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Solana 生态系知名的迷因币发行平台 Pump.fun,正尝试从「迷因币工厂」升级成「全球流行媒体平台」?
Solana 共同创办人 Toly 在 X 上挑明着说,Pump.fun 有机会打造一个全球直播平台,Pump 创办人 Alon 随后回应,「创作者资本市场」才刚刚开始。两个人两句话把一套自动发币平台,推到挑战 Facebook、TikTok、Twitch 的高度。
SOL0.63%
PUMP9.98%
查看原文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币圈自由者vip:
估计过几天就有重大消息
以太币近期走势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若以太币价格跌破 4,200 美元关卡,很可能会引爆数以亿计美元的杠杆多单清算,加剧市场波动。
根据 Hyperdash 统计,目前在 Hyperliquid 上约有 56,628 枚以太币的杠杆多单岌岌可危,总价值超过 2.36 亿美元。一旦以太币下探至 4,170 美元,这些部位恐遭强制平仓。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收益型稳定币是指底层资产能产生收益,并将该收益(通常来自美债、RWA 或链上收益)直接分配给持币者的稳定币,这与传统稳定币(如 USDT/USDC)明显不同,因为它们的收益归发行方,持有者只是享有锚定美元的优势,但并没有利息收益。
而收益型稳定币却是让持币本身变成一种被动投资工具,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把 Tether/USDT 独吞的国债利息收益分给广大稳定币持有者,举个例子或许可以理解地更为直观:
譬如 Tether 印发 USDT 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加密用户拿美元去「购买」USDT 的过程 —— Tether 发行 100 亿美元的 USDT,就意味着加密用户向 Tether 存入了 100 亿美元,来获得这 100 亿美元的 USDT。
Tether 在拿到这 100 亿美元后,并不需要向对应的用户支付利息,相当于以零成本的形式从加密用户手中获得实打实的美元资金,如果买入美国国债,那就是零成本、无风险的利息收入。
RWA-4.84%
USDC-0.02%
查看原文
  • 赞赏
  • 2
  • 转发
  • 分享
Xavi1vip:
Hahahahahaha baby haha no no no no noHahahahahaha baby haha no no no no no no nonoHahahahahaha
baby haha no no no no no no nonoHahahahahaha baby haha no no no no no no no
查看更多
比特币市场主导地位下滑,自 5 月触及逾 65% 高点以来,比特币市占率如今已下跌至 59%,创下自 1 月以来低点,显示资金正从比特币逐步转向其他加密资产。
技术面上,比特币市占率更出现自 2021 年 1 月以来首见的月线「空头交叉」。
加密货币交易员 Ito Shimotsuma 指出,当年这一情况曾引发竞争币连涨 4 个月,「若历史重演,本轮涨势可能延续到 2025 年 12 月」。
「竞争币旺季指数」走扬
David Duong 还观察到,虽然各大竞争币旺季指数距离「75 分」的启动门槛仍有段距离,但整体竞争币市值自 7 月初以来已飙升逾 50% 。
根据 CoinMarketCap 数据,「竞争币旺季指数(Altcoin Season Index)」目前为 44,较 7 月份的 25 水平攀升不少;Blockchain Center 的指数为 53(中性区间),CryptoRank 则报 50 。
机构资金偏好以太币
David Duong 认为,目前的上涨动能主要受「企业囤币潮」与「稳定币应用」等题材推动,而「竞争币市值的攀升」与「竞争币旺季指数仍中性」的落差,反映了机构资金对以太币的兴趣正在升温。
ETH-0.0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8 月 14 日以太坊(ETH)质押市场出现罕见动荡。根据 DeFi 分析师 Ignas 的观察,目前有高达 67.1 万枚 ETH(约 32 亿美元)正在排队等待解除质押,创下网路史上新高纪录,等待时间甚至拉长至 12 天。这场解除质押潮,正引发市场对杠杆清算、套利策略,以及有可能推出的 ETH 质押 ETF 等议题的高度关注。
ETH 质押解除暴增,谁在撤退?
目前质押退出伫列的激增与多重市场变化密切相关。根据 Ignas 发文指出,这波浪潮可能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有关:
杠杆仓位平仓
套利者获利了结
机构布局即将上市的 ETH 质押 ETF
ETH-0.07%
DEFI-0.61%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今年 5 月,Coinbase 发生小规模泄露即包含住址资讯;6 月,Cybernews 披露一份整合 Apple 与 Facebook 等 160 亿组凭证的庞大资料库。当骇客将这些个资与链上资产分析结合,就能精准锁定高价值目标,形成一份近乎现成的「购物清单」。
投资人能做什么:隐私、物理与操作三道防线
面对威胁,仅守护私钥已经不够。专家建议建立三道防线:第一,强化个人隐私,避免在社群媒体谈论持币数量,并考虑使用非托管钱包或隐私币种。第二,提升物理安全,例如安装云端备份监视器、改变上下班路线与时间,降低被预测机率。第三,落实严格「操作安全」(OpSec),采用多重签名钱包、设定交易延迟、多因素认证,并为不同平台设置独立复杂密码。对高净值人士而言,寻求专业保全协助也是可行选项。
监管与社群须共寻平衡,技术创新仍待时间
当前的难题在于,KYC 与反洗钱规范有助抑制金融犯罪,却因资料集中反过来威胁用户人身安全。如何在「守法透明」与「隐私保护」间取舍,考验监管者与业界的政策设计。社群层面,用户必须主动提升安全意识,把良好操作习惯内化。技术上,零知识证明等新工具可望在未来提供更佳隐私,但距离普及仍需时间。眼下,这场围绕加密财富的攻防,注定是一场长期的拉锯。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通过上市主体大量持有加密货币的「储备公司」模式,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狂热后,正显露疲态,其股票相对于所持加密资产的高额溢价正在收缩。
最新的动态显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 MicroStrategy 股价溢价已明显回落。今年 5 月,其股价一度达到其持有比特币价值的两倍,而现在这一溢价已降至 1.75 倍。其他效仿者,包括比特币持有者 Semler Scientific 和 Solana 持有者 Upexi,其股价溢价在过去几周普遍下滑,部分公司的溢价甚至消失,股价跌至其加密资产价值之下。
SOL0.63%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 话题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