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黄仁勋坦承「无赢困境」!英伟达业绩再强也被轰 AI 泡沫推手

英伟达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审视压力。作为全球领先的 AI 基础设施供应商,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仅反映自身状况,也被视为整个 AI 行业健康的晴雨表。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内部会议上罕见承认,公司面临一个「无赢困境」:业绩出色会被指控助推 AI 泡沫,业绩不佳则被视为泡沫破裂证据。

黄仁勋内部会议坦承无赢困境

在内部会议上,黄仁勋坦言市场对英伟达的预期已经高到令人难以取胜的地步。他指出:「如果我们交出糟糕的季报,这就是 AI 泡沫存在的证据。如果我们交出出色的季报,我们就是在助推 AI 泡沫。」这种表述揭示了英伟达当前面临的独特困境,无论公司表现如何,都难以摆脱 AI 泡沫争议的阴影。

黄仁勋还提到,市场将英伟达视为宏观经济健康的关键指标,网络上甚至流传公司业绩帮助美国避免经济衰退的段子。他幽默表示:「你得值很多钱才能在几周内损失 5000 亿美元」。这种自嘲式的表态背后,透露出管理层对市场过度关注和不合理预期的无奈。

这次内部会议的内容被曝光,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通常企业高管在内部会议中会更加坦诚地讨论公司面临的挑战,而黄仁勋选择公开这种「无赢」的困境,可能是希望透过坦诚沟通来管理投资者预期,降低市场对每一次财报的过度反应。然而,这种策略是否有效,仍有待观察。

黄仁勋描述的「无赢困境」逻辑

业绩出色情境:营收增长强劲、指引超预期 → 市场指控助推 AI 泡沫 → 估值过高担忧加剧 → 股价承压

业绩不佳情境:营收增长放缓、指引不及预期 → 被视为 AI 泡沫破裂证据 → 引发恐慌抛售 → 股价暴跌

这种困境在高估值科技股中并非罕见,但英伟达的情况更加极端。作为 AI 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提供商,公司被赋予了超越其商业角色的象征意义。投资者不仅在评估英伟达本身,更是在透过它评估整个 AI 革命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这种过度解读使得公司的每一个业绩数字都被放大检视。

营收增长 62% 股价却蒸发 5000 亿美元

英伟达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62%,本季指引再次超出预期。然而,市场反应反复无常,公司市值在数周内蒸发约 5000 亿美元。这表明投资者对 AI 投资热潮的持续性仍存在疑虑。

62% 的营收增长在成熟科技公司中极为罕见。这种增速通常只出现在快速扩张的初创企业,而英伟达作为一家市值曾突破 3 兆美元的巨型企业,能够维持如此高的增速,显示 AI 基础设施需求的确强劲。数据中心业务的爆发性增长,主要来自 OpenAI、微软、Google、Meta 等科技巨头对 H100 和 H200 GPU 的大规模采购。

然而,强劲的业绩数据并未能稳定股价。周三的上涨仅维持了一天,周四市场情绪迅速逆转,股价收跌逾 3%。这种快速的情绪转变显示,投资者虽然认可英伟达的业绩表现,但对其估值水平和未来增长的持续性存在深刻疑虑。当前英伟达的市盈率仍处于历史高位,即使以 62% 的增速计算,估值是否合理仍是争议焦点。

市值在数周内蒸发约 5000 亿美元,这个数字本身就极具震撼性。5000 亿美元相当于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完整市值,也超过许多国家的年度 GDP。如此巨额的市值蒸发,反映的不仅是英伟达的问题,更是整个科技板块和 AI 泡沫担忧的集中体现。当市场开始质疑 AI 投资的回报率和可持续性时,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英伟达自然首当其冲。

AI 泡沫争议:英伟达成为宏观经济指标

黄仁勋还提到,市场将英伟达视为宏观经济健康的关键指标,网络上甚至流传公司业绩帮助美国避免经济衰退的段子。这种论述虽然夸张,但并非完全没有依据。英伟达的 AI 芯片需求来自全球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而这些支出规模动辄数百亿美元,确实对 GDP 增长有实质贡献。

然而,这种「英伟达支撑美国经济」的说法本身就反映了 AI 泡沫的担忧。当一家公司的业绩被认为能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走势时,这种预期本身就是过度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若英伟达真的出现业绩滑坡,是否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计划,进而对整体经济造成冲击。

AI 泡沫的核心争议在于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科技巨头在 AI 基础设施上投入了数千亿美元,购买英伟达的 GPU 来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和部署 AI 应用。然而,这些投资何时能产生相应的收入和利润回报,目前仍是未知数。OpenAI 虽然推出了 ChatGPT 并获得巨大关注,但其商业化路径和盈利能力仍在验证中。

市场对英伟达的质疑,实质上是对整个 AI 产业链投资逻辑的质疑。如果下游应用无法产生足够的收入来证明巨额资本支出的合理性,那么上游的英伟达也将受到影响。这种产业链的逻辑联动,使得英伟达不仅要对自己的业绩负责,还要为整个 AI 行业的健康背书,这正是黄仁勋所说的「无赢困境」的深层原因。

投资者信心动摇与高估值风险

英伟达股价近期经历大幅波动,显示市场对 AI 泡沫风险的担忧。市值短短几周蒸发约 5000 亿美元,尽管公司业绩强劲,但投资者仍对可持续增长持谨慎态度。这种波动反映了投资者对高估值科技股的不确定性以及 AI 热潮的持续性疑虑。

当前英伟达的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即使考虑到 62% 的营收增长,市场仍在争论这种估值是否合理。乐观派认为,AI 革命才刚开始,英伟达作为基础设施提供商将长期受益,当前估值反映的是未来数年的增长潜力。悲观派则警告,当前的 AI 投资热潮类似于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一旦市场意识到投资回报不及预期,估值将面临剧烈修正。

黄仁勋的公开表态不仅体现管理层对市场压力的认知,也提醒投资者关注 AI 行业发展与公司战略执行的中长期风险与机遇。这种坦诚沟通策略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立即稳定股价,但有助于建立更理性的市场预期。投资者需要认识到,英伟达虽然是优秀的公司,但不是万能的,将宏观经济的期望寄托在单一企业身上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英伟达当前面临「无赢困境」,即便财报数据优异,也难以消除市场对 AI 泡沫的担忧。这一局面反映了高估值科技股在市场热度与实际表现之间的矛盾,同时显示投资者对持续增长的预期极为敏感。未来几个季度,英伟达能否维持高增长并逐步证明 AI 投资的回报,将是决定股价走势和 AI 泡沫争议的关键。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