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阿联酋重磅监管升级:DeFi与Web3正式纳入央行监管

阿联酋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生效《联邦法令第6号》,将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Web3项目全面纳入央行监管框架。该法律规定,从事支付、交易、借贷等业务的DeFi平台必须申请牌照,违者面临最高10亿迪拉姆(约2.72亿美元)罚款,同时给予企业一年宽限期至2026年9月完成合规调整。这一举措标志着阿联酋在数字资产监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不仅填补了DeFi法律空白,更可能重塑全球加密市场的竞争格局。

监管框架解析:从“代码即法律”到全面合规

《联邦法令第6号》的核心突破在于彻底颠覆了DeFi领域长期依赖的“代码即法律”辩护逻辑。根据法令第61条和62条规定,任何在阿联酋境内运营的协议、DeFi平台、中间件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只要涉及支付、兑换、借贷、托管或投资服务等业务,都必须向阿联酋央行(CBUAE)申请相应牌照。这意味着即便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如果其智能合约涉及稳定币兑换或流动性路由服务,也将被纳入监管范围。例如,一个支持USDT交易的DEX可能需要像传统金融机构一样接受资本充足率和反洗钱审查。

该监管框架设计了分层合规机制。对于个人用户使用的自托管钱包,法律仍允许自由操作;但企业若通过这类钱包提供支付或转账服务,则需严格评估监管义务。值得注意的是,法令为现有项目设置了截至2026年9月的过渡期,同时承诺在60天内完成牌照审批,这种效率在传统金融监管中相当罕见。从技术层面看,监管范围还覆盖了跨链桥、预言机和中件层等区块链基础设施,显示出监管机构对Web3技术栈的深入理解。

法律专家Irina Heaver评价这是“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监管变革”。实际上,该法令的出台经历了两年酝酿期,期间阿联酋央行曾多次与Coinbase等主流CEX进行磋商。与2023年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的规则相比,新法首次明确了DeFi协议的法律地位,既避免了“一刀切”禁止,又通过牌照制度建立了可控的创新环境。

阿联酋DeFi监管关键条款

生效时间:2025年9月16日

最高罚款:10亿迪拉姆(约2.72亿美元)

过渡期限:2026年9月前完成合规

牌照审批:60天内作出决定

监管对象:DeFi协议、DEX、钱包服务、跨链桥、预言机

豁免范围:个人自托管钱包

特别条款:伊斯兰教法合规数字资产

行业影响深度分析:DeFi项目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在阿联酋运营的DeFi项目而言,新监管既带来合规确定性,也意味着运营成本上升。以去中心化借贷协议Aave为例,如果其平台上的稳定币存款业务被认定为“储蓄服务”,就需要申请相应金融牌照。这可能导致协议治理代币持有者需要投票决定是否设立法律实体,甚至调整协议参数以满足资本要求。同样,像Uniswap这类DEX如果涉及代币化实物资产交易,可能面临与传统券商类似的披露义务。

从市场结构看,新规可能加速DeFi领域的兼并整合。小型协议由于难以承担合规成本,可能选择退出阿联酋市场或被大型项目收购。而像Curve、Compound等头部协议则有机会通过合规化进程获取更多机构用户。值得注意的是,法令特别提到了“数字存储价值”服务,这直接针对稳定币发行方。目前在中东地区活跃的阿拉伯币项目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储备金审计安排。

行业实践显示,已有项目开始调整技术架构。部分DeFi协议正在探索“监管友好型”设计,例如将涉及合规的业务流分离到特定智能合约,或采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隐私保护与监管透明的平衡。Karm Legal律师事务所创始人Kokila Alagh指出:“企业现在必须像对待传统金融业务一样,对每行代码进行法律风险评估。”这种转变虽然增加了开发成本,但长期看有助于DeFi融入主流金融体系。

全球监管对比:阿联酋如何抢占加密制高点

将阿联酋新规与欧洲MiCA(加密资产市场法规)对比,可见两地监管哲学的显著差异。MiCA采用“技术中立”原则,按功能而非技术形式划分监管类别,其全面实施要到2026年以后;而阿联酋法令则直接针对区块链技术特点设计规则,且立即生效。在处罚力度上,MiCA最高罚款为年营业额的5%,而阿联酋设定了10亿迪拉姆的绝对上限,对大型项目更具威慑力。此外,阿联酋特别纳入了伊斯兰金融合规要求,为代币化Sukuk(伊斯兰债券)开辟了通路,去年全球Sukuk发行量已达656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2.5万亿美元。

亚洲主要加密中心的反应也值得关注。新加坡金管局(MAS)虽早在2020年就出台支付服务法,但对DeFi仍保持观望态度;香港证监会主要针对证券型代币,对实用型代币监管较宽松。阿联酋这种全面覆盖的做法,可能促使更多项目将运营主体迁往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等特区。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50个Web3项目在阿联酋设立区域总部,包括知名跨链协议Polygon和隐私项目Aztec。

DLT Law欧洲负责人Marina D’Angelo认为:“阿联酋通过此举重新划定了数字资产监管边界。”这种前瞻性布局与其经济转型战略密切相关——阿联酋计划在2030年前将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20%。与沙特合作的“Aber”数字货币项目、迪拜区块链战略等系列举措,都在为打造全球加密枢纽奠定基础。不过,监管明确性也带来新挑战,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仍需观察。

合规实践指南:企业应对策略与实施路径

面对新监管环境,在阿联酋运营的Web3企业需要立即启动三阶段合规计划。第一阶段(2025年10月前)应进行全面的业务诊断,明确哪些服务属于法令定义的“许可活动”。例如,提供智能合约审计服务的CertiK可能无需牌照,但集成钱包支付功能的Opensea类平台就必须申请支付机构许可。建议企业聘请本地合规顾问制作监管映射图,特别是对涉及代币化实物资产(RWA)的业务线要重点审查。

第二阶段(2026年3月前)需要完成技术架构调整。这包括:1)在智能合约中嵌入交易监控模块,满足反洗钱要求;2)为受监管业务设立独立的法律实体;3)开发符合Shari’ah教法的数字资产产品,特别是针对伊斯兰金融市场。技术团队应注意,法令要求所有加密交易保存至少5年记录,这可能需要对现有数据库进行扩容或迁移到合规云服务。

第三阶段(2026年9月前)要提交牌照申请并准备运营检查。阿联酋央行提供的快速审批通道虽只需60天,但材料准备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关键文件包括:项目白皮书的法律意见书、代币经济模型的风险评估、网络安全审计报告等。对于DeFi项目,还需准备去中心化程度的证明材料,这可能涉及DAO治理结构的法律认定。成功获牌的企业将能参与央行监管沙盒,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

阿联酋这场监管变革远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数字资产治理演进的重要里程碑。当DeFi逐渐从边缘实验走向金融主流,监管与创新的动态平衡将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阿联酋通过明确规则既为企业提供了确定性,也为其他新兴市场树立了参考范式。未来两年,随着合规期限临近,我们或见证一场DeFi行业的“大洗牌”——那些成功适应新规的项目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拒绝改变的参与者可能被迫退出历史舞台。这场变革最终将把去中心化金融引向何方,取决于监管者、开发者与用户的共同智慧。

AAVE0.8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