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33 枚 CGN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关详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CGN 或相关活动(Launchpool / CandyDrop)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CGN
4️⃣ 附上任意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 CGN)
🥇 一等奖(1名):333 CGN
🥈 二等奖(2名):200 CGN / 人
🥉 三等奖(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神秘的中本聪》作者警告:别再找中本聪,揭秘会毁了比特币
《神秘的中本聪》作者 Benjamin Wallace 走遍世界各地,从曼哈顿中城的比特币聚会,到澳大利亚的平房,再到亚利桑那州的人体冷冻设施。经过 15 年的调查新闻报道,他的最终结论是:揭露中本聪身份可能只会损害市值 2.24 兆美元的比特币。
中本聪候选人名单,芬尼与萨博嫌疑最大
(来源:Statue of Satoshi)
业余的中本聪研究者会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很熟悉,而 Wallace 花费了大量时间对常见的嫌疑犯进行分析和思考,但并未得出确切的结论。其中一位是已故的哈尔·芬尼,一位收到了史上第一笔比特币交易的美国电脑科学家。但华莱士讲述的不仅仅是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事实上,在 2014 年一种罕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夺去芬尼生命之前,他曾通过电子邮件与这位传奇的比特币爱好者聊天,之后芬尼被冷冻。
芬尼和他的家人一再否认他是比特币的幕后推手。芬尼的遗体目前被低温冷冻,等待医生能让他苏醒的那一天。或许到时候我们还能再见到他。这种科幻般的结局为芬尼的故事增添了额外的神秘色彩。芬尼是最早支持比特币的人之一,他与中本聪的电子邮件往来、技术贡献和哲学理念都与比特币的设计高度契合。
在华莱士介绍了另一位著名电脑科学家、区块链先驱尼克·萨博之后,本书的节奏加快了。萨博因其 1998 年提出的「比特金」提案而获得了大量报导。该提案被广泛视为比特币的前身,但奇怪的是,中本聪的白皮书几乎故意忽略了这一点。中本聪后来在一篇论坛帖子中承认了萨博提出的比特金提案。
「在匈牙利,尼克的名字是 Szabo Nikolas,而在日本则是 Szaboshi Nickamoto。」这种文字游戏为萨博作为中本聪候选人增添了趣味性。萨博的技术背景、密码学知识和对去中心化货币的长期研究,使他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候选人之一。然而,萨博本人多次公开否认,并表示若他真是中本聪,会坦然承认而不会隐瞒。
华莱士也提到了无数其他名字——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读完这本书时,心里还是抱着一丝希望,也许他已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了答案,而中本聪的真名就在这本书里。这种叙事手法增加了阅读的悬疑感,但也反映了中本聪调查的真实困境:线索太多,确凿证据太少。
中本聪主要候选人名单:
哈尔·芬尼:收到第一笔比特币交易,技术能力匹配,但家人否认
尼克·萨博:「比特金」提案作者,名字可拼成日文谐音,但本人否认
多利安·中本聪:名字相同的日裔美国人,但技术背景不符且否认
克雷格·莱特:澳大利亚企业家自称中本聪,但无法提供密钥证明
NSA 密码朋克:华莱士最新怀疑对象,前密码朋克后为 NSA 工作
NSA 阴谋论:比特币是实验室泄密?
然而,华莱士告诉杂志,这个人可能是我们从未听过的。他说:「研究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更加相信中本聪是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人,比如一位后来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并创建比特币作为个人副业的前密码朋克。」这个新理论为中本聪之谜增添了政府阴谋论的色彩。
NSA(美国国家安全局)与比特币的联系并非完全空穴来风。1996 年,NSA 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铸造电子货币》的论文,其中描述的技术与比特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此外,比特币使用的 SHA-256 加密算法正是由 NSA 设计的。这些巧合为 NSA 参与比特币创造提供了间接证据。
两年前,作者亲自涉足这一领域,试图解答一个长期存在的阴谋论:比特币是否实际上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现代历史上最动荡的经济时期之一设计的实验室泄密事件。在与一位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密码分析员交谈并拼凑所谓的证据碎片时,疑问最终得到了与每一位中本聪阴谋论爱好者得出的答案相同的曲折答案——也许是,也许不是。
「前密码朋克后为 NSA 工作」的理论具有一定逻辑性。密码朋克运动在 1990 年代兴起,主张使用密码学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许多密码朋克后来进入政府机构或科技公司工作。若中本聪确实是这样的背景,他既拥有创建比特币的技术能力和哲学动机,又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来隐藏身份。
然而,这种理论也面临质疑。若比特币真是 NSA 的产品或泄密,为何政府在过去 15 年中没有采取行动控制或关闭它?相反,美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监管和追踪比特币交易。这种态度更像是面对外部威胁,而非内部产品。
揭露真相可能损害 2.24 兆美元市值
似乎每隔一周,就会有另一份报纸调查、纪录片或非小说类书籍承诺揭露中本聪的真面目。经过 15 年的调查新闻报道,《神秘的中本聪》浓缩成 340 页,但也留下了未解之谜。但华莱士也相信谜团有其价值和「浪漫的魅力」——如果我们能找出谁发明了比特币,无论答案是什么,都很可能令人失望。
「当我研究过去类似的谜团及其解决方案时,真正让我震惊的事情之一是,未知的东西往往比已知的东西更有趣,」华莱士告诉杂志。以明确的方式解决中本聪之谜会带给我解谜的乐趣和新闻工作者的满足感,但我总觉得这些讯息本身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不以为然。
华莱士确实对中本聪的身份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认为,比特币现在比中本聪更重要,而揭露中本聪的身份,除了一个不露面的仁慈神明之外,可能只会损害比特币,因为它目前的市值高达 2.24 兆美元。这个观点极具洞察力,它揭示了中本聪之谜对比特币价值的重要性。
为什么揭露中本聪身份可能损害比特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本聪的匿名性是比特币去中心化叙事的核心部分。没有创始人意味着没有中心化的权威,没有人可以被政府抓捕或被利益集团收买。比特币是一个纯粹的协议,而非某个人或组织的产品。
其次,若中本聪是某个普通人,他的个人缺陷、政治立场或过去的争议可能玷污比特币的形象。若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信任危机,使人们怀疑比特币是否有后门或隐藏的控制机制。无论答案是什么,都可能令一部分比特币信徒失望甚至离场。
第三,中本聪持有约 110 万枚比特币(按当前价格约 1,100 亿美元)。若他的身份被揭露,这些比特币可能面临法律诉讼、遗产纠纷或被强制出售的风险。110 万枚比特币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将对价格造成灾难性冲击。光是这种风险就足以使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
华莱士写道:「我仍然没有排除中本聪因为没有人愿意问他而感到沮丧的可能性。」这句话既幽默又深刻,它暗示也许中本聪就在我们中间,但因为从未有人直接询问,他得以保持匿名。这种可能性虽然渺茫,但为这个谜团增添了一丝荒诞的戏剧性。
中本聪是代表财务自由的现代神。像所有神话人物一样,他的神秘性是其力量的一部分。揭开这层面纱可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但也可能摧毁比特币最宝贵的资产:作为无主之物的纯粹性。或许,不知道答案,才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