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Network 暴跌 90% 仍有 6000 万死忠用户?手机挖矿骗局或机会

Pi Network 自 2019 年推出以来,声称全球拥有近 6000 万用户,但价格从 3 美元暴跌 90% 至 0.21 美元,主网延迟数年才启动,核心团队中心化控制引发类传销质疑。

Pi Network 的诞生与承诺

Pi Network 由史丹佛大学毕业的创始人于 2019 年创立,旨在重塑加密货币挖矿。传统的比特币挖矿需要昂贵的 ASIC 硬体设备和大量电力消耗,普通人根本无法参与。Pi 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愿景:用户无需使用耗能的硬件,而是透过智慧型手机应用程式「挖」Pi(PI)币。

该项目依赖恒星共识协议(SCP)和社会「安全圈」,而不是工作量证明(PoW)。这种设计有望在哈希算力竞赛中实现更广泛的包容性,让全球任何拥有智慧型手机的人都能参与加密货币经济。这个愿景在 2019 年充满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买不起专业挖矿设备,但几乎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机。

2025 年 2 月,在最初的承诺实现多年后,Pi 终于开放了其期待已久的主网,用于外部交易和代币转移。然而,专案进展缓慢且充满挫折。迁移延迟、KYC 积压以及存取不均衡等问题让许多早期支持者感到沮丧。即便如此,市场炒作依然强劲:Pi 的价格在主网开放后短暂上涨,一度逼近 3 美元,但到 2025 年 9 月又跌至 0.21 美元左右,暴跌幅度高达 90%。

到目前为止,Pi Network 在面临日益严重的营运和结构问题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显著的热情。这种矛盾现象引发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何质疑声不断却依然热度不减?

批评者的五大质疑焦点

尽管 Pi Network 继续吸引大量日常用户,但批评者认为其基础充满了未解决的缺陷。这些批评并非来自外行的胡乱攻击,而是基于对专案结构和运作方式的深入观察。

1、中心化控制与去中心化承诺的背离

尽管 Pi 自诩为「开放网路」,但控制权仍然集中在其核心团队手中。所有验证器节点仍由专案开发人员而非独立的社群成员营运。这种结构从根本上破坏了大多数加密货币赖以建立的去中心化基础。真正的去中心化应该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运行节点参与共识,而不是由创始团队垄断网路控制权。

更令人担忧的是代币分配的不透明性。Pi 设定了 1000 亿个代币的最大供应量,分为四个部分:65% 用于社区挖矿奖励,20% 用于核心团队,10% 用于基金会储备,5% 用于流动性。理论上,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流通量取决于有多少代币迁移到主网。每个类别的解锁速度都与已验证的迁移挖矿奖励(MMR)同步,但具体的解锁机制和时间表缺乏清晰披露。

批评者特别关注核心团队持有的 20%(即 200 亿枚 Pi)。如果团队决定抛售这些代币,将对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而现行结构下,普通用户无法透过链上数据追踪团队钱包的动向,这种资讯不对称让投资者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2、类 MLM 的推荐机制引发质疑

Pi Network 推荐机制引发质疑

(来源:CoinTelegraph)

挖矿 Pi 严重依赖推荐和「安全圈」。用户透过邀请新成员加入可以获得额外的挖矿速度加成,每次有效邀请可获得 25% 的挖矿率提升。建立「安全圈」(邀请 5 位信任的成员)可以再获得最高 100% 的奖励提升。

批评人士认为,这种分层招聘系统反映了多层次行销(MLM)计划的特征。在 MLM 模式中,参与者的收益很大程度上来自招募下线,而非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Pi Network 的推荐动态与此有惊人的相似性——早期参与者透过建立庞大的下线网路获得更高的挖矿率,而后来者则需要自己去招募新人才能享受同样的优势。

更关键的问题是可持续性。当新用户成长放缓时,这种依赖推荐的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2025 年的数据显示,Pi Network 的新用户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这可能是价格暴跌 90% 的深层原因之一。

3、上市限制与流动性困境

即使在 2025 年 2 月主网上线后,Pi 的交易平台仍仅限于 Gate 等交易所。新一轮 CEX 已暂停上线,理由是存在尚未解决的代币经济学和中心化问题。

这种上市限制直接影响了 Pi 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主流交易所的缺席意味着,大部分潜在投资者无法便捷地买卖 Pi,市场深度严重不足。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是中等规模的买卖单也可能造成剧烈的价格波动。Pi 从 3 美元跌至 0.21 美元的过程中,流动性不足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大量早期挖矿者试图兑现时,市场根本无法吸收这些卖压。

4、可疑的鲸鱼活动与操纵担忧

Pi Network 存在可疑的鲸鱼活动

(来源:CoinTelegraph)

链上数据揭示了更令人不安的现象。一个名为「GAS…ODM」的加密钱包悄悄地累积了 3.31 亿个 Pi 币,占当前流通供应量的相当大比例。这种大规模的代币集中引发了内部人士操纵行为的怀疑。

如果这个钱包属于核心团队或早期内部人士,他们可能拥有普通用户无法企及的资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在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这种中心化的代币持有结构是一个严重的红旗。更糟糕的是,由于 Pi Network 的区块链资讯披露不够透明,普通用户甚至无法确认有多少类似的鲸鱼钱包存在。

5、中心化 KYC 的隐私风险

要将挖矿的 Pi 迁移到主网,使用者必须先透过「了解你的客户」(KYC)。这意味着需要上传政府签发的身份证件并完成脸部辨识「即时自拍」检查。问题在于,这些数据储存在中心化伺服器上,而非用户控制的系统,这引发了隐私和安全风险的批评。

先前有关第三方 KYC 提供者问题的指控引发了人们对 Pi 如何处理敏感用户资讯的持续质疑。在数据泄露频发的时代,将数千万人的身份证件和生物识别资料集中存放在一个中心化系统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更有批评者指出,这些数据本身可能成为专案的营收来源——透过向第三方出售或出租用户资料来货币化。

狂热不减的五个核心原因

那么,在如此多的质疑和批评声中,Pi Network 为何依然能维持近乎狂热的追随者群体?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因素。

1、零门槛的财务可及性

挖矿 Pi 需要的是注意力,而不是资金。用户每天只需打开一次应用程式即可确认活动,无需购买 GPU,无需支付电费,甚至不需要理解复杂的技术概念。这种框架降低了感知风险,让任何拥有智慧型手机的人都能存取网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接触加密货币的唯一现实途径。

分层激励机制将体验游戏化,将随意点击转换为渐进式的进步。每次邀请成功、每次建立安全圈、每次完成任务,都会带来即时的正向回馈。这种心理设计类似于社交媒体的按赞机制或手机游戏的升级系统,能够有效维持用户参与度。

2、手机优先设计的时代优势

Pi 将自己定位为「智慧型手机时代的加密货币」。它摒弃了钱包和挖矿设备,将参与简化为一键操作。分析师强调,这正是 Pi 真正的创新之处:它透过一个轻量级、节能的系统(基于 SCP 而非 PoW)将非技术、缺乏银行帐户或对加密货币感兴趣的用户转化为参与者。

2025 年,全球智慧型手机用户超过 69 亿,这意味着像 Pi 这样的行动优先加密实验的潜在市场可能比比特币钱包(约 4.6 亿)更大。这种规模差异让 Pi 的支持者相信,即使当前存在问题,只要能够解决技术和监管障碍,Pi 未来的增长空间将是惊人的。

3、社群认同作为情感动力

标签很重要。Pi 用户称自己为「先锋」(Pioneers),而像每日点击、推荐和团队建设这样的仪式,创造了社交凝聚力。诸如 PiFest 和「Pi 地图」之类的活动强化了人们的活跃度,让参与者有了归属感。

这种社群认同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黏性。人们不仅是在投资一个加密专案,更是在参与一个全球社会运动。当批评者攻击 Pi 时,许多用户会本能地为其辩护,因为否定 Pi 就等于否定他们过去几年的时间投入和情感寄托。这种心理机制让 Pi Network 能够在争议中维持忠诚的核心用户群。

即使 Pi 的「6000 万用户」这个数字存在争议,但约 1200 万个帐户的已验证活动仍然规模庞大。最近的网路分析显示,minepi.com 主要的访客国家分布为:越南(10.2%)、韩国(8.2%)、印度(6.66%)、美国(6.6%)和衣索比亚(5.2%)。这种全球化的用户分布展现了 Pi 在新兴市场的渗透力。

4、实验与希望胜过直接效用

Pi Network 的叙事刻意着眼于长远:先建构使用者图谱,再拓展实用性。这样的先后顺序使得迁移延迟或应用稀少等挫折可以被重新定义为暂时的障碍。对专案支持者来说,愿景比眼前的问题更重要。他们相信,一旦技术问题解决、监管环境明朗,Pi 累积的庞大用户基础将转化为巨大的网路价值。

生态系统的各项措施也保持活力:黑客马拉松、开发者资助和建设者基金。虽然这些并非最终成果,但它们为社区提供了可供追踪和讨论的里程碑,有助于在市场波动期间维持互动。每次核心团队发布路线图更新或宣布新功能时,社群都会重新燃起希望,认为「Pi 即将爆发」的时刻终于要来了。

5、应用内广告的营收模式争议

批评人士称该项目「唯利是图」,理由是其依赖应用程式内广告、推荐驱动的增长以及对代币的中心化控制。有些人甚至声称,其 KYC 要求可能会允许用户资料货币化。

确实,Pi Network 应用程式中存在大量广告。用户在每日点击挖矿或查看资讯时,经常会看到各种广告内容。这些广告收入流向何处?是用于支持专案开发,还是进入创始团队的口袋?由于财务资讯缺乏透明度,外界无从得知。

如果 Pi Network 主要依赖广告收入而非代币经济本身来维持运营,那么它更像是一个披着加密外衣的广告平台,而非真正的去中心化加密专案。这种商业模式与传统的社交媒体应用(将用户注意力货币化)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加上了「挖矿」的游戏化包装。

Pi Network 的未来观察重点

Pi 的持久力从来都不是短期价格的体现。真正的考验在于它能否将大众的好奇心转化为开放网路的实用功能。对于试图判断 Pi Network 前景的观察者来说,以下几个讯号至关重要:

去中心化实践:证明「开放网路」并非空谈。独立验证器的数量、节点分布的地理多样性、以及核心团队是否愿意逐步释放控制权,都是判断去中心化程度的关键指标。真正的整合(而不仅仅是应用程式内讯息传递)才能证明专案的技术价值。

主流交易所上市:在新一轮大型交易所介入之前,价格发现和用户信任仍然有限。大型 CEX 对于上币标准极为严格,如果 Pi 能够满足其要求并成功上市,将是对专案合法性的强大背书。反之,如果主流交易所长期拒绝上币,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生态系统交付:资助的黑客马拉松、即时应用程式和积极使用比部落格更新更重要。Pi 声称有 210+ DApp 和 23,000 个开发中专案,但关键是这些应用是否真的有人使用。日活跃用户数、交易量、开发者留存率等硬指标,将比花哨的公告更能说明生态健康度。

KYC 与迁移进度:透明、不断成长的链上使用者数量将构成任何功能性经济的基础。如果 KYC 积压问题持续,大量用户无法将挖矿所得转移到主网,整个经济模型将无法正常运转。

如果这些里程碑能够顺利推进,Pi 的炒作可能会开始转向经过检验的实用性。如果进展停滞,那么该专案的主要产品仍然是信心(而非基本面),最终将难逃泡沫破裂的命运。

PI-2.39%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吉轩67868vip
· 6小时前
挂高价单,抵抗平台和恶意做空的死鲸鱼
回复0
GateUser-8a9fbed0vip
· 11小时前
文字功底不错
回复0
马斯克777vip
· 11小时前
太难了
回复0
币圈阿荣vip
· 12小时前
你个死黑粉有多远滚多远
回复1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