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 (BTC)价格预测:ETF资金流出微弱暗示“清算瀑布”而非牛市投降,11万美元关键支撑位成多头生命线

上周五的闪崩导致比特币价格跌破 120,000 美元,并在过去 7 天内下跌了 6.6%。然而,本周一比特币现货 ETF 仅净流出 3.26 亿美元,与此前两周近 60 亿美元的流入相比,这一数据规模微小,强烈暗示市场经历的是“清算瀑布”,而非牛市“投降式抛售”。尽管衍生品市场的未平仓合约(OI)在短短几天内下降了 11.5%,且市场情绪仍然谨慎,但技术分析显示比特币在 110,000 美元的关键需求区获得了强劲支撑,交易量激增,为可能到来的强劲反弹奠定了基础。

机构投资者未离场:ETF 数据驳斥“投降式抛售”

尽管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但与 ETF 相关的资金流动数据却出人意料地保持稳定,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积极信号。

· 资金外流规模微小

根据 Farside Investors 的数据,本周一比特币挂钩的 ETF 仅有 3.26 亿美元的净流出。在此之前,比特币 ETF 连续 9 天实现正向净流入,累计金额接近 60 亿美元。与此前的巨额流入相比,此次外流的规模微不足道,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并未因价格大幅回调而恐慌性离场,上周的暴跌更可能是过度杠杆的交易者被强制清算所致。

· 年初至今仍录得可观涨幅

即使目前比特币价格徘徊在 113,000 美元附近,其年初至今(YTD)仍实现了 21% 的涨幅,紧随以太坊(ETH)同期的 24% 涨幅之后。

宏观与技术警示:OI 下降与美联储降息悬念

尽管机构资金面稳定,但市场仍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谨慎信号,尤其是宏观经济和衍生品市场方面。

· 未平仓合约显著下降

作为衡量市场投机兴趣的重要指标,比特币的未平仓合约(Open Interest, OI)在上周五暴跌后急剧下降了 11.5%,目前降至 656,840 BTC。虽然该指标已从 624,400 的低点逐步回升,但低迷的读数仍表明交易员尚未准备好大规模重返市场。

· 市场情绪谨慎

恐惧与贪婪指数目前处于 42,表明投资者在经历了上周五的事件后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市场情绪仍处于压抑状态。

· 美联储降息或将推迟

市场正在等待美联储(Fed)如何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采取的敌对关税措施。如果美联储认为关税增加会导致通胀走高,它可能会选择推迟本月预期的降息行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周二的全国商业经济协会会议上并未就未来利率决策发表评论,这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若美联储推迟市场普遍预期的 25 个基点(25bps)降息,可能会对加密货币价格产生灾难性的即时影响。

11 万美元需求区成多头生命线:强大反弹概率高

BTC价格预测

(来源:TradingView)

技术面分析则呈现出积极的趋势,预示着比特币价格可能正在为一次强劲的反弹做准备。

· 110,000 美元的关键支撑

比特币价格在 110,000 美元的关键需求区域获得支撑后迅速反弹。该区域与一条重要的趋势线和水平支撑位形成合流。这是价格第三次触及这条趋势线并立即做出积极反应,大大增加了该支撑位的技术重要性。

· 交易量激增显示强大买压

过去几天的交易量已超过 14 日移动平均线,这表明在 110,000 美元附近存在显著的买盘压力。基于这些技术指标,除非有类似于特朗普社交媒体帖子引发的“黑天鹅”事件再次发生并催化另一场清算,否则比特币强劲反弹的几率在技术上看起来很高。

· 短期目标位展望

在这种看涨情景下,比特币的第一个目标将是重返 120,000 美元区域,如果看涨动能持续积累,价格有望进一步强劲推高至 130,000 美元。多数交易平台现已支持使用 Google Pay 购买比特币,操作简洁安全。新手可参考逐步购买指南:注册、验证身份、绑定支付、下单购买并将 BTC 转入钱包,即可完成整个流程。

结语

比特币 ETF 的资金流动数据证明了上周五的暴跌是“清算瀑布”而非牛市“投降”,这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了信心。然而,市场仍被美联储降息的悬念和衍生品 OI 下降所带来的谨慎情绪笼罩。尽管宏观不确定性犹存,但技术面在 110,000 美元关键需求区形成的强劲支撑不容忽视。多头与宏观风险的博弈将决定短期方向,但从技术结构来看,比特币似乎已为下一波冲击 130,000 美元奠定了基础。

注:本文为新闻资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市场波动剧烈,投资者应谨慎决策。

BTC0.67%
ETH3.64%
最后编辑于2025-10-15 01:05:5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