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路詐騙是加密貨幣產業中極具惡意的詐欺行為,指計畫創辦人或開發者在募集大量資金後,蓄意消失或終止項目,並攜走所有投資人資金。這類行為多見於ICO(首次代幣發行)、DeFi(去中心化金融)計畫或交易所。雖與傳統金融市場的龐氏騙局類似,但因區塊鏈領域監管不完善且交易高度匿名,使得跑路詐騙更難預防與追查。這類詐騙使加密貨幣產業損失數十億美元,並嚴重打擊投資人信心及整體產業聲譽。
跑路詐騙通常具有數項關鍵特徵,協助投資人辨識潛在風險:
相關概念如"rug pull"(拉地毯),意指DeFi計畫創建者突然抽走流動性池資金,導致代幣價值瞬間崩潰。兩者主要差異在於,跑路詐騙多涉及更複雜的項目架構與更長的預謀期。
跑路詐騙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數據,僅2021年,跑路詐騙與其他加密貨幣詐欺即造成約28億美元損失,此數字於2022年進一步增加。
對投資人與產業參與者而言,跑路詐騙帶來多重風險與挑戰:
防範措施包括:仔細審查團隊背景、檢閱程式碼審計報告、驗證社群真實性、警惕過高報酬承諾、分散投資,以及堅持僅投資於自己充分理解的項目。
跑路詐騙為加密貨幣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阻礙,不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也損害整體產業的合法性與公信力。隨著產業逐步成熟,更完善的監理制度與更透明的項目治理架構,有望減少此類詐欺事件的發生。加強投資人教育也同樣重要。然而,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警覺與盡職調查,仍是投資人自我保護的最佳防線。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