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風險:策展人正逐漸成為新一代「經紀人」

11/21/2025, 5:16:24 AM
中級
DeFi
Glassnode 最新每週報告指出,比特幣一度下探至 89,000 美元,短期持有者面臨極大壓力。鏈上平均成本全面跌破,市場氛圍立即轉向保守。比特幣現貨 ETF 持續出現淨流出,期貨迅速收縮槓桿,反映需求疲弱。投機資金也同步撤離。期權市場積極重新定價風險,隱含波動率與偏態顯著提升。90K 看跌期權溢價飆升,顯示市場強烈需求對下行風險進行避險。報告系統性解析鏈上、ETF 與衍生品數據,揭示關鍵風險訊號。整體而言,比特幣目前正處於溫和熊市。

策展人經濟

在過去18個月,去中心化金融領域出現了嶄新的金融中介型態。這些機構自稱風險策展人、金庫管理者或策略營運者。在Morpho(約73億美元)、Euler(約11億美元)等協議中,他們管理數十億美元的用戶存款,負責設定風險參數、挑選抵押資產並執行收益策略。業績分成比例介於5%至15%,無需執照、無監管要求、無強制資格及業績揭露,多數亦未公開真實身份。

2025年11月,Stream Finance崩盤清楚展現了此架構在極端情境下的結果。風險外溢波及全生態2.85億美元。包括TelosC(1.2364億美元)、Elixir(6800萬美元)、MEV Capital(2542萬美元)、Re7 Labs(兩金庫合計2740萬美元)等策展人,將用戶資金集中投向僅有190萬美元真實抵押、槓桿高達7.6倍的單一對手方。相關風險警告早已公開且詳盡。CBB於10月28日發布槓桿率訊息,Schlagonia更在崩潰前172天直接警告Stream。最終這些警示被忽略,因激勵機制導致部分人忽略警示。

策展人模式仿效傳統金融,卻移除了在長期失敗教訓中建立的責任體系。銀行、券商管理客戶資金時,須符合資本規範、註冊登記、受託責任並接受監管。DeFi策展人僅受市場誘因約束,而市場激勵只獎勵資產累積與高報酬,忽略風險管理。賦能策展人的協議自稱“中立基礎設施”,賺取手續費卻未承擔風險責任。傳統金融早已認知,僅靠費用激勵的中介無法免責,這一立場無法持續。

無許可架構及其後果

Morpho、Euler等協議以無許可借貸基礎設施形式存在。任何人都能創建金庫、設定風險參數、選擇抵押品並吸引存款。協議提供智能合約基礎設施,並就相關活動收取費用。此架構確實具備優勢:無許可系統消除了可能因利益衝突或無知而阻礙創新的把關者,為傳統體系外的參與者提供金融服務,且鏈上交易全程透明可稽核。

但2025年11月的案例也揭示了此架構的根本漏洞。無把關即無品質控管,無註冊即無責任追究,無身份揭露則可用新身份反覆啟動,無資本要求則策展人僅以聲譽為賭,而聲譽易於拋棄。BGD Labs創辦人、Aave貢獻者Ernesto Boado直言,策展人是在“免費把你的品牌賣給賭徒”。協議收手續費,策展人收業績分成,用戶則在失敗時承受全部損失。

Stream Finance的失敗正是無許可架構典型後果。任何人都可建金庫,策展人間以高報酬爭取存款。高收益要麼來自罕見的阿爾法(難以規模化且不可持續),要麼來自高風險(普遍且一旦爆發後果嚴重)。用戶看到18%年化報酬率就輕率投資,認為策展人已經完成盡職調查。策展人只盯手續費收入,輕易接受高風險。協議只看TVL和費用成長,未加干預,因無許可本不設門檻。

最終,這場競賽走向“劣幣驅逐良幣”:審慎策展人因低報酬吸引不到存款,激進者則以高報酬吸金,賺取更多費用,直至崩盤。市場難以區分可持續收益與高風險投機,損失終由全體參與者分擔,而策展人僅受輕微聲譽衝擊,甚至可換身份再啟動。

利益衝突與激勵失效

策展人制度內建根本性利益衝突,使Stream Finance式失敗幾乎不可避免。策展人賺取管理費和業績分成,直接誘使他們最大化存款與報酬,無視風險。用戶要安全與合理報酬,策展人只關心手續費。最危險的是當兩者激勵背道而馳,而高報酬必須承擔用戶難以接受的風險。

RE7 Labs案例極具代表性。他們在xUSD整合前便發現“中心化對手方風險”,Stream的風險集中於匿名且缺乏透明度的外部基金經理。即便如此,RE7 Labs基於“用戶與網路需求”仍推進整合,手續費誘因壓倒風險考量。資金損失後,RE7 Labs僅名譽受損,無實際經濟責任,損失全由用戶承擔。

這套激勵機制甚至懲罰了謹慎。拒絕高風險高報酬機會的策展人失去存款與手續費收入,被激進者超越。激進者在崩盤前持續獲利,即便最終用戶巨虧。多家策展人和金庫將用戶資金投入xUSD倉位且未透明揭露,導致存款人暴露於Stream遞迴槓桿和鏈下黑箱。用戶本以為是穩健策略,實際資金卻集中於高槓桿風險。

策展人一般收取5%至15%收益分成。表面合理,但實際只分收益不分虧損。策展人只被激勵最大化報酬,缺乏風險控管動力。若1億美元金庫年化收益10%,策展人收100萬美元;加倍風險賺到20%,收200萬美元;若崩盤用戶虧50%本金,策展人僅失去未來分成,已賺手續費照收,用戶則虧5000萬美元。這就是典型的只賺不賠遊戲。

協議本身也存利益衝突。Morpho、Euler等透過金庫活動收取手續費,有動機容許高風險高報酬金庫吸納資金,即便風險過高。協議自稱“中立”,但本質仍為利益相關方。傳統金融監管早知中介獲利無法免責,佣金券商亦需對客戶負基本義務。DeFi協議尚未建立此責任。

問責真空

傳統券商或資產管理若虧損客戶資金,將面臨監管調查、牌照吊銷、民事賠償甚至刑事責任等後果。這些機制可事前抑制過度冒險。雖然無法杜絕所有失敗,但可顯著降低魯莽行為。

DeFi策展人虧損客戶資金時,多數協議服務條款更直接免責,身份往往難以追究,僅受名譽影響,無牌照可吊銷、無監管調查、無受託責任、無民事賠償。策展人可累積虧損、關閉金庫,換新身份再啟。

2024年3月Morpho事件直接展現問責真空。一只Morpho金庫因Chainlink預言機價格偏差虧損約3.3萬美元,當用戶索賠時各方均拒絕負責:Morpho主張為基礎設施,金庫策展人稱遵守協議,Chainlink則表示運作正常。結果無人擔責、無人賠付。雖規模有限,但已立下“出事無人負責”的先例。

這種問責真空是協議刻意安排:服務條款免責,文件強調無許可,法律結構設於監管窪地DAO或基金會之下。此安排雖符合法律邏輯,卻使數十億美元用戶資金由缺乏實質問責的主體管理。經濟學稱此為典型道德風險:無後果必然導致過度冒險,收益歸己,損失社會化。

身份揭露與問責

許多策展人採化名或匿名營運。雖有安全與隱私理由,但直接削弱問責。身份無法識別,失職、詐欺難以法律追究,也無法排除累積失敗者,更無專業懲戒。缺乏監管下,匿名營運消滅唯一問責機制。傳統金融即使無監管執法,損失客戶資金也有民事與聲譽後果。DeFi則無此約束。

黑箱策略與“專業神話”

策展人自詡風險管理專家,宣稱能挑選安全資產、設定合理參數、優化資金分配。宣傳強調專業分析與嚴密風控。但2025年11月的現實是,許多策展人既無基礎設施也無真正專業能力,甚至無風險管理意願。傳統金融1-5%人員負責風控,設有獨立風險委員會、專責監管團隊與壓力測試。DeFi策展人多為追求收益的小團隊或個人。

策略細節幾乎未公開。策展人慣用“中性對沖”、“對沖做市”、“優化收益耕作”等術語,聽來高深,實際用戶卻不知持倉、槓桿、對手方風險或參數。不透明常以保護專有策略為由,然用戶有權知悉資金風險。不透明非優勢,反成詐欺與魯莽溫床,直到崩盤後才被揭露。

Stream Finance黑箱策略達災難級。其TVL號稱5億美元,鏈上僅可驗證2億美元,剩餘3億美元由身份、資格、策略全無揭露的鏈下“外部基金經理”掌控。Stream頻繁使用“中性對沖”、“對沖做市”等術語,卻從未公開持倉與槓桿。Schlagonia事後分析揭示,結構僅靠190萬美元真實抵押實現7.6倍槓桿擴張。存款人對此一無所知,原以為“穩定幣”有真實儲備,實則全靠遞迴借貸支撐。

“專業迷思”可能導致用戶未能獨立判斷風險。只要“風險策展人”採納高報酬機會,用戶便認為已做盡調。RE7 Labs案例顯示,盡調雖發現風險,卻因收益與需求而被忽略。具備能力、分析正確,卻因激勵機制而放棄原則。明知風險卻選擇忽略,更具危險性。

儲備證明:技術成熟,落地罕見

加密儲備證明技術(Merkle樹、零知識證明)已成熟高效,可於不洩露帳戶或策略細節下驗證儲備率。Stream Finance未用儲備證明並非技術障礙,而是刻意選擇不透明,讓詐欺在多次預警下仍能持續。協議應強制所有大額策展人公開儲備證明。缺乏儲備證明如同銀行拒絕外部稽核。

2025年11月的證據

Stream Finance崩盤是策展人模式失敗的完整案例,展現盡調不足、利益衝突、警告無視、不透明及問責缺失等所有問題。透徹理解本案,有助認識系統性變革的必要性。

失敗時間軸

Yearn Finance開發者Schlagonia在崩盤前172天分析Stream倉位,5分鐘即發現致命漏洞並直接警告團隊。Stream以1.7億美元鏈上抵押支撐5.3億美元借貸,槓桿達4.1倍。結構為遞迴借貸,deUSD抵押借xUSD,形成閉環,確保二者一同崩潰。剩餘3.3億美元完全由匿名外部經理鏈下掌控。

2025年10月28日,產業分析師CBB以鏈上數據明確預警:“xUSD鏈上支持約1.7億美元,借貸協議借出約5.3億美元,槓桿4.1倍,且多為流動性差資產。這不是收益耕作,是投機賭博。”預警公開、具體且精確,指明槓桿、流動性與結構風險。隨後數週,其他分析師亦持續擴大警告聲量。

儘管權威分析師多次公開預警,策展人仍未減倉,反而持續吸引新存款。TelosC持有1.2364億美元風險曝險,MEV Capital持有2542萬美元,Re7 Labs兩金庫共2740萬美元。警告被忽略,原因是響應預警意味減倉、分成減少,業績反被留守者超越。

11月4日,Stream宣布外部基金經理虧損9300萬美元,隨即暫停提領。數小時內xUSD由1美元暴跌至0.23美元,Elixir的deUSD因65%儲備借給Stream,48小時內由1美元暴跌至0.015美元。全生態風險曝險達2.85億美元,Euler壞帳高達1.37億美元,逾1.6億美元遭凍結。

策展人與傳統券商對照

DeFi策展人與傳統券商的對照,直觀揭示策展人模式缺乏問責機制。並非傳統金融無缺陷,也非應全盤移植監管體系,但傳統金融以長期代價建立問責,而策展人模式卻主動棄守。

技術建議

策展人模式確實具備價值:專業風險參數提升資本效率、策略多元促進創新、無門檻擴大金融普惠。這些優勢可在補足2025年11月暴露問責缺陷的同時保留。以下建議根據DeFi五年實證經驗。

強制身份揭露

管理超過1000萬美元存款的策展人應向協議或第三方登記真實身份。無須公開住址,僅需能於詐欺或重大過失時追責。匿名與管理大額客戶資金不相容。DeFi中以隱私為由支持化名的論點,收取管理費時即失效。

資本要求

策展人須承擔風險資本,金庫虧損超過5%則先由策展人自有資金承擔,或要求策展人持有劣後份額先行吸收損失。現行結構下策展人只賺不賠,資本要求可有效抑制道德風險。

強制資訊揭露

策展人應以標準格式揭露策略、槓桿、對手方風險與參數,便於用戶比對。聲稱資訊揭露會洩密多屬推託,多數策展人策略本屬公開收益耕作。即時揭露槓桿與集中度不影響阿爾法,卻可讓用戶掌握自身風險。

儲備證明

協議應強制大額策展人公開儲備證明。加密儲備證明技術已成熟高效,無需揭露明細即可驗證儲備。缺乏儲備證明的策展人應禁止管理存款,可防止Stream Finance式黑箱操作。

集中度限制

協議應於合約層面強制設定單一對手方10-20%最大曝險。Elixir將65% deUSD(6800萬美元/1.05億美元)借給Stream,Stream一倒Elixir全損。集中度上限可有效防範此類風險。

協議責任

賺取策展人手續費的協議應承擔部分風險責任。可設保險基金補償用戶損失,或篩選剔除業績差與資訊揭露不足者。現行協議只收費用不負責任,經濟邏輯不成立。賺取費用的中介需負責任義務。

結語

在現行策展人模式下,數十億美元用戶資金由無約束、無問責的實體管理,形成人責真空。此並非否定模式本身,資本效率與專業風險管理確具價值,但必須補足傳統金融以慘痛代價換得的問責機制。DeFi可探索獨特的責任體系,但不能全然拋棄問責,否則只會重蹈傳統金融早期失敗。現有架構必將導致反覆崩盤,唯有產業承認賺取費用的中介必須負擔風險責任,情勢才會改變。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yq_acc],版權屬原作者[yq_acc]所有。如有疑問,請聯絡Gate Learn團隊協助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本譯文由Gate Learn團隊提供,除特別註明外,禁止轉載、分發或抄襲。

分享

幣圈日曆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DevConnect
COTI將於11月17日至22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DevConnect。
COTI
-5.31%
2025-11-21
代幣解鎖
Hyperliquid 將於11月29日解鎖 9,920,000 HYPE 代幣,約佔目前流通供應的 2.97%。
HYPE
14.47%
2025-11-28
阿布扎比見面會
Helium將在12月10日於阿布扎比舉辦Helium House網路活動,作爲定於12月11日至13日舉行的Solana Breakpoint大會的前奏。爲期一天的聚會將專注於專業網路建設、思想交流以及Helium生態系統內的社區討論。
HNT
-0.85%
2025-12-09
隼鳥升級
VeChain 已公布 Hayabusa 升級計劃,定於 12 月進行。此次升級旨在顯著提升協議性能和代幣經濟學,標志着團隊所稱的迄今爲止最注重實用性的 VeChain 版本。
VET
-3.53%
2025-12-27
Litewallet 日落
萊特幣基金會已宣布,Litewallet 應用將於 12 月 31 日正式停止服務。該應用不再積極維護,僅在此日期之前解決關鍵漏洞修復。支持聊天將在此截止日期後也將停止。鼓勵用戶過渡到 Nexus Wallet,並在 Litewallet 中提供遷移工具和逐步指南。
LTC
-1.1%
2025-12-30
sign up guide logosign up guide logo
sign up guide content imgsign up guide content img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立即註冊

相關文章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中級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Sui 是一個權益證明 L1 區塊鏈,具有新穎的架構,其以物件為中心的模型可以通過驗證器級別的擴展實現交易的並行化。在這篇研究論文中,將介紹Sui區塊鏈的獨特功能,將介紹SUI代幣的經濟前景,並將解釋投資者如何通過Sui應用程式活動瞭解哪些dApp正在推動鏈的使用。
8/13/2025, 7:33:58 AM
Arweave:用AO電腦捕捉市場機會
新手

Arweave:用AO電腦捕捉市場機會

以點對點網路為例的分散式存儲創建了一個全域、無需信任且不可變的硬碟驅動器。Arweave是該領域的龍頭,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確保持久性、不變性性和抗審查性性,這對於 NFT 和 dApp 不斷增長的需求至關重要。
6/7/2024, 1:33:46 AM
即將到來的AO代幣:可能是鏈上AI代理的終極解決方案
中級

即將到來的AO代幣:可能是鏈上AI代理的終極解決方案

AO建立在Arweave的鏈上存儲之上,實現了無限可擴展的去中心化計算,允許無限數量的進程並行運行。去中心化 AI 代理由AR託管鏈上,並由 AO 鏈上運行。
6/18/2024, 3:14:52 AM
Solv協定:集中式去中心化金融趨勢下的資產管理新範式
進階

Solv協定:集中式去中心化金融趨勢下的資產管理新範式

Solv Protocol的快速增長歸功於其對新興的“Restaking+Yield”借貸部門的關注,該部門以BTC為核心資產,並在多鏈領域橫向擴展。簡單來說,隨著Bouncebit和Ethena等重質押項目獲得牽引力,將中心化金融管理與去中心化金融市場流動性相結合的新型“集中式去中心化金融”專案已成為一股突出的力量。
6/18/2024, 3:38:45 PM
什麼是漿果?您需要瞭解的有關BERRY的所有資訊
中級

什麼是漿果?您需要瞭解的有關BERRY的所有資訊

Berry是一個Fandom捐贈平臺,為其粉絲群提供娛樂服務。它利用由區塊鏈技術提供支援的捐贈證明智慧演演演算法,以促進Berry生態系統內的Fandom捐贈,應用內購買,門票和活動預訂。
6/9/2024, 7:56:52 AM
潛入超液體
中級

潛入超液體

Hyperliquid的願景是開發一個鏈上開放的金融體系。這個生態系統的核心是超流動性L1,每次互動,無論是單子、取消還是結算,都是鏈上執行的。Hyperliquid在產品和行銷方面表現出色,沒有外部投資者。隨著第二季積分計劃的推出,越來越多的人對鏈上交易充滿熱情。Hyperliquid已經從交易產品擴展到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
6/19/2024, 6:34:3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