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上的Web3生態系高速成長,平台擁有超過8000萬活躍用戶,用戶在此交流訊息、進行加密交易並打造社群。然而,專門鎖定加密貨幣用戶的高階詐騙行為也隨之激增。掌握Telegram詐騙識別技巧,已是每位參與者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詐騙分子頻繁假冒真實加密項目、Gate等交易所或區塊鏈領域知名人士,偽造個人資訊。這些不法分子常主動私訊用戶,推銷「高報酬」投資、虛構空投或假冒技術支援。隨著詐騙者操控手法升級,他們善用緊迫感、專屬感和權威形象,誘導受害者迅速下決定。安全研究員分析已確定的詐騙帳號對話紀錄,發現其常見語言特色包含過度正式、語法混亂及標點異常。提升對這些細微警訊的敏感度,尤其是在與新聯絡人討論投資機會或索取個人資料時,可大幅降低受騙風險。
遇到Telegram可疑行為時,掌握正確檢舉流程能有效保障自己及整個社群。檢舉步驟會因情境略有差異。私訊檢舉時,先開啟與嫌疑人對話,點選上方用戶名稱,找到選單中的三點,選擇「檢舉」,並依提示提交違規類型。遇到冒充案件,Telegram官方設有 @notoscam 帳號,用戶可透過此管道提交截圖及詳細詐騙資訊。檢舉時,附上時間戳、詐騙者用戶名及相關證據,有助提升審核效率。在群組遇到詐騙,可長按問題訊息,選擇「檢舉」,再選定對應違規類型。針對持續性或規模較大的詐騙網路,用戶也能發信至abuse@telegram.org,詳細說明詐騙過程。安全專家指出,檢舉內容若含具體虛假聲明或可疑交易截圖,審核員回應速度比一般檢舉快76%。
面對Telegram日益複雜的威脅,數位資產保護必須多層防護,遠超基本警覺。Telegram安全措施應結合進階安全設定,特別適合高頻管理大額加密資產的用戶。一項極為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作法,是將加密活動分區管理:分別建立公開交流帳號與投資專用帳號。2025年初安全審核顯示,採用分區策略的用戶遭受釣魚攻擊成功率比單一帳號用戶低83%。Telegram隱私設定可有效增強安全性——合理設定後能限制手機號碼可見、禁止訊息轉發及阻擋陌生人邀請入群,進而大幅降低風險。硬體二步驗證設備安全性遠高於軟體方案,正確使用下遭破解機率低於0.01%。交易前多元管道核驗身分至關重要;研究顯示,採用跨平台認證的Gate及主流交易所活躍用戶,受騙成功率降低91%。
因應Web3領域不斷升級的安全威脅,Telegram安全架構持續優化。平台積極強化詐騙防護,推出多項安全新功能,協助用戶提升防護力。官方認證徽章上線,有效杜絕冒充問題,幫助加密用戶辨識真實項目公告與仿冒內容。Telegram檢舉演算法現採用機器學習,精準識別已知詐騙模式,快速應對可疑行為。系統會分析訊息內容、帳號行為及用戶互動資料,提前標記可疑操作,預防風險。平台同時導入權威身分認證服務,為加密社群架設安全防線,安全審核顯示認證群組詐騙嘗試率下降92%。
| 安全功能 | 防護作用 | 實施難度 | 
|---|---|---|
| 自毀訊息 | 防止敏感資訊外洩 | 簡單 | 
| 兩步驗證 | 阻擋未授權存取 | 中等 | 
| 活躍工作階段管理 | 識別異常登入 | 簡單 | 
| 認證徽章 | 防範冒充詐騙 | 平台自動實施 | 
| 私密聊天 | 敏感通訊端對端加密 | 中等 | 
Gate高度重視這些安全創新,持續以詳細指南及線上課程協助用戶發揮安全功能最大效益。將安全措施融入日常溝通,已明顯提升整體安全水準。積極落實安全協議、善用新功能的社群,其詐騙成功率顯著降低,大型加密群組推行驗證流程及定期安全訓練後,詐騙檢舉下降超過7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