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ge may contain third-party content, which is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not representations/warranties) and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n endorsement of its views by Gate, nor as financial or professional advice. See Disclaimer for details.
Rita Liu, CEO of Yuanbi Technology ile özel röportaj: Stabilcoin altyapısını sağlamlaştırmak ve senaryo seçimi de önemli
采编:Jae, PANews
在Web3“脱虚向实”的大趋势下,稳定币的应用场景正从加密原生市场加速走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对于效率痛点突出的跨境支付领域,合规稳定币被视为新一代解决方案的核心组件。圆币科技CEO Rita Liu无疑是稳定币赛道的领军人物。近期,PANews对Rita Liu进行了独家专访,深入探讨了圆币科技的产品创新、生态布局以及她对PayFi行业的独到见解。
Rita Liu的职业生涯横跨传统金融与前沿科技,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深耕多年,亲历了移动支付从萌芽到普及的全过程。如今,她将“信任即基石”的理念带入Web3世界,坚持以合规为锚、以生态为帆,推动稳定币从资产层到应用层的全链条创新。
在Rita Liu的带领下,圆币科技定位于成为加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桥梁,通过构建钱包、出入金等一体化设施,让传统企业接入下一代支付解决方案。如今,圆币科技已形成涵盖稳定币发行监管框架建设与支付创新的双引擎布局。一方面,其全资子公司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参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另一方面,新品牌“源稳支付”(OristaPay)聚焦 B2B 跨境结算场景,实现分钟级支付与结算的突破。Rita Liu认为,稳定币的真正价值是在于“让每一笔支付都能更高效、更透明、更可信”。
在谈及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时,Rita Liu深入剖析了全球跨境支付的痛点,分享了圆币科技在合规框架下的生态蓝图,也展望了PayFi赛道从“百花齐放”走向“超级应用”的未来趋势。她强调,真正的创新不在于追逐风口,而在于深耕场景、打磨体验,让稳定币成为实体经济中“被需要”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专访的文字整理:
专注于B2B跨境结算
PANews:幸会Rita,请做个自我介绍并回顾下圆币科技的发展历程。
**Rita Liu:**我是圆币科技的CEO,Rita Liu。圆币科技于2020 年在香港成立,现在有两大业务线,首先是稳定币创新相关的全资子公司圆币创新科技,并在去年 7 月进入了香港稳定币发行方的沙盒。其次是支付创新相关的业务线,我们在9月底宣布成立的一个名为OristaPay的新品牌,中文是源稳支付。简而言之,我们集团所有的业务线都与稳定币支付相关,并通过不同的实体支持不同的业务线。我们的愿景是促成稳定币在实体经济当中的真实采用,协助跨境贸易解决支付端的难题,并扩展稳定币的应用场景。
PANews:刚才您也提到在前段时间推出了新品牌“源稳支付”,能否分享这一举措背后的战略考量呢?
**Rita Liu:**主要是为了区分稳定币的发行与支付业务。5月 21 号,香港立法会通过了《稳定币条例草案》。我们的全资子公司圆币创新科技,就是在做香港本地稳定币相关监管框架建设,积极参与香港金融科技领域的合规实践,去年也进入到了稳定币发行人的沙盒。
就整个稳定币市场而言,除了发行以外,还有一系列相关生态。其中一个就是从去年开始特别火的稳定币支付赛道。稳定币支付其实也有不同的场景,如B2B、B2C、C2C等。源稳支付就是一个专注于B2B场景的稳定币支付平台,其中包含了钱包、法币、出金等功能。
PANews:源稳支付专注跨境支付服务,您认为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中,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Rita Liu:**我认为,不管是全球的支付体系,还是金融体系,如今在不同的环节中依然存在效率低下或者不透明的现象。现在的电子化系统,实际上是从原来的纸质化系统构建演化而来的,存在很多中间商。一旦有中间商,就容易不透明。以全球的跨境支付为例,我们经常提到Swift系统,但其实 Swift只做报文,也就是信息流。
假设我要从香港汇款到另一个国家,其中除了Swift会发送个报文信息流以外,清结算是由银行之间去完成的,也就是中间行,但其实它们就是私有账目之间的对账,也就是说,你如果要汇款到一个当地金融体系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它的当地中间行关系不多,比如香港到某一个非洲国家,期间很有可能要经过好几家中间行,它们的存在就会造成不透明。哪些中间行会扣费?钱什么时候会到账?这些信息都是模糊的。
如果使用稳定币的话,它是基于区块链将信息流与资金流合一的,是真正的原子结算,也就是支付即结算。全球任何角落的价值交换都可以在分钟级、秒钟级完成,无论效率,还是透明度都远高于传统支付方式。
以香港为源点,聚焦应用场景落地
PANews:针对您刚才提到的问题,圆币科技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又是什么呢?
**Rita Liu:**从长远来看,我觉得圆币的优势有两点。第一点是品牌,我原本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蚂蚁当时提出的一个Slogan特别深入人心:因为信任,所以简单。金融就是信任为基础的,圆币从自2020 年成立到今天,从第一天开始就将合规合法作为立业之本。稳定币也必须是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去发行或流通,才能够真正地被大规模应用。
五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不管市场上发生什么,圆币始终想树立起一个可信赖、可靠的品牌形象,就是我们永远坚定不移地在服务客户。简而言之,经过五年的积淀,我们就是要塑造出是一个合规合法且可信赖的平台。
第二点就是专注于全生态建设,我们所有的业务都与稳定币相关,不管市场上出现什么样的诱惑,我们一直都在深耕稳定币相关的创新,打造稳定币生态。
大家现在经常质疑,稳定币发行出来到底有没有应用场景?我们认为,香港其实不缺应用场景,缺的是从 0 到 1 的实践,尤其是对于传统企业和个人而言。用户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接触过很多稳定币的内容,但却不知道该怎么用。钱包就是个典型例子,教育成本非常高,但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Web 3的用户体验在变得越来越好,自托管钱包的用户体验也是越来越好的,包括出金与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等。支付不是一刀切的,B2B场景和B2C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涉及到需要不同的支付解决方案,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初的愿景,也就是连接Web 2和Web 3,我们必须要把Web 3的优势和Web 2 的精华结合起来。
通过稳定币支付平台OristaPay,给客户提供前端产品,包括出金、结算等一系列服务。等香港发行合规合法的稳定币以后,对于客户而言就很方便了,因为它们已经有现成的账户跟基础设施能使用了。我们在布局全生态的同时,也会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做大量前期教育工作,引导大量的传统企业客户入场。
PANews:在不同司法辖区中,跨境支付涉及的合规要求复杂,圆币科技如何保证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合法合规性?
**Rita Liu:**从比较主流的国家或地区开始,全球的监管都在越来越成熟。首先,从公司准则的角度出发,我们作为一家以合规合法为基准的企业,到任何地方的第一反应就是公司做的这项业务在当地是否合规。其次,从全球稳定币监管的角度来讲,就是刚才提过的几个主要司法辖区,已经有相应的法案落地了,但也还在实施过程中。
以美国为例,其实《天才法案》已经通过成为法律了,但是还没生效,而且它的监管细则也还没有发布。监管细则就包括了美国财政部相关的所有体系,如反洗钱的标准体系等,都会有相应的监管细则,但现在这些都还没出台。因此,我认为,全球监管的合规合法化进程还处于比较早期。
接下来,各大主要司法辖区之间可能会推行互认,也就是企业在一个司法区获取的牌照,其发行的资产也可以去另一个司法区当地合规合法的流通。美国的《天才法案》里面也有提到,在明年生效之前会出台互认标准。哪些地区可以互认、互认标准如何制定等问题,都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融合。互认对于企业在全球展业的过程中,将带来更少的摩擦。因此,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PANews:圆币科技未来业务的重点和发展重心会在哪里?
**Rita Liu:**圆币科技从 2020 年成立,一直坚持至今。简而言之,我们非常认可稳定币赛道的前景,整个生态也有很多仍待建设的地方,我们希望能参与到各个环节。接下来1到2年,可能会出现强融合的趋势,比如形成联盟或所谓的“超级应用”。
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更深地捕捉价值,比如稳定币发行方在开发公链、交易所也在发行稳定币等。之后,支付公司也可能会开发自身的稳定币或公链,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圆币的核心就是以合规合法为导向,在融合的过程深入参与到各个环节,包括钱包、出入金等,帮助实体企业采用合法合规的稳定币。
我们计划全生态布局。我经常提到“四层理论”,包括清算层、资产层、出金层和最顶端的应用层。圆币目前还没开发自用的公链,但我们跟 Hashkey 与Solana、Aptos等股东紧密合作,其实也是有布局的。因此,全生态布局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战略,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当真正渗透到实体经济以后,你会发现很多用户是有使用意愿的,但目前的门槛还是太高了。
PANews:您认为香港在稳定币发展方面,相较全球其他地区有哪些独特优势?
**Rita Liu:**我认为,香港的独特优势很明显。圆币从一开始就专注B2B业务,香港又是全球的贸易结算中心兼金融中心。此外,香港也有法律、金融基建等方面的优势,都是非常适合做 Web 3相关创新的。
当然,全球可能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但香港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机会,毕竟在稳定币时代到来前,香港就已经是大中华区最主要的结算中心了。以此类推,进入稳定币时代,香港极有可能仍旧保持着先发优势。因此,它就承担了相当重要的窗口角色,我们的业务也由此展开。
圆币专注于B2B,但服务实体经济并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容易。虽然企业普遍存在比传统支付更高效、更低成本的诉求,但吸引它们采用新产品的前提是把基建及客户体验做好。
另外,相较全球其它地区,香港在稳定币与加密资产监管相关的立法进度是相当高效的。以前,金融相关的立法从通过到生效可能要9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然而,稳定币的立法从通过到生效只经历了两个半月,堪称史无前例,这就表明了香港的决心,同时也是我们始终看好香港并在其扎根的原因。
PANews:近期,Paxos 意外铸造销毁 300 万亿 PYUSD 的乌龙事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对于这类合作伙伴的风险,请问圆币科技在技术治理与内部控制层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用来预防类似风险?
**Rita Liu:**现在行业都有着加密金融要向上走的共识,从草莽式发展到稳定且合规的大规模应用,但Paxos的“乌龙事件”在传统金融也不是没发生过。每几年就会有某家银行发生类似金额输错或错误转账的问题,因为传统金融机构底层都是中心化账本,所以这种情况其实也发生过挺多次。
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加密金融,对于涉及到金钱的问题都应抱有严肃的态度,在制度上需要有极强的风控、治理等。虽然传统金融也并非完美,但在治理、合规等方面仍然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加密金融去学习。
加密行业在技术层面有着诸多优势,但如何通过技术去打造用户信任是个值得全行业深思的问题。
PANews:圆币科技在今年 7 月对外公布完成 4,000 万美元 A2 轮融资,未来在产品或技术上有哪些重点投入?
**Rita Liu:**刚才提过的全行业布局需要真正为实体经济赋能,其中各个环节都涉及到大量的建设工作以及资源投入。
9月底,我们宣布正式成立源稳支付其实就是第一步,从品牌的角度将业务线划分得更加清楚。OristaPay就是从支付、钱包托管、从用户体验等客户端角度出发,为传统金融机构与实体客户提供服务。
我们的愿景是从一开始就专注于 B2B 的稳定币基建,钱包是支付行业十分重要的一个议题,因为用户的资产最终所在的地方就是最核心的点。
其实,现在也有B2C或者C2C的钱包。我们目前的定位就是专注于B2B的企业级钱包,为各个传统领域的贸易企业采用稳定币解决它们自身痛点提供更丝滑的客户体验。总而言之,我们进行全行业布局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
PANews:您认为现阶段 PayFi 赛道的发展面临痛点有哪些,以及下一个增长曲线或主流趋势会是什么?
**Rita Liu:**我认为,目前PayFi的创新倒不存在什么痛点,业内百花齐放,而且在各地监管越来越成熟的行业背景下,PayFi 从原来的一种概念,现在已经落地到各个应用场景了。
我也对行业的发展非常兴奋,有B2B、B2C、汇款、支付卡片等各类应用或业务出现。行业内的不同角色在逐步融合,比如交易所、稳定币发行商、传统支付机构也都开始涉足PayFi。虽然我们目前是专注于B2B ,大家可能也都是从不同的应用场景切入,但不同角色的融合就可能会朝着“超级应用”的方向发展。
行业面临的整体挑战主要还是在不同司法辖区内的不同监管进度,企业要去符合当地的情况,但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挑战,各类金融机构都会面对。因此,公司需要对各地的监管情况保持紧密关注。
PANews:根据您的经验,您会给赴港参与稳定币业务的机构或团队提供哪些建议?
**Rita Liu:**我觉得选对并做透应用场景是很重要的。如果企业的产品在某一领域能够被100 个人非常热爱 VS 10,000个人都觉得可用可不用,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针对垂直的服务对象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这其实也始终是Web 3的一个重要课题。简而言之,我的建议就是选好场景,并且持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