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计时 2 天开启!💥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创意赢取奖励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就有机会瓜分 13,333 枚 TRUS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动详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3 TRUST)
🥇 一等奖(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奖(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奖(10名):500 TRUST / 人
之前跟朋友鼓捣交易机器人,最头疼的就是那玩意儿跟金鱼一样的记性。每次让它干点活,都得把你的交易习惯、滑点容忍度、风险偏好从头到尾交代一遍,沟通成本比写代码还高。
所以看到Warden Protocol @wardenprotocol 最近的更新,感觉一下子对路了。他们给链上的AI代理(Agents)装了个“记忆层”。
这玩意儿听着简单,但改变是根本性的。它让AI不再是执行完一次性任务就失忆的“脚本小子”,而是变成了一个能记住上次交互逻辑的“老伙计”。你这次让它去跨链挖矿,它能直接调用上次你设定的参数和策略,不用你再当复读机。
这个升级,直接把Warden从一个简单的“任务执行层”,变成了一个AI逻辑能持续学习和进化的“实战场”。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AI代理终于从一个“实验品”变成了真正能干活的“生产力工具”。
那么,当一个链上AI代理不仅能执行命令,还能记住并学习你所有的交易历史和偏好,它离“自作主张”地帮你进行下一笔交易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