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困境:为什么Solana可能会超越以太坊



我已经观察区块链领域的发展多年,Justin Bons 最近关于 Solana 可能成为最去中心化区块链的说法让我感触颇深。作为 Cyber Capital 的创始人,Bons 不仅仅是在空谈预测——他在挑战我们衡量去中心化的基础。

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对去中心化的经济学方法。Bons并不是过分关注硬件要求,而是将问题框定在费用收入上。他辩称:“去中心化最终来自费用。”他建议,如果没有有意义的L1可扩展性,“以太坊就会输掉这场比赛。”

这种观点颠覆了传统智慧。如果他是对的,以太坊的聚合中心策略实际上可能会通过将费用推离基础层来破坏其去中心化。同时,Solana的激进L1扩展可能会创造一个良性循环:更多的吞吐量产生更多的费用,这为验证者经济提供资金并支持更广泛的运营商集。

Bons 引用的数字令人震惊。他声称 "以太坊的中本聪系数是 2!Solana 的中本聪系数是 19!" - 最低需要的验证者数量在两个网络之间有着戏剧性的差异。他将以太坊 "未实施原生委托" 的决定归咎于让一个流动性质押提供商主导了整个生态。

从安全预算来看,他的计算表明以太坊的预算大约为505亿美元,而Solana的预算约为253亿美元。关键是?“SOL价格只需要翻倍就能超过ETH的安全预算。”考虑到以太坊的市值大约是其五倍,这是一个大胆的说法。

但真正让我感到困惑的是:Bons 挑战了较低节点要求自动等于更大去中心化的概念。相反,他提出了一种更微妙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规模上的效用产生的费用流为更广泛的验证者参与提供资金。如果没有这些费用,去中心化的可持续性到底有多大呢?

他所描述的因果循环直观上是有道理的:吞吐量 → 使用 → 费用 → 验证者利润 → 质押分散 → 审查抵抗。如果这在L1上复合,Solana的去中心化确实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过以太坊。

当然,这两个区块链都不完美。但是Bons的框架迫使我们重新考虑真正的去中心化在实践中的意义。这是关于理论上的可及性,还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市场最终将决定哪种方法占上风。
SOL10.32%
ETH10.52%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