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 IRYS 还在用 PoW 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团队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2025 年了,以太坊都转 PoS 三年了,Solana、Sui 这些新链直接 PoS 起步,你还在搞 PoW?

直到我花了一个晚上研究完他们的设计,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那个让我傲慢的认知陷阱
说实话,我以前一直觉得:PoW = 落后,PoS = 先进。

这个认知是怎么来的?

2021 年,以太坊宣布要转 PoS,整个行业都在讨论「PoW 太耗能」、「PoS 更环保」、「PoS 是未来」。

那时候我也跟着喊,觉得所有还在用 PoW 的项目都是「技术落后」。

但我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同的链,需求是不一样的。

那个让我「啊哈」的技术细节
当我看到 IRYS 的 PoW 设计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卧槽,PoW 在数据链上,竟然是最优解?

问题的关键在于:数据链需要证明「我真的在存这些数据」。

PoS 链怎么证明?只能不断提交存储证明交易。

但数据一多,这些证明交易就会塞满区块,整个链就撑爆了。

所以很多 PoS 存储项目,最后都把历史数据剪掉,丢到中心化数据库托管。

这 tm 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吗?你说自己是去中心化存储,结果数据存在 AWS 上?

IRYS 的「抽查」逻辑
而 IRYS 的 PoW,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把 PoW 当作抽查机制。

矿工不停生成存储证明,偶尔出一个满足条件的解,就打包进区块。

一个解,代表了背后无数次验证。

就像考试的时候,老师不需要看你做的每一道题,只要抽查几道难题,就能判断你有没有认真学。

这样,链上不需要记录所有证明,扩展性自然就上去了。

那个让我佩服的组合拳
但看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问题:

纯 PoW 会有投机打法,矿工可能刷号蹭挖。

IRYS 的解决方案是:PoW + Stake。

每 16 TB 分区都要抵押保证金,才能有资格出块。

这样既能防止刷号,又能解决网络传播延迟的问题。

这 tm 才是真正的工程师思维啊!

不是教条地说「PoW 好」或「PoS 好」,而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最合适的机制。

我的反思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惭愧。

因为我意识到,我以前对「技术先进性」的理解,太肤浅了。

我以为 PoS 比 PoW 先进,是因为所有人都这么说。

但我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在什么场景下,PoW 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IRYS 给我上了一课:

技术没有绝对的先进和落后,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金融链需要 PoS,因为它要的是快速确认和低能耗。

但数据链需要 PoW,因为它要的是存储证明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判断力。

我的判断
说实话,研究完 IRYS 的 PoW 设计之后,我对这个项目的信心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因为我看到了一个不跟风、不教条、真正从需求出发设计技术的团队。

2025 年还敢用 PoW,不是因为落后,而是因为他们想清楚了:

数据链的需求和金融链的需求,压根不是一回事。

而这种「反共识」的勇气和清晰的技术判断力,才是一个项目能走远的根本。

写完这篇文章,我突然很想重新审视一遍所有「反共识」的项目。

因为我意识到,有时候「落后」的技术,可能恰好是最先进的解决方案。

关键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它解决的问题。

IRYS 教会了我这一点。

#KaitoYap @KaitoAI @irys_xyz #Yap @josh_benaron #Irys @Mira_Network
ETH7.69%
SOL5.62%
SUI4.16%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