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化: Web3价值释放新引擎

数据资产化:释放链上数据价值的新范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新石油"这一说法已广为人知。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人仅是这场数据革命的旁观者,无法真正从中获益。我们每天在网上创造内容、提供行为数据,甚至为AI模型贡献训练素材,但能从中获得实质性回报的人寥寥无几。

全球95%的AI训练数据被少数科技巨头掌控,它们凭借完整的"数据资产池"正在定义世界的运行方式。与此同时,Web3世界的数据基础设施仍未成熟。以太坊存储成本高昂,Rollup项目为临时存储链下数据耗资巨大。同时,许多AI公司仍依赖爬虫从公开网页收集低质量数据,数据授权、版权管理和内容激励机制几乎一片空白。

这是一个年产值3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却缺乏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

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正被重新审视:什么样的数据才真正有价值?是静态存在的文件堆积,还是可以被读取、授权、调用、交易的数据资产?答案日益明朗。未来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存储数据量的多寡,而是如何使用数据、释放数据价值的能力。

​​数据资产化,Irys如何解锁千亿存储赛道?

被低估的万亿级市场:数据使用权与变现问题

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数据:社交平台上的言论、创作内容、产品使用轨迹、上传的图像与视频,甚至是无意中提供给AI模型的公开素材。

即便Web3倡导"用户所有权"和"去中心化",但在数据领域,真正可用、可控、可变现的数据基础设施几乎是空白。换言之,虽然链上资产可以交易、组合和激励,但数据仍处于"孤岛"状态,无法有效流动,也无法产生收益。

几个典型问题一直存在:

  1. 开发者无法以合理成本将数据上链,特别是大体量数据在当前基础设施下成本极高,难以支持日常使用或商业化落地。

  2. 数据即使成功上链,也难以高效调用和组合使用,高延迟、弱接口使得"数据使用"成本依然偏高。

  3. 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授权与收费机制,内容创作者或平台提供方无法建立可信的"数据商品"交易模式,无法真正将数据"卖出去"。

存储与计算分离,意味着使用数据时仍需依赖中心化工具或链下逻辑,Web3的数据体验并不完整。

这些结构性问题直接导致"数据即资产"理念难以落地。我们常说"赋能数据",但一旦涉及授权、调用、交易等具体行为,就发现缺乏一个真正可以承载这些需求的链上平台。

而某些新兴项目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核心矛盾。它们不仅仅是提供"更便宜的存储",而是从数据可编程、可执行、可激励的角度,重新定义数据在链上的角色。让数据不再是被动存储的文件,而是成为具有规则、价值和行为能力的"链上原生资产"。

核心逻辑:不是存数据,而是释放数据的价值

在传统区块链语境中,谈到"数据",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存储"——将数据写入区块链或链下方案,保证其可用性和不被篡改。这正是某些存储协议的主要着力点:强调数据存得久、存得稳、存得便宜。

但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的视角完全不同。它们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为了做一个"更便宜的硬盘",而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设计:如何让数据真正成为"有行为能力"的链上资产,参与流通、被使用、创造价值。

这也是新型数据基础设施与传统存储协议最根本的分野——不是存数据,而是释放数据的价值。

  1. 成本更低,适合大规模应用场景

在Web3世界里,"存储"始终是一个成本高企的操作。例如,以太坊的链上存储成本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GB,极大限制了数据类应用的发展。

新型数据基础设施通过底层架构优化和资源调度机制,在保障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存储成本。这对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AI模型训练、内容平台、社交协议等场景来说,极具吸引力。

  1. 即时数据读取,提升开发者体验

传统存储协议往往更强调"数据上链后不能丢",但当需要读取这些数据时,却常常存在调用复杂、延迟高、接口不标准等问题。

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的设计思路则更像数据库:数据不是"归档",而是"可用"。开发者可以通过熟悉的方式,低延迟、高效率地读取并处理链上数据,这种体验对于需要实时交互或高频调用的应用来说至关重要。

  1. EVM兼容的智能合约层,开发门槛更低

某些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完全兼容EVM,让开发者可以使用Solidity、Hardhat、Foundry等以太坊生态工具,直接构建与数据相关的合约逻辑。

这不仅降低了Web2向Web3迁移的门槛,也让现有的以太坊开发者可以无缝构建围绕"数据资产"的DApp,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如可授权数据市场、链上AI处理平台、内容版税管理系统等。

  1. 多账本架构,数据更灵活

与单一链结构不同,某些新型数据基础设施采用多账本架构,让不同类型的数据可以设置不同的存储周期与访问权限。比如,某些临时数据可以设置自动销毁时间,敏感数据可以配置访问验证逻辑,公有数据则可以开放查询权限。

这种灵活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让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可以满足AI、内容、社交、金融等不同领域的复杂需求。

  1. 可编程数据 + 合约强制执行,让数据真正"有生命力"

这是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最具差异化的一点。在这些平台上,数据不仅仅是"被动存储"的信息块,它可以内嵌定价、授权、使用等规则,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换句话说,每一份数据都带着"合约自觉",它可以:

  • 只允许授权用户访问
  • 按时间、频率计费
  • 自动追踪使用行为
  • 在转移、调用时自动结算费用或收益分成

这种"可编程的数据资产"形式,使得数据不再是静态内容,而是真正可交易、可激励、可组合的新型链上资产类别。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的定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而是面向未来数据经济的基础设施平台。它将存储、使用、交易、执行合为一体,为数据打造了一个从产生到流通再到变现的完整闭环。

对开发者来说,它是一个低门槛、高效率的工具平台;对创作者来说,它是一个可信、可控的价值释放通道;而对整个Web3生态来说,它可能是打开"数据即资产"新范式的关键钥匙。

数据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新核心战场

过去几年,加密行业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公链性能、DeFi创新、NFT应用等方向。但随着AI、大模型与内容创作的迅猛发展,"数据"这一最基础却最具战略价值的资源,正在重新成为产业共识中的"硬通货"。

尤其是在Web3语境下,数据的作用不仅仅是信息记录,更是智能合约执行、AI模型训练、身份映射、内容确权等一系列核心机制的原材料。数据基础设施不再是边缘配角,而正在走向产业核心。

我们可以从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清楚看到这一趋势:

  • 某公司融资1亿美元,专注于"数据可用性"(Data Availability)赛道,试图解决Rollup等模块化链的数据传输与验证问题。
  • 另一公司融资1.4亿美元,致力于打造"IP链上协议",核心在于为创作者内容建立可追踪、可授权、可交易的数据结构。
  • 以太坊的blob space(临时数据存储空间)面临容量压力,这意味着主流Layer 1已经无法承担不断增长的数据交互需求。
  • AI相关的版权诉讼数量自2023年起激增超200%,创作者正迅速觉醒,要求平台对其"被用于训练"的数据做出回报。
  • 多个Rollup方案因临时数据存储成本高昂而陷入扩展瓶颈,说明现有数据基础能力正在制约上层应用的进一步扩展。

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指向同一个现实:Web3正在步入一个"数据为核心资产"的新阶段,对"可用、可控、可变现"的链上数据需求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但我们至今仍缺少一个通用、稳定、支持大规模调用的数据基础设施。

当前的解决方案要么专注存储却无法调用,要么只解决特定垂类问题,尚未出现一个面向"通用数据资产"设计的全功能型基础链。

这就是为什么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的切入点如此关键。它不仅补上了"数据存储 + 调用 + 交易"这块空白,更通过可编程数据和智能合约执行机制,为整个生态提供了一种可被组合、扩展与规模化的解决路径。

换句话说,这是市场在等待的那条"数据主链"。

数据不只是"资源",更应是"资产"

存储是起点,但不是终点。真正释放数据价值,需要一整套围绕"使用权、激励机制、合约控制"的技术与架构。

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正在构建的,正是一条将"数据"真正转化为"资产"的区块链底层。

从内容创作者到AI模型训练者,从去中心化社交到链上计算平台,只要你在构建一个依赖数据的Web3产品,这些新型数据基础设施都可能成为你必须考虑的选项。

数据的未来,不只是"放进去",而是"如何创造价值再输出"。而这个过程,需要一条专为此而生的链。

ETH3.0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9
  • 分享
评论
0/400
智能合约探险家vip
· 07-27 20:49
又来割韭菜了吧?
回复0
链上福尔摩克vip
· 07-27 18:42
又见资金流向大鱼池头
回复0
鲸落见证者vip
· 07-27 17:38
打工都是为了别人?
回复0
GasWastervip
· 07-25 23:28
唉……这些数据讨论,但以太坊存储仍然要花费一大笔钱,真的真的。
查看原文回复0
NonFungibleDegenvip
· 07-24 21:39
我们如果不拥有自己的数据就完了... 科技巨头们现在正在吞掉我们的午餐
查看原文回复0
SolidityJestervip
· 07-24 21:35
炒作噱头罢了
回复0
RegenRestorervip
· 07-24 21:28
又让巨头吃香喝辣了
回复0
DeFiVeteranvip
· 07-24 21:17
谁说得算呢 太集中了
回复0
幽灵钱包侦探vip
· 07-24 21:12
家人们 巨头爆赚的时候凭啥韭菜就啥也分不着?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