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启动中文 Meme 创作大赛!
创建或交易 Meme 代币,瓜分 3,000 GT 奖励! 💰
🎨 1 分钟零代码发币,仅需 ~0.0000042 GT Gas 费
🏆 最高市值代币瓜分 1,000 GT
💎 毕业代币前 100 名购买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币发射时间: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动时间: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释放创意,立即参与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数字货币成企业市值提升新工具 多家上市公司涉足引争议
数字货币成为上市公司市值提升的新工具
近期,美国股市出现了一股"山寨季"热潮,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数字资产领域,将其作为提升市值的新途径。这种现象引发了市场对企业估值逻辑的重新思考。
数字资产对企业估值的影响
传统企业估值主要基于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结构、增长潜力和现金流等因素。然而,当企业将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时,市场往往会给予额外的估值溢价。这种溢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加密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使得企业市值不仅来自于其实际经营价值,还包含了对数字货币潜在增值的期望。
这种估值模式实际上将流动性叙事置于企业经营之上,使财务配置成为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
短期效果显著,长期存疑
购买加密货币确实能在短期内刺激股价上涨。例如,汽车交易服务商Cango在2023年11月宣布进入比特币挖矿领域后,其股价迅速上涨280%。许多业绩平平甚至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资本市场寻求重估机会。
然而,这种"买币即暴涨"的现象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若没有持续的利好消息或进一步的购币行动,股价通常难以维持高位。市场对那些仅靠一次性购币或模糊的"持币计划"博取关注的公司,难以给予长期认可。
内部人士的动向值得关注
一些率先提出"买币拉估值"理论的公司高管已经开始悄然减持股票。数据显示,某公司内部人士自2023年6月以来进入集中抛售期,过去90天内累计出售股票总额达4000万美元,卖出次数是买入次数的10倍。
另一家被称为"Sol版微策略"的公司Upexi也面临压力。该公司此前融资1亿美元设立Sol财库,但近期因投资者大规模抛售股票而导致股价暴跌。
同时,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上市后股价一度飙升至近300美元,但其早期支持者已连续四次减持,累计减持超过36%的持仓。
结语
当购买加密货币成为一种市值提升工具,甚至成为企业规避基本面质疑的叙事外壳时,它注定无法成为所有公司的制胜法宝。当前市场或许愿意为这种"财务配置"买单,但未来可能会回归对企业真实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关注。
二级市场的短期追捧不一定意味着长期认可,更可能是投机资金的快速轮动。企业在采取这种策略时需谨慎考虑长期影响,投资者也应理性看待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