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Labubu引发全球狂热:从潮玩到加密货币 市值飙升至1800万美元
全球文化现象:Labubu席卷Z世代,从潮玩到加密货币
Labubu,这只来自北欧森林的精灵,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Z世代眼中的时尚单品和社交货币,甚至演变成了一种另类的理财工具。最新推出的第三代搪胶毛绒系列一经上市就引发了抢购狂潮,从国内电商平台的秒空到海外旗舰店前的通宵排队,从街拍中的主角到社交媒体的刷屏话题,Labubu已经演变成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
这股席卷全球的潮流不仅精准地击中了年轻人对个性表达和情感释放的内心需求,还成为了资本市场瞩目的另类资产。不仅传统收藏圈趋之若鹜,连加密货币世界也掀起了Labubu热潮。
LABUBU币:从数十万到千万美元市值的飙升
近期,随着新系列产品的发布,MEME币$LABUBU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多位知名加密货币意见领袖发布了带有Labubu形象的推文,引发了社区的强烈反响。
数据显示,$LABUBU的市值在近一周内从数十万美元飙升至1800万美元,涨幅达数十倍。仅24小时内,交易额就达到950万美元。持币地址数量自5月14日以来明显增加,反映出用户参与度和市场热情的持续升温。
这并非$LABUBU首次引发市场热潮。早在2024年11月MEME币板块爆发期间,$LABUBU的市值就曾突破2000万美元,尽管它并非官方发行的MEME币,却成为当时热炒的主要IP项目之一。泰国市场在这轮行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Labubu在泰国:从明星到街头的文化符号
Labubu在泰国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的文化符号。从明星到普通民众,Labubu的形象随处可见。知名艺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与Labubu的合影,泰国王室成员将其作为日常配饰,年轻人穿戴Labubu服饰,甚至将其图案用于纹身。Labubu相关商品在泰国一度供不应求,其热度甚至引起了泰国旅游局的高度重视。
这种现象也反映在财务数据上。某公司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其海外营收达13.5亿元,同比增长259.6%,其中东南亚市场贡献收入5.6亿元,占海外营收总额逾四成。
全球热度持续攀升
目前,Labubu的全球热度持续攀升。搜索数据显示,过去30天内,Labubu在全球的搜索热度远超其他MEME相关IP,如MOODENG、PEPE、DOGE和Chillguy等。这表明Labubu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关注度正迅速提升。
从潮玩到社交货币:Z世代的文化经济崛起
Labubu正在实现从潮玩圈层到全球主流时尚圈的文化迁徙。全球各地的粉丝为抢购新系列产品彻夜排队,二手市场上的溢价现象明显。在社交平台上,Labubu相关内容成为流量密码,年轻人热衷于发布各种与Labubu相关的短视频。
更值得注意的是,Labubu已经成为全球年轻人社交场景中的"通用货币"。在各种场合,人们用Labubu交换奢侈品、演唱会门票,甚至电子产品。这种"潮玩即货币"的现象,不仅体现了Labubu作为一种社交资本的价值,也成为年轻人之间身份认同与审美共振的媒介符号。
Labubu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备全链路商业能力的全球IP,推动了相关企业的业务增长。2024年,Labubu所属系列为某公司贡献了30.4亿的收入,同比增长726.6%,占公司全年营收的近四分之一。
某种程度上,Labubu的全球爆红路径与MEME币的崛起逻辑相似。两者本质上都是由情绪价值驱动的文化现象,通过社交媒体裂变、社区自传播和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迅速破圈。它们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自我表达、圈层认同与话语权参与的渴望,成为新世代文化经济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