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稳定币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繁荣与萧条”分化。一方面,Ethena 的 USDe 在闪崩中一度脱锚至 0.65 美元,Stream Finance 的 xUSD 遭遇强制清算,暴跌超 57%,使算法及收益型稳定币的稳定性与可信度再度成为焦点。另一方面,Tether、Circle、Ethena 和 Stripe 等主流机构开始布局专注于稳定币的区块链,推动数字支付领域的竞争格局变革。
以往,Tether、Circle 等稳定币发行方需依赖 Tron、Ethereum 等外部网络,并承担大量链上手续费。如今,他们通过自建网络或支持专用链,打造内部结算与分发的“高速公路”,实现网络价值自我捕获。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多支持以 USDT 或 USDC 直接支付 Gas 费,承诺近乎零手续费,还在协议层集成 KYC 与审计模块,受到行业广泛关注。稳定币正从数字资产转变为链上金融的核心货币基础设施。
本报告梳理了以稳定币为核心的区块链的关键特征与市场影响,聚焦 Plasma、Stable、Arc、Converge 等项目,分析这些网络如何重塑稳定币的发行、流通、结算与资金流动。最后还将探讨对 DeFi 生态、主流 L1 网络、支付系统、利率市场和全球监管等领域的深远影响,助投资者把握新一轮稳定币创新带来的战略逻辑及投资机会。
稳定币区块链专为稳定币发行和交易效率而构建。与以太坊、Solana 等通用网络相比,此类区块链在架构层面针对速度、成本和合规性做出取舍,极致优化交易体验。
稳定币作为原生 Gas 单位
用户直接用稳定币支付网络手续费,无需兑换波动性原生代币。例如,Arc 以 USDC 作为 Gas 代币,Stable 则采用 USDT。这一机制消除了兑换成本,隔离了价格波动风险。
高吞吐、低成本
网络专注高频稳定币转账而非复杂智能合约,大多采用改良 PoS 或 BFT 共识,实现亚秒级终局和千级 TPS。有些链甚至支持近零手续费,推动大规模应用和微支付场景。
内置合规与隐私控制
为满足机构和监管需求,区块链协议层集成 KYC/AML 标签、可审计账户和白名单交易。例如,Arc 采用许可型 PoA 验证者模型,并支持可选隐私模式,兼顾透明度和监管审计。
无缝法币出入金
这些生态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紧密衔接。Stable 支持原生法币结算,Arc 集成 Circle 的 CCTP 和 CPN,形成合规统一的链上结算框架,打通法币与加密流动性。
以稳定币为核心的区块链正多维重塑加密基础设施:
结算网络格局转变
历史上,Tron 以低手续费主导全球 USDT 转账,以太坊则聚集大部分 USDC 流动性。稳定币原生链的崛起或将分流两大网络的结算活动,现有 L1 手续费收入下降,流动性向专用支付链迁移。
波动性 Gas 代币需求下降
随着稳定币成为原生 Gas,用户对 ETH、TRX 等波动性代币需求或将递减,稳定币“记账单位”属性进一步强化,美元锚定资产深度融入网络核心功能。
新一代 DeFi 增长区
稳定币链有望催生以支付、借贷、货币市场和收益产品为核心的新一代 DeFi 生态。以太坊或将向高级应用与执行中心演化,通过与稳定币结算层对接,增强跨链流动性与可组合性。
链上利率市场兴起
随着 Ethena USDe、Circle USYC 等收益型稳定币出现,稳定币网络或将推动链上利率市场的透明、可编程化,成为新数字美元经济的基础,将加密原生收益与传统金融利率结构相结合。
Plasma、Stable、Arc、Converge 与 Stripe 支持的 Tempo,代表了当前稳定币创新浪潮。它们通过各具特色的架构和结算框架,重新定义稳定币在数字经济中的发行、流通与集成。
背景与团队
Plasma 并非 Tether 直接运营,但获得 Tether 和 Bitfinex 强力支持。2025年2月,团队完成 240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有 Framework Ventures 和 Tether CTO Paolo Ardoino。定位高吞吐“支付高速公路”,主攻新兴市场与高频微支付,致力于将稳定币转账打造成与手机支付同样顺畅的体验。
核心特性
Plasma 最大亮点为零手续费 USDT 转账。用户无需支付 Gas 费即可转账 USDT,体验媲美消费级金融科技 APP。该模式采用 Paymaster 机制,由网络或指定中继承担 Gas 成本。网络还支持多资产 Gas 支付,可用 XPL、USDT 或 BTC 结算手续费。
早期网络数据
Plasma 主网于2025年9月上线,TVL 突破 84 亿美元,短时间内流动性跻身前四。但增长主要来自流动性挖矿激励,非真实支付需求。约 65% USDT 存入借贷协议如 Aave。原生代币 XPL 较高点回落超 70%,显示网络仍处补贴驱动的冷启动阶段,真实交易需求尚未显现。
背景与定位
Stable 由 Tether、Bitfinex 直接开发,作为未来 USDT 生态的核心基础设施。网络专为机构和企业结算设计,面向交易所、流动性提供商和大型商户,目标是将 USDT 升级为企业级数字现金系统。
核心机制
Stable 采用 USDT 作为原生 Gas 资产,采用双代币架构:
gasUSDT — 专用于交易手续费记账
USDT0 — 全网可流通、锚定标准 USDT 的 1:1 单位
USDT₀ 可免 Gas 转账,大幅降低机构用户运营门槛。网络为认证实体专设区块空间,高峰期也能确保结算可预期。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机密转账功能正在开发,保障隐私与合规审计并重。
最新进展
Stable 于 10月23日启动首轮预存款,大户集中参与(约 82500 万美元)引发关注。第二轮将于 11月6日面向机构流动性提供商与企业开放。11月4日,网络上线公开测试网,提供 RPC、USDT 水龙头、区块浏览器与原生结算模块,加速生态应用开发和主网准备。
与 Plasma 的战略关系
Plasma 与 Stable 均以 USDT 为核心,但面向市场不同:
Plasma 主攻零售支付与全球用户
Stable 聚焦高体量机构结算
两者协同有望构建双层 USDT 清算架构,覆盖零售与机构两大支付通路,进一步巩固 Tether 的行业主导地位。
背景与战略意图
2025年8月,Circle 推出 Arc,定位为 USDC 的原生 Layer 1,作为统一结算和互操作层,整合 CCTP、Circle Payment Network 和 USYC 等关键基础设施,打造企业级架构。
合规对齐
Arc 完全对齐 EU MiCA、美国 GENIUS Act 等新兴监管要求,账户模型原生集成 KYC/AML 标签,并支持可选隐私,监管可审计。网络设计优先跨链互通,目标成为多链合规流动性清算枢纽。
生态与应用
Arc 测试网已吸引 100 余家机构,包括 BlackRock、Visa、汇丰等。持续推进下,Arc 有望成为合规数字美元主清算层,巩固 USDC 在机构和合规市场的主导地位,重塑可编程数字现金基础设施。

来源:https://convergeonchain.xyz
背景与愿景
Converge 由 Ethena 与 Securitize 于2025年联合发起,致力于为合规金融机构安全接入 DeFi 提供基础设施,打造机构与零售资金共存、合规与透明兼顾的统一环境。
三层并行架构
Converge 创新之处在于三层并行结构,兼顾开放性、合规性与资产多样性:
DeFi 层(开放层):无许可,所有用户无需 KYC,支持 USDe 等资产去中心化交易、借贷和收益,类似传统公链。
TradFi 层(许可层):面向需 KYC/AML 的机构,支持 iUSDe、USDtb 等机构资产(后者与 Anchorage 合作发行,合规于美国稳定币法规)。TradFi 与 DeFi 层流动性互通,机构资金可有序参与开放市场。
RWA 层(资产层):由 Securitize 管理,支持债券、股票、票据等链上化资产,仅向 KYC 用户开放。该层与其他两层并行,共享结算架构,实现系统级流动性统一。
多层结构既保障机构与零售市场合规隔离,又实现流动性共享,为合规链上资本市场提供了范本。
当前进展
Converge 仍在内测,未来走向取决于机构采纳和监管明朗。其混合架构为融合 TradFi 合规与 DeFi 流动性提供了可行路径,有望推动下一代数字金融系统整合。
来源:
背景与定位
Tempo 由 Stripe 与 Paradigm 合作开发,定位为全球商户的稳定币支付网络。链路聚焦无缝稳定币支付处理,与 Stripe 现有基础设施深度集成。Tempo 不发行原生代币,网络手续费直接用 USDC、USDT 等主流稳定币结算,降低合规风险及技术复杂性。
技术集成
Tempo 支持 ISO 20022 消息标准,确保与传统银行系统、AML 框架和监管报告工具互通。顾问及设计合作伙伴包括 Visa、德意志银行、Shopify、渣打银行、OpenAI,致力于金融级合规与 AI 驱动自动化支付的结合。
最新进展
Tempo 现处私测阶段,已在部分 Stripe 商户网络试点。正式上线后,将使数百万 Stripe 商户以近零手续费接受并结算稳定币支付。若成功,Tempo 或成为传统支付体系的结构性挑战者,使稳定币跻身新一代数字商业基础设施核心。
尽管市场势头强劲,仍需客观审视这类新兴稳定币网络的机遇与风险。
机遇
超越传统金融的巨大市场
稳定币结算网络面向全球支付与清算市场,规模超 20 万亿美元。即便只占极小份额,也能带来长期可观收益,尤其在跨境汇款和新兴市场支付领域,稳定币链可显著降低成本、加速结算。
稳定币发行方收入模式升级
传统稳定币发行方主要依赖储备收益及有限手续费分成。自营结算网络后,发行方可开拓交易手续费、流动性路由价差、企业结算等新收入。例如,Arc 若成 USDC 主结算层,Circle 可持续收取基于交易量的微额手续费,超越传统储备收益模式。
标准制定与技术引领
行业尚处早期,全球数字货币技术与合规标准未定。领先稳定币链有望制定未来数字金融互操作、合规和结算协议,决定市场主导权及可编程货币时代的地缘影响力。
传统金融与 DeFi 融合桥梁
如 Converge,为合规机构安全接入 DeFi 提供可行方案,保障合规、KYC 和托管级安全。如能规模化,可推动证券、债券、货币市场资产原生链上流通,实现 TradFi 结构与 DeFi 效率融合。
用户体验提升与主流可及性
稳定币链优化用户体验:Gas 费用稳定币结算、简化钱包操作、即时结算,减少桥接或包装资产依赖。区块链交易更像互联网支付,降低门槛,加速主流金融融合。
挑战
网络效应与冷启动难题
支付网络需商户与用户双向采纳。Arc、Stable 要吸引银行、交易所、机构伙伴;Plasma 要将投机流动性转化为真实需求;Tempo 要让 Stripe 商户采纳稳定币结算。可持续双边采纳是最艰巨的早期挑战。
监管不确定性与信任认知
即便高度重视合规,Tether 生态等仍或面临监管疑虑。Arc 等机构型网络也可能遭遇政治或司法障碍。早期验证者集中亦易引发透明度、去中心化担忧。
安全风险面扩大
新型底层架构和跨链互操作机制增加攻击面。一次重大事件——如跨链桥被攻击、验证者失控或合规层数据泄露——都可能严重打击市场信心。
跨周期可持续性
许多稳定币网络依赖补贴推动流动性冷启动。激励减少或市场情绪转弱时,活动和流动性或流失。长期可持续性需基于真实支付需求和企业采纳,而非短期收益激励。
同质化与竞争碎片化
过多同质化稳定币网络或致流动性碎片化、开发资源分散。多种“USDT 链”“USDC 链”并存会导致结算环境割裂,标准化需待市场整合后再定型。
尽管短期挑战犹存,稳定币区块链已成为数字金融体系演变的重要方向,契合货币数字化与结算层现代化大势。未来 3-5 年,行业或将出现如下结构性变革:
市场收敛至头部结算网络
如 Visa、Mastercard 双寡头主导卡支付,稳定币结算领域或将收敛于两三大主导网络。Circle Arc 有望成为主合规数字美元层,Tether 支持的 Stable、Plasma 主导零售和全球美元支付。次级网络或转向细分应用,或被整合进更大生态。
传统金融机构深度参与
监管明朗后,银行、支付机构、托管商等有望直接运营验证节点、发行合规资产或基于稳定币网络开发结算应用。加密基础设施与传统金融渠道界限将进一步模糊,两大体系融合加速。
更健全透明的稳定币框架
原生实时审计、可编程发行控制、可调隐私、链上流动性路由等功能将使稳定币升级为安全透明、可审计的数字现金工具。跨稳定币兑换也将无缝进行,增强市场韧性,降低系统性风险。
全球数字货币网络雏形初现
随着主权 CBDC 成熟,未来或将与稳定币结算层互通,而非各自为政。CBDC、商业稳定币、链上清算网络共建混合货币架构,有望成为全球价值流通之基石。
归根结底,稳定币区块链的崛起标志着行业由投机叙事走向真实经济基础设施。稳定币正从被动价值存储工具,演化为新一代金融系统的结算引擎。随着发行方自建“数字高速公路”,区块链进入以稳定性、效率和机构集成为特征的新阶段。
新型数字货币体系最终走向尚未可知,但方向已然明晰。
区块链的未来将由数字美元背后的基础设施而非投机代币塑造。
关于我们
Hotcoin Research 是 Hotcoin 交易所核心研究与投资部门,致力于将专业加密分析转化为可执行策略。我们以趋势分析、价值发现、实时追踪三大体系为核心,结合深度研究、多维项目评估和持续市场监测。
通过每周洞察与深度研究报告,我们解析市场动态,挖掘新兴机会。Hotcoin Selects 独家双重筛选机制(结合 AI 与专家)助力甄选高潜力资产,降低试错成本。
我们还通过每周直播、社区互动解析市场热点、前瞻趋势,帮助各类投资者穿越周期、自信把握 Web3 长期价值。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剧烈,所有投资均有固有风险。建议投资者保持信息敏感,充分评估风险,并严格执行风险管理,保障资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