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bard 會不會是下一個 BTCFi 現金流之王?



在加密世界裏,USDT / USDC 定義了穩定幣的起點。而在比特幣資本市場,Lombard 很可能走的是類似的道路。但很多人習慣把 Lombard 歸類爲 LST 協議,但它的本質更接近發行方。

▰▰▰▰▰

商業模式的相似性

Lombard 與 Tether/Circle 的邏輯幾乎一致:

※ Tether/USDC:用戶存美元 → 發行 USDT/USDC → 把底層美元投入美債賺息。

※ Lombard:用戶存 BTC → 發行 LBTC → 把 BTC 投入 Babylon、Vault、Basis-trade 策略賺息

▰▰▰▰▰

關鍵差異

※ Tether/Circle:收益歸公司,用戶只有使用權
※ Lombard:收益主要歸用戶,協議只抽取少量費用

這看似一個細節,卻是 Web2 與 Web3 的根本差別。前者是平台收益邏輯,後者是協議收益邏輯。

▰▰▰▰▰

爲什麼重要?

今天的 Tether/Cirlce,靠 3–5% 的美債收益,年利潤以十億美元計、成了加密市場現金流之王。Lombard 也在復刻這一模式,但對象換成了比特幣:通過質押與策略,目標年化 1-5%+。

不同的是,它不是替用戶賺錢,而是讓用戶自己拿走這部分收益。這意味着 Lombard 既復制了 Tether/Circle 的現金流邏輯,又補上了 Web3 精神裏用戶共享價值的缺口。

▰▰▰▰▰

投資視角

如果說 2018 年的 Tether 市值 17 億美元是一個百倍機會,那麼 2025 年的 Lombard,可能處在類似的起點。 Tether 讓美元在鏈上流動,Lombard 想做的、是讓比特幣不再只是數字黃金、而是能生息、能流轉、能成爲資本市場抵押的 生產性資產。

▰▰▰▰▰

總結

兩者的對比揭示了一個清晰的結論:

※ 模式相同:發行資產和捕獲收益
※ 範式不同:Tether/Circle 代表 Web2,Lombard 代表 Web3

投資 $BARD,就像押注一個分紅型 Tether/Circle、只是對象換成了比特幣。這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延續,更可能是比特幣資本市場的起點。未來會不會代幣化,上市公司會不會買入作爲儲備?這不是沒可能的事 🤔

#KaitoYap @KaitoAI @JacobPPhillips @Lombard_Finance #Yap
BTC-1.5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