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比特币现货ETF,被视为加密货币历史上的分水岭。不到两年时间,这一决策不仅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更为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带来了惊人的回报。如今,随着ETF的巨大成功得到验证,一场更为庞大的资本迁徙似乎正在酝酿之中。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为首的顶级投行,正悄然为其管理的数万亿美元资产开启一扇通往加密世界的大门。
印钞机的诞生
要理解华尔街态度的转变,首先必须看到比特币现货ETF所创造的财富效应。其中,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推出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
数据显示,IBIT自2024年1月推出以来,其资产管理规模(AUM)已逼近1000亿美元大关。更令人咋舌的是,它凭借每年超过2.44亿美元的管理费收入,已成为贝莱德旗下最赚钱的ETF产品。这一成就,甚至超越了那些运营长达25年、管理资产规模数倍于己的传统明星基金,例如追踪标普500指数的IVV。
IBIT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盈利能力上。它吸引资金的速度也创下了历史纪录。例如,在2025年10月的第一周,所有比特币现货ETF单周净流入高达32亿美元,其中IBIT独占17.8亿美元。10月6日单日,ETF市场更迎来了11.9亿美元的净流入,这是自7月以来的首个“十亿美元日”。这种惊人的吸金能力,直接将比特币价格推向了12.5万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也向整个金融界证明:市场对合规、便捷的比特币投资渠道,存在着真实且巨大的需求。
华尔街的共识
贝莱德的成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整个华尔街的涟漪。投资银行巨头摩根士丹利迅速做出反应,其全球投资委员会(GIC)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正式建议将加密货币纳入客户的资产配置版图。
这份指引极具分量,因为GIC为旗下约16000名理财顾问提供策略指导,这些顾问管理着总计高达2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报告的核心建议如下: 积极型投资组合(Opportunistic Growth):建议配置最高4%的加密货币。平衡成长型投资组合(Balanced Growth):建议配置最高2%。保守型及收益导向型投资组合:则建议维持0%配置。
报告中,摩根士丹利将比特币形容为“稀缺资产,类似于数字黄金”,承认其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长期价值。这标志着比特币在顶级投行眼中,已从纯粹的“投机品”转变为可供配置的“价值资产”。
Bitwise执行长Hunter Horsley将此举形容为“巨大的突破”,他表示:“我们正在迈入主流时代。”若以摩根士丹利管理的2万亿美元资产估算,即便只有一小部分客户采纳2%至4%的建议,也意味着可能有高达400亿至8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涌入加密市场。
摩根士丹利的立场并非孤例,华尔街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加密共识”: 贝莱德(BlackRock):先前表示,1%至2%的比特币配置是“合理的”。富达(Fidelity):研究指出,2%至5%的配置能在牛市中显著提升整体回报。灰度(Grayscale):其模型分析显示,最佳配置比例约为5%。
就连长期对加密货币持反对态度的先锋集团(Vanguard),近期也传出正在重新评估其禁止客户交易比特币ETF的政策。华尔街的风向,显然已经变了。
为何是现在?
华尔街的集体转向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深刻的宏观经济动因和市场逻辑。
首先是全球范围内日益盛行的“贬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随着美国政府持续的财政刺激与联准会的降息预期,市场对美元的长期信用产生疑虑,“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发酵。Citadel证券的肯恩·格里芬(Ken Griffin)警告,投资者正掀起规避美国主权风险的浪潮。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价值首次超过美国公债。
比特币,因其固定的供应量和去中心化的特性,被视为“数字黄金”,成为这场对抗货币贬值的交易中的另一位主角。资金从美元资产中流出,寻求黄金、比特币这类稀缺资产作为避风港,已成为一种显著趋势。
其次,传奇投资人的公开背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冲基金巨擘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近期重申,在一个“财政不断扩张的世界”里,比特币的固定供应使其比黄金更具优势。他透露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仍保有“个位数”百分比的加密货币曝险,并认为当前市场类似1999年网络泡沫破裂前的爆发式增长阶段,股市和风险资产仍有巨大上涨空间。
尽管黄金大多头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黄金的强势预示着衰退而非繁荣,但琼斯的观点无疑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强大的信心支持。
从边缘到核心
从贝莱德IBIT的巨大成功,到摩根士丹利正式将2%–4%的加密货币配置写入投资指南,再到背后深刻的宏观避险逻辑,一个清晰的图景正在浮现: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正从过去被视为高风险的边缘资产,转变为现代投资组合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组成部分。
华尔街的行动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对于能够承受波动性的投资者而言,问题已不再是“是否应该配置加密货币”,而是“应该如何配置”。随着数万亿美元的传统资金开始认真审视这一新兴资产类别,加密市场的下一轮结构性变革,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13.1万 热度
4.1万 热度
2.5万 热度
17.1万 热度
3192 热度
机构靠比特币赚翻了!华尔街加码:万亿资金拟配2%–4%加密货币?
202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比特币现货ETF,被视为加密货币历史上的分水岭。不到两年时间,这一决策不仅彻底改变了市场格局,更为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带来了惊人的回报。如今,随着ETF的巨大成功得到验证,一场更为庞大的资本迁徙似乎正在酝酿之中。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为首的顶级投行,正悄然为其管理的数万亿美元资产开启一扇通往加密世界的大门。
印钞机的诞生
要理解华尔街态度的转变,首先必须看到比特币现货ETF所创造的财富效应。其中,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推出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无疑是全场最耀眼的明星。
数据显示,IBIT自2024年1月推出以来,其资产管理规模(AUM)已逼近1000亿美元大关。更令人咋舌的是,它凭借每年超过2.44亿美元的管理费收入,已成为贝莱德旗下最赚钱的ETF产品。这一成就,甚至超越了那些运营长达25年、管理资产规模数倍于己的传统明星基金,例如追踪标普500指数的IVV。
IBIT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盈利能力上。它吸引资金的速度也创下了历史纪录。例如,在2025年10月的第一周,所有比特币现货ETF单周净流入高达32亿美元,其中IBIT独占17.8亿美元。10月6日单日,ETF市场更迎来了11.9亿美元的净流入,这是自7月以来的首个“十亿美元日”。这种惊人的吸金能力,直接将比特币价格推向了12.5万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也向整个金融界证明:市场对合规、便捷的比特币投资渠道,存在着真实且巨大的需求。
华尔街的共识
贝莱德的成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整个华尔街的涟漪。投资银行巨头摩根士丹利迅速做出反应,其全球投资委员会(GIC)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正式建议将加密货币纳入客户的资产配置版图。
这份指引极具分量,因为GIC为旗下约16000名理财顾问提供策略指导,这些顾问管理着总计高达2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报告的核心建议如下: 积极型投资组合(Opportunistic Growth):建议配置最高4%的加密货币。平衡成长型投资组合(Balanced Growth):建议配置最高2%。保守型及收益导向型投资组合:则建议维持0%配置。
报告中,摩根士丹利将比特币形容为“稀缺资产,类似于数字黄金”,承认其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长期价值。这标志着比特币在顶级投行眼中,已从纯粹的“投机品”转变为可供配置的“价值资产”。
Bitwise执行长Hunter Horsley将此举形容为“巨大的突破”,他表示:“我们正在迈入主流时代。”若以摩根士丹利管理的2万亿美元资产估算,即便只有一小部分客户采纳2%至4%的建议,也意味着可能有高达400亿至8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涌入加密市场。
摩根士丹利的立场并非孤例,华尔街似乎正在形成一种“加密共识”: 贝莱德(BlackRock):先前表示,1%至2%的比特币配置是“合理的”。富达(Fidelity):研究指出,2%至5%的配置能在牛市中显著提升整体回报。灰度(Grayscale):其模型分析显示,最佳配置比例约为5%。
就连长期对加密货币持反对态度的先锋集团(Vanguard),近期也传出正在重新评估其禁止客户交易比特币ETF的政策。华尔街的风向,显然已经变了。
为何是现在?
华尔街的集体转向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深刻的宏观经济动因和市场逻辑。
首先是全球范围内日益盛行的“贬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随着美国政府持续的财政刺激与联准会的降息预期,市场对美元的长期信用产生疑虑,“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发酵。Citadel证券的肯恩·格里芬(Ken Griffin)警告,投资者正掀起规避美国主权风险的浪潮。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价值首次超过美国公债。
比特币,因其固定的供应量和去中心化的特性,被视为“数字黄金”,成为这场对抗货币贬值的交易中的另一位主角。资金从美元资产中流出,寻求黄金、比特币这类稀缺资产作为避风港,已成为一种显著趋势。
其次,传奇投资人的公开背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冲基金巨擘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近期重申,在一个“财政不断扩张的世界”里,比特币的固定供应使其比黄金更具优势。他透露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仍保有“个位数”百分比的加密货币曝险,并认为当前市场类似1999年网络泡沫破裂前的爆发式增长阶段,股市和风险资产仍有巨大上涨空间。
尽管黄金大多头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黄金的强势预示着衰退而非繁荣,但琼斯的观点无疑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强大的信心支持。
从边缘到核心
从贝莱德IBIT的巨大成功,到摩根士丹利正式将2%–4%的加密货币配置写入投资指南,再到背后深刻的宏观避险逻辑,一个清晰的图景正在浮现: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正从过去被视为高风险的边缘资产,转变为现代投资组合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战略组成部分。
华尔街的行动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对于能够承受波动性的投资者而言,问题已不再是“是否应该配置加密货币”,而是“应该如何配置”。随着数万亿美元的传统资金开始认真审视这一新兴资产类别,加密市场的下一轮结构性变革,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